專家熱議西藏傳統文化保護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3-05-24T07:53:32.160085+00:00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韓禹 崔白露)「中國政府投注了大量資源,戮力達成保護西藏傳統文化與產業開發的目標。此等豐碩的成果,乃世人有目共睹。」5月23日,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林冠群在「2023·中國西藏發展論壇」第三分論壇上表示。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韓禹 崔白露)「中國政府投注了大量資源,戮力達成保護西藏傳統文化與產業開發的目標。此等豐碩的成果,乃世人有目共睹。」5月23日,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林冠群在「2023·中國西藏發展論壇」第三分論壇上表示。

林冠群認為,在文化變遷歷程中保護西藏文化精華特色至關重要,且應將部分精華如藏戲、藏醫、藏傳佛教的各種儀式等,開發成文化產業並予以推廣。「要達成此目標,則需屬於此文化的『局內人』,與非屬此文化的『局外人』通力合作。」

談及西藏文化傳承成果,會上多位學者談到藏族史詩《格薩爾王》的傳承保護。尼泊爾阿尼哥協會(Nepal Arniko Society)主席薩爾波塔姆·什雷斯塔(Sarbottam Shrestha)稱其為「中國政府為保護西藏文化所做努力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嚴永山在發言中提到,經過搜集、整理和編輯,到目前為止,有關方面已從民間收集到各種(《格薩爾王》)藏文手抄本、木刻本289種,出版135部藏文分部本,錄製優秀說唱藝人的音像資料近5000小時,成功把千百年來流傳在民間的口頭作品,轉化為書面文字並以此為基礎整理、研究和翻譯,使藏語言文字的傳承連綿不斷又前景廣闊。

藏文古籍是西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院長蘇發祥介紹,中國出台系列藏文古籍保護辦法和措施,目前全國存世藏文古籍總數約在百萬函以上。

香港中華書局學術分社編輯黃杰華從書籍出版的角度,介紹了西藏典籍編目情況。他認為,系統整理西藏各地的古籍並編成系列的目錄出版,是對保護藏民族文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中國出版不少藏文文獻目錄及圖錄,另有大型藏文典籍叢書,為保存及弘揚藏民族文化作出巨大貢獻。

分論壇上,西藏藏醫藥大學校長米瑪、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副所長拉先加、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藏醫藥研究所副所長羅布扎西、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所長張詩高、西藏大學文學院教授南小民等,亦圍繞藏醫藥傳承發展、藏文佛教古籍文獻整理保護、西藏雙語言教育等議題發言交流。(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