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策展人馬豪:讓觀眾在展覽中「尋尋覓覓」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3-05-30T17:49:10.902987+00:00

5月16日至6月16日,松美術館「輕/松計劃」第12期「覓」在松美術館東區2號館展出。展覽由馬豪擔綱策展,展出韋宗堯、魏晉兩位藝術家的24件作品。「覓」以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引導觀眾進入藝術家韋宗堯與魏晉創造的場域。

5月16日至6月16日,松美術館「輕/松計劃」第12期「覓」在松美術館東區2號館展出。展覽由馬豪擔綱策展,展出韋宗堯、魏晉兩位藝術家的24件作品。

「覓」以一種獨特的吸引力,引導觀眾進入藝術家韋宗堯與魏晉創造的場域。在他們留下的關於生命力的繁複線索中,探尋與發現遺落在精神花園中的痕跡。

策展人馬豪出生於1994年,先後畢業於英國金斯頓大學和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他告訴南都記者,將展覽的主題定為「覓」有兩種含義,「第一是強調觀眾視角的體驗,讓觀展的群體在展覽中根據藝術家留下的線索尋尋覓覓,自發地去探尋。另外『覓』是探索的一種朦朧的詩意化表達,不一定是明確的有答案的,正如同兩位藝術家的創作一樣包含了很多微妙的潛意識中的情感表達。」

韋宗堯 綻放 布面油畫 180×230cm 2019

韋宗堯的繪畫展現了他對生命與獨立的個體經驗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作品命題與畫面中經常出現花朵、光感以及自然景觀,這些要素與生命力構建了潛在連結。他的創作中包含波洛克行動繪畫的意味,融入對節奏、韻律的迷戀, 他所呈現的畫面是在情緒主導下的潛意識創造,他的繪畫節奏多變,充滿震懾力的表現方式體現了藝術家的內在衝動。

魏晉 蜷葉 綜合材料金屬雕塑 220×250cm 2023

魏晉的雕塑創作運用多種材料媒介,在此次展覽的現場空間中,創造出風格強烈的個人敘事情景。他試圖探究材質、肌理、生命體與場域之間的關係。他通過等離子切割和金屬焊接,與錯綜複雜的刺繡圖案碰撞,進行一種基於材料本體的潛意識創作……這些作品作為線索引導觀眾重拾那些遺落在生命進程中的回憶與幻想。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兩位參展藝術家,一位主攻繪畫,一位專長雕塑,一位是80後,一位是95後,他們的作品在同一個展覽亮相,呈現出參差立體的感官效果。馬豪說:「在這次展陳的布置中我很注重氛圍感,以情緒的變化為主導線索,讓兩位藝術家的作品產生對話。我沒有單純地把兩個人的作品用AB廳的方式分開,而是採用了交錯並置的方式,一些若有若無的視覺聯繫構建了總體的和諧,而他們不同的表達讓作品之間產生了相互激盪與碰撞的感覺。」

南都專訪青年策展人馬豪

南都:韋宗堯的繪畫作品為什麼吸引你?你覺得他的繪畫能夠從觀眾心中引發怎樣的情緒?

馬豪:韋宗堯持續的繪畫探索展現了他對生命與獨立的個體經驗的思考和感悟,他的作品呈現出一種複雜的情緒,在混沌與秩序,憂慮與浪漫的二元對立中尋找一種爆發式的情感表達,他的創作中往往有著豐富的筆觸和肌理,運用線條,顏料的堆疊,用多次打磨的方式,呈現出有機與無機的對抗,為他的畫面帶來了獨特張力。

繪畫的視覺表達是很直接的,觀眾通過畫面與藝術家構建情感上的連結和共鳴。在他的繪畫中感受生命脈衝的震顫。

展廳現場

南都:從你的學歷來看,你的專業方向是偏產品設計和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材料藝術在公共雕塑領域內的實現。你認為魏晉的作品在材料方面有哪些獨特的創見和突破?

馬豪:從材料的角度來說,魏晉在挑戰一個在雕塑的大眾審美中常見的慣性思維:作品的價值來自於工藝難度和材料的貴重。我們並不認同這個觀點,魏晉用他的創作很好地回應了這個問題。真正的價值在於用適當材料實現適當的效果,並且清晰地傳遞觀念,從而實現了藝術的表達。他使用了很多現成品和非常規材料,生化毛刷那種既柔軟又奇特的刺痛感產生了視覺與觸覺對立的奇妙反應,對於材料的物質特性以及傳遞給觀眾的感覺魏晉具備一種獨特的敏銳性。他進行了一些大膽的選擇並成功地實現了很好的效果。

展覽現場

南都:在當代中國材料藝術的整體發展狀況如何?有哪些優勢和短板?

