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懷來縣戲曲發展綜述

晉韻風華 發佈 2023-05-30T11:43:45.018680+00:00

遼、金元、明建都北京,懷來成為京師近郊縣,是控制北疆之要塞。懷來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東南部與北京市延慶縣、昌平縣及門頭溝區接壤,西南與涿鹿縣毗鄰,西部與下花園區相連,北部與赤城縣交界。

綜述

張玉生

懷來縣歷史悠久。傳說中的「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忘古戰場即在懷來境內。秦始皇統一天下,置三十六郡,郡治設沮陽(今本縣大古城)。經秦、漢到三國,沮陽城為上谷郡治歷經五百餘年。唐代,懷來設媯州。元代,屬中書省。遼、金元、明建都北京,懷來成為京師近郊縣,是控制北疆之要塞。

清代,懷來、新保安二衛屬直隸省宣化府,為東路。康熙三十二年,改衛為縣。民國十八年劃歸察哈爾省。1952 年屬張家口地區管轄。

懷來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東南部與北京市延慶縣、昌平縣及門頭溝區接壤,西南與涿鹿縣毗鄰,西部與下花園區相連,北部與赤城縣交界。

懷來總面積為一千八百零一平方公里。境內南北群山起伏,中部為百里平川。有永定河、桑乾河、洋河、媯水河四條河流。京包、豐沙、大秦、沙蔚四條鐵路,京張高速等五條幹線公路從縣內通過。全縣轄十一個鎮六個鄉,二百七十九個行政村,二百八十八個自然村,總人口至 2005 年底為三十三萬八千六百三十四人。

一、懷來秧歌戲

懷來戲曲藝術具有久遠而深厚的傳統。據清光緒八年編纂的《懷來縣誌》風俗篇記載:「各村堡皆有廟,秋成必釀(湊)錢演戲,以報神庥(保護)。工商各有祭,亦各以時演戲……上元張燈三夜,演戲祭三官神」。

1983 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收編了全國戲曲劇種三百一十七種,懷來秧歌為其中之一。全文如下:劇種名稱,懷來秧歌;形成時間,清代末葉;形成地點,河北懷來;所唱腔調,民間小調;流布地區,河北懷來。據考證,以上大百科全書中所談到的懷來秧歌確有其事,至於形成時間,所唱腔調及流布地區則頗有出入。

懷來秧歌戲究竟始於何年,無史料可考,目前尚不能定論。秧歌來源於插秧時所唱歌曲,它和採茶歌、山歌和漁歌一樣,都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人民用秧歌唱故事,與舞蹈相結合發展成為地秧歌、高腳秧歌或武秧歌,成為每年正月民間舉辦的「社火」節目。在此過程中,孕育產生了秧歌戲,由小旦、小生、小丑等扮演人物,唱民歌小曲,反映民間生活的「對對戲」。

據載,明洪武年間,太祖第十九子穗就藩宣府,朱元璋曾賜他大量詞曲、樂戶供享用。彼時雜劇演出已相當活躍。及至嘉(靖)、隆(慶)、萬(歷)時期,隨著蒲人王崇古總督宣(化)、大(同),早已形成蒲劇既有專業班社北上演出。至清康熙後期,戰亂稍息,農業生產、經濟得到恢復發展,人民安居樂業,萌發了多年的民間戲曲隨之蓬勃興起。清代中葉,梆子腔劇種興盛起來以後,山西、河北、陝西的秧歌戲,在不同程度上借鑑吸收早期流入本地的劇目、音樂和表演藝術,逐漸發展為舞台演出,向地方大戲演變。秧歌戲主要以地區命名,因之在這一時期孕育產生了懷來秧歌這一劇種。

當時所演的秧歌戲和現在所見的秧歌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主要演出一些戲劇片段或小折子戲。劇情簡單粗俗,此時紅、黑、生、旦、丑基本齊全。而現在人們所說的秧歌則純屬「地上跑」和高蹺一類了。秧歌戲唱腔多來自梆子腔,初具大戲之規模。它的表演恢諧、紅火,極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直到現在,一些老年人仍將農村中戲班稱為秧歌班。

