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福建博物院 感受福建古代文明

7烤魚魚 發佈 2023-05-25T22:50:40.117940+00:00

福建博物院坐落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始建於1933年,原名福建省立科學館。是中國‬‬綜合‬類‬博物館‬。福建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擁有館藏文物和自然標本近17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3萬餘件。

福建博物院坐落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始建於1933年,原名福建省立科學館。是中國‬‬綜合‬類‬博物館‬。

福建博物院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擁有館藏文物和自然標本近17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3萬餘件。

本陳列完整地展示了福建從遠古到鴉片戰爭以前的發展脈絡,令人從中感悟到歷史深處的文明之光。將福建的歷史從幽黯蒙昧的山洞中開始來,到駕舟盪歌的古樸歲月,融合了中原移民的智慧與勤勞,步入宋元時期的百業興旺,萬商雲集,成為人文蔚起的「海濱鄒魯」,直至明清時期,鄭和、鄭成功等海上英雄又紛紛在這裡了書寫歷史的輝煌。

「山海家園 閩之先民」,還原石器時代福建原始先民的生活圖景。從人們在舊石器時代與毒蟲猛獸為伴、披荊斬棘的艱難生存,到新石器時代山海間古聚落的星羅棋布,原始農業、手工業等日趨成熟,古樸的陶器及漁獵、農業等生產工具折射出距今遙遠的經濟形態和生活方式。

館藏精品有:明德化窯何朝宗塑觀音立像、五代閩國銅鎏金王延翰獅子爐、唐波斯孔雀綠釉陶瓶、清廖熙雕黃楊木觀音立像、明呂紀設色梅花天鵝圖軸、黃花崗烈士林覺民致妻陳意映遺書、定窯白釉劃蓮花紋大碗、武夷山船棺、「林則徐印」對章、南宋褐色羅印花褶襉裙‬等‬。

「風雲際會 東西交流」,涵蓋明清時期鄭和下西洋、鄭成功收復台灣等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薈萃福建博物院眾多館藏瓷器珍品,五彩斑斕的釉色之光照亮了這一時期瓷器的外銷之路。


考古發現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福建就出現了結構完整的窯爐遺蹟,商周時期,出現中國最早的龍窯,開始燒造原始青瓷。漢、晉以後,福建窯業充分發揮資源、地理優勢,兼收並蓄,逐漸形成自己的產品與技術體系,並向海外傳播,奠定了福建作為南方陶瓷大省的地位。

「福建古代外銷瓷」 藏品有些來自早已荒廢、沒入塵土的古代著名窯址,有些來自沉睡千年的海底沉船。從唐、五代時期福州懷安窯的青瓷,到宋元明清享譽海內外的,福建向世界傳播了中國精巧的陶瓷工藝和燦爛不朽的文明‬。

福建省依山面海,八山一水一分田,地下、水下蘊藏著豐富的文化遺存。福建博物院古代歷史的文物精品薈萃,基本廓清了福建從古至今發展的脈絡,為研究福建歷史提供了可靠而重要的依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