馬豪:首先明確一下我對材料藝術的定義,這個基礎還是從材料出發的,很多時候是工藝的,但本質上藝術不是在生產裝飾品,需要傳遞精神價值。在中國材料藝術跟手工藝和歷史文化以及非遺傳承有深度的交匯。

這個領域有一些技術門檻,通常掌握一門手藝需要長期的訓練,我試圖打破這個壁壘,通過工作方法的更新讓各種藝術形式有機的交匯,不再受到媒介的限制。藝術家可以貢獻想法與觀念,與技術的支持相結合,用材料的魅力作為一種靈感刺激,產生出更有趣創作。

同時這個領域需要建立更完整的生態,好的藝術家,工匠,策展人,寫作者,研究者,好的研究項目,機構,以及藏家,消費者,觀眾缺一不可,但這是一個相對小眾的領域。

藝術家本應該具有多元的工作方式,通過我的觀察,這個領域正在類型化,趨同化,我希望能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提供更多的靈感,不同的工作方法跟不同的跨界組合能產生出更多有趣的成果。

如何突破這個現狀,有一些活躍在這個領域的藝術家,設計師和策展人在跟我一起探尋。我在用我的方式,引入不同的領域的藝術家,將材料藝術放在更廣闊的當代藝術的語境下討論,用觀念和思考重新激活工藝。但答案不是唯一的,希望我們能找到更多路徑。

南都:90後的藝術家和策展人正在形成這一代獨特的審美與對待人生與世界的態度。你覺得你和你的同代人在審美趣味、藝術觀念等方面上,有哪些有別於前人的地方?

馬豪:我覺得在審美上和藝術觀念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去標籤化,不願被代表,以及多元性,很難被總結和歸類。這是一個好的現象,我一直相信多元化對很多事情有促進作用。

青年策展人馬豪

我不認為我能代表同代人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或者我的觀點和跟我有相似生活經歷的人有一定共通性。每個人生階段對我有不同的影響,首先,非常多的90後藝術行業從業者具備海外留學的背景。我出生並成長在中國,在文化上將我塑造成一個典型的東方人,我在歐洲接完成了完整的學院體系的藝術教育,它讓我接受了一種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所以我習慣於辯證的思考問題,最終我又回到中國進行自己的實踐,在一個本土的文化環境中重新認識人情世故。

從精神內核上我覺得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批判性思維,另一個是在全球化潮流中對自我身份認知的探尋,渴望在世界舞台上建立自信的文化身份定位。這兩個方面在這個時代中尤為重要。

審美趣味主要受影響於和外界的信息交換。從更表徵的幾個現象來看是新媒體網絡時代在改變我們對信息的獲取渠道和輸出渠道,塑造著我們和世界的對話方式。

同時流行文化的影響和屏幕化的視覺經驗也在改變著我的視覺習慣和審美。以前大家都在紙質媒介上閱讀和觀看,現在我們都習慣於在自發光的LED屏幕上閱讀文章看視頻,接觸顏色。

在這兩種趨勢的共同影響下甚至很多人對很多的藝術作品的唯一認知就是通過網絡以及屏幕獲得的。那麼對於藝術這種還是以視覺呈現為主要表達方式的領域來說這種體驗帶來的改變是顛覆性的。審美趣味自然產生了新的變化。

南都:你現在正在從事什麼工作?未來還有哪些策展計劃?

馬豪:我的工作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公共雕塑,贊助美術館和年輕藝術家的創作項目以及策展。

我和我的團隊一起在中國本土進行公共雕塑的實踐,我們從2020年之後在中國的多個城市都有公共的項目落成,今年在進行一個企業園區和一個大學校園的改造項目。我們的公共雕塑項目不只是進行大體量的建造,而是希望通過更深入的思考幫助有需求的客戶在環境建設中體現更多的人文關懷,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包括一些功能性的考量,如何在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創造出一些愉悅的物理上的和審美上的體驗。當然將這些思考帶入項目實踐中的過程很具有挑戰性,不過我們在逐漸做得更好。

同時我也是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青年贊助人委員會的成員,從參與和贊助藝術機構的角度上與當代藝術實踐建立更多的聯繫,我也通過這個項目不斷地將一些優秀的藝術家介紹給更廣泛的藏家和藝術