二、康乾年間的戲曲活動

懷來的主要劇種為山西梆子(因源於山、陝的蒲州、同州,又稱山陝梆子、秦腔),其較早流入本縣,主要有三個因素。

(一)張家口對外通商引來了山西梆子說懷來戲離不開張家口,故得首先從張家口的戲談起。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9),張家口對外開放,成為中俄、蒙漢通商的交通樞鈕和物資集散地。各地商號雲集在這塊鋪滿元寶的土地上。當時張家口以山西商賈最具實力,他們多來自祁縣、太谷、平遙。俗話說,商路即戲路,是他們把家鄉戲山西梆子帶到張家口,使這裡成為塞北著名的戲窩子。從此後,山陝伶人沿著行商古道源源不斷地從忻州、代州接踵踏上這座「旱碼頭」搭班獻藝。從現存戲台題壁看,早在乾隆年間懷來便有山陝梆子班社的演出活動。

在大量山陝戲班在懷來鄉村演出的影響下,本地戲曲班社應運而生。從涿鹿縣清寧堡、張順屯(東堡)、季家寺戲台留下的題壁看,本縣雞鳴驛王家永成班曾在乾隆四十年、五十八年和嘉慶二年有演出題壁記載,時延二十餘年之久。

(二)山陝梆子進京演出,把戲帶到懷來

懷來自古以來交通發達。秦築有「馳道」,隋開闢為御道,到元代驛道已具規模,西通上都開平(今內蒙古多倫),東達燕京(今北京)。沿驛道線上有驛站,供驛吏、商人住宿,達到「賓從有供,郵行有程」。本縣經懷來城有土木驛、雷家站(今新保安)、雞鳴驛。雞鳴驛至今保存完好,為國內現存最大、保存最好、功能最完備的騎路驛城。

周貽白先生在《中國戲劇史講座》中說:「自康熙年間,『秦優新聲』來北京後,從此以『山陝梆』名義一直來去,未曾間斷……」《凌霄漢閣劇話》(摘自 1941 年 130 期《立言畫刊》一文在談到戲曲變遷時也說:「清初至乾隆初、中……領起高原系之秦腔。乾隆中、晚,川、甘、陝、山等高原系大舉進京,秦腔漸盛……」

山陝梆子戲曲藝人進京演出,懷來為必經之地。這是山陝梆子較早流入本縣的主要原因。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好戲如痴。張家口舊園班主「十三旦」侯俊山光緒八年詔入內廷供奉,每年都要乘馱轎到北京為宮庭演出御戲。慈禧太后賞六品頂戴。「雲遮月」、「天明亮」、「二毛旦」等名伶進京獻藝,深得重譽。「雲遮月」、「天明亮」亦被邀進清宮,得宮庭重賞。這一時期,懷來修建廟宇之風大興,而且每座廟宇對面都築有戲台。懷來村村都有廟,有廟就有戲台。較大村莊一村多台,如雞鳴驛就有九座廟宇,九座戲台。山陝藝伶途經此地都要獻藝演出,並在後台上留下演出題壁。

(三)山西洪洞移民愛聽家鄉戲

在懷來常聽老人們講:「我們是從山西大槐樹底下遷來的。」當地數百年來一直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問我家鄉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據明史和洪洞縣檔案館的《古槐遷民紀略》記載:明初華北、中原、山西等地,長年遭受兵災,造成赤地千里人煙稀少之景象,城郭空虛,田地荒蕪。明政府在山西洪洞縣城北五里的賈村廣濟寺設立移民登記站,然後由官兵押送各地。故土難離,當移民離開洪洞縣時,只能遠遠望見聳立在廣濟寺那棵老槐樹……

據《古槐遷民紀略》載,這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分九批。

本縣檔案局現存資料證實,由洪洞縣大槐樹移民有三次遷入我縣。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遷入古家窯鄉—帶二十五個村,永樂元年(1403)遷入頭堡等八個村,其中永樂十三年(1415)遷入上八里等十個村為第九批。翻開 1983 年本縣地名辦公室出版的《懷來縣地名資料彙編》,書中所記載的我縣大部分村莊之來歷,確是從山西洪洞遷來的。本縣黃營村王有富在七十三歲時回憶他的家譜(家譜已毀於「文革」期間)記載,祖先為山西洪洞縣王家灣人。他曾到過洪洞縣打聽是否有王家灣?當地人告訴他:「距縣城二十華里,該村是個大村」。王家灣確有此地。

大量移民從晉地到本縣安家落戶,同時也帶來了當地習俗,每逢來自山陝藝人到當地演出,移民聽到鄉音自然樂於接受。漸漸地這一劇種在本地播下了種子,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三、光緒年間為戲曲活動的鼎盛時期

光緒年間,是山陝梆子的興盛時代。隨著商業的發達,大城鎮中各種商業會館普遍建立,各地戲班依附本地商業會館為落腳點開展演出活動。這一劇種在張家口得到了地方官員、晉籍商賈和當地觀眾的歡迎。

當時張家口有三處戲園,大興園(乾隆年間山西富商興建)、小興園(咸豐年間,恭親王府通事李玉喜出資,仿北京廣和樓興建)、翠豐園(光緒六年,察哈爾協領景介臣為侯俊山所建)。來自山陝名伶薈萃雲集在這「旱碼頭」爭奇鬥豔,各顯其能。「陝西幫」又稱「蒲州幫」,代表人頗多,如一千紅、千二紅、二寶紅、元元生、翎子生、八百里等。此處還有「忻州幫」,均是晉北一帶名伶,如「撈魚鸛」、「雲遮月」、「天明亮」等。以至於到後來,晉中的「祝豐園」將全班人馬都搬到了張家口。

過去在山西梨園界曾有這樣一種說法:「學在忻代二州,紅火在東西兩口(東口張家口,西口包頭)」或曰:「生在陝西,學在蒲州,紅火在崞縣忻州,馳名在宣、大、京、口」之說。

此時,張家口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山西梆子的第二故鄉了。

光緒中葉宣化知府之子吳閏青先生在 1942 年出版的《立言畫刊》之《塞北戲曲異聞》中談到五十年前張家口戲曲盛況寫道:

「按張家口為塞北重鎮,故有旱碼頭之稱,北通庫恰,南達京津,十里長街,上下兩堡,商人則以晉人所經營之茶莊、票莊、錢行為最盛,是以山西人張垣(張家口)具有最大之勢力。因之所演之戲,亦以山西梆子為主,本地梆子次之,並無皮黃……蓋彼時張家口所演者,確是一種陝西梆子,為真正地道之秦腔也。」

「『本地梆子』與園子秦腔不同,彼時有『錦屏』、『黃英』、『狼山』三班,三班中以狼山班為最強……曾記狼山、錦屏兩班武戲為多,如非園子戲不演之武戲也,(嗣後翠峰園班主侯俊山因北京化之關係,始加武戲,而侯俊山本人亦時常反串《八大錘》《伐子都》《翠屏山》《連環套》等戲),狼山班以演《溪皇莊》最為本地人所歡迎……」

「秦腔在先不重武戲,嗣因狼山、錦屏兩班來口,頗演武戲,以致園子戲大有相形見絀之勢,於是侯俊山首先添演,而小興園亦由北京約去武生、武二花各一人(此系直隸梆子,故與秦腔角色不甚合拍),僅能單演武戲,觀者以不是山西口音,遂稱之為侉子生、侉子黑,余初賭此勇猛功夫,深以為異,故赴小興園時為最多(好在是官座),尚記得如演《天飛閘》則飛真叉,彼時深以為空前絕後之技,而舊園中侯俊山亦時演《畫春園》(即《拿九花娘》,並反串《伐子都》。於是張垣戲風之一變。」

以上吳閏青先生說的正是當年狼山班在清光緒年間張家口演出的真實情況。狼山班在張家口演出獲得了山城人民的高度評價,送其「狼山班進口蓋三園」之美名,稱東路王。

文中所說的狼山班即本縣狼山永順和班。錦屏班在赤城縣鵰鶚鄉向陽村,由福順班、玉順班、合順班聯合組成。黃英班為本縣的黃營村的雙合班(因其口音關係,將黃營寫成黃英)。彼時狼山戲極為盛行,被稱為狼山梆子、東路梆子。狼山科班藝徒將這一劇種帶回各地。

在張家口各縣編寫戲曲志的採訪過程中,涿鹿縣文化局賈連亮在《河北戲曲資料彙編》第十輯《涿鹿戲曲情況》一文中寫道:「背鍋生」崔文,礬山野場人。其子三毛旦崔德才(七十四歲時)回憶說:「涿鹿縣的山西梆子發展,和狼山裴師爺(狼山丑)、白師爺(狼山黑)分不開,他們為我們縣培養了一批演員,這些演員把戲帶回來了……」

赤城縣戲曲志編寫小組張學文在文中寫道:「赤城東路梆子的形成和發展,狼山科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從狼山回來的名角都是身懷絕技,以超群的武功譽滿塞北。這些高徒回赤城後,教出大批名伶徒孫……」

蔚縣戲曲志編寫小組張啟維在《河北戲曲資料彙編》第十輯中《關於蔚州大戲的一些情況》一文中也多次提到狼山班:

「最早的蔚州大戲,是當地人傳說的『東路派狼山大戲』。蔚縣白樂鎮老藝人王貴說:「咱縣的大戲,老輩子叫狼山梆子……」

光緒年間,僅狼山一個村同時就有三個著名戲班,即永順和班,永盛班和成順班,統稱東路王,活躍在垻上垻下諸縣及山西、內蒙、北京部分地區。縣內有影響的班社還有黃營的雙合班、麻峪口村的永慶班。光緒二十五年,橫嶺村又傳入河北梆子,建立義和班。此時縣內戲班達近百個。名噪一時的演員有「狼山丑」裴永禎、「狼山紅」(姓裴,名不詳)、「狼山黑」白成功、「三盞燈」王瑞、「懈怠丑」潘永紅、「捨命生」(姓王,名不詳)、武丑王殿魁、「飛刀生」王德魁、「老疙瘩」(姓袁、名不詳)、「玉蘭花」李元春、「白菜心」徐庭俊等。

這一時期,懷來城鄉「會戲」、「社戲」、「行戲」、「青苗戲」、「求雨戲」、「開鐮戲」、「謝茬戲」、「過年戲」一年四季鑼鼓之聲不斷。此時,懷來戲劇班社林立,名伶高徒雲集。新保安孟銅鋪生產的晉劇響銅器遠銷山、陝、冀、蒙各地,懷來真可謂是塞北名副其實的戲劇之鄉了。

四、民國時期的戲曲活動

民國初年,張家口戲壇以唱山西中路梆子為主。山西剛出科的演員都把到張家口獻藝做為「鍍金」。時人流傳著:欲在山西成名,須在東口(張家口)唱紅的說法。凡是在張家口闖出牌號的伶人回到山西都是身價倍增。此時,張家口的觀眾隨著時代衍變和欣賞的變化,(此時中路梆子出現大批女伶)都喜歡看山西中路梆子。東路梆子雖有自已獨特的劇目和不同的聲腔藝術,由於著名科班先後停辦,在張家口已失去與中路梆子的競爭能力。但狼山科班培養出來的演員在塞北一帶城鄉戲班中均為主要角色,故當地劇種仍以演唱東路梆子為主,部分交通方便的村鎮改演山西中路梆子。

民國時期,縣內戲曲活動仍很活躍。1935年,鎮邊城建立蹦蹦戲班榮華和班,這一時期較著名戲曲藝人有:「官廳紅」劉存義、「玉石黑」王志雲、「活屁股丑」常順、「沙果紅」張進善、「牡丹花」(姓勾,名不詳),還有陸金貴、沈其魁、楊世林、任自新、楊文明等人。

1937 年「蘆溝橋」事變後,8 月懷來淪陷。本縣戲劇行業一度陷於絕境。各戲班紛紛解散停業演出,藝人被迫改行。許多戲箱、戲裝先後被日寇、土匪搶劫、焚燒……1938 年,在偽蒙疆自治政府統治時期的懷來城沒有任何娛樂場所,縣公署部分人員在懷來城成立懷來京劇社,1944年解散。

五、新中國成立後戲曲事業的發展與繁榮

建國初,本縣戲曲事業又重新獲得了新生。全縣農村業餘劇團迅速恢復,並在傳統古裝戲山西中路梆子的基礎上又增添了「歌劇團」(現代戲、歌劇)。根據「業餘自願、小型多樣、為生產政治服務」的原則,廣泛配合了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在宣傳婚姻法時,排演了《小女婿》《劉巧兒》《小二黑結婚》《蝶雙飛》;在抗美援朝運動中,排演了《保家衛國》《紙老虎不可怕》;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排演了《人往高處走》《哪條路好》《通天橋》;在社會主義大辯論時,排演了《白毛女》《九件衣》《劉介梅忘本回頭》等劇目。這一時期,曾多次舉辦老藝人座談會、導演訓練班。戲曲觀摩會演,湧現出南水泉、新保安光明街、蠶房營、沙城、北辛堡等一批優秀業餘劇團。

1958年,懷來文藝大學成立,設戲劇系,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幹部王廣地擔任戲劇系主任。懷來文藝大學歌舞劇團在中國文聯和團中央匯報演出了晉劇《小二姐做夢》《阮浪花》,郭沫若、陽翰笙、葉聖陶等領導觀看了演出。是年,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評劇院到沙城和全國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烈士家鄉南山堡進行了慰問演出。

1959 年,張家口專區晉劇團下放本縣後成立懷來縣晉劇團(懷、涿分縣後劃歸涿鹿縣)。1962年初,張家口地委將地區戲校冀劇科分配本縣,成立懷來縣少年河北梆子劇團(後改稱懷來縣河北梆子劇團)。是年,張家口話劇團全體師生也下放到了本縣。

1966 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傳統戲一律被斥之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禁止演出。戲裝大部分在「破四舊」中被燒毀或損壞。本縣城鄉專業和業餘劇團排演了革命樣板戲《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平原作戰》《磐石灣》等劇目。

十年動亂結束,經過撥亂反正,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戲曲事業又得到了恢復,再度出現了繁榮的局面。本縣各劇團又購置大批戲裝和道具,演出傳統劇目,並湧現出了諸如東八里、大黃莊、土木等一批活動較好的農村業餘劇團。曾在懷來工作過的有當代著名戲劇評論家屠岸。劇作家有容為曜、馮大海。著名戲劇演員有:蔡有山、崔德才、劉仙梅、范明武、郝金銳。本地在外縣工作的戲劇界人士有:石宗山、張憲嶺、張仲武、常大安、范建平、楊韶華、童光范、王鑑良、曹雅嫻、王秀岩、許繼業、席振德、趙貴山等人。本縣杜瑞香、武香玲、劉德勝、楊景琴、宋天成曾為河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閆剛直、張玉生現為河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閆剛直曾為張家口戲劇家協會理事。

懷來的戲曲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經歷了流入、發展、繁榮等曲折過程。近年來,由於城鄉電視的普及、現代音樂和歌舞的流行,人們的欣賞觀念也在改變。戲曲觀眾年齡都在六十歲開外,中青年人很少問津。戲曲藝術是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編寫本書的目的就是讓世人知道,在懷來的歷史上,戲曲藝術曾經有過輝煌的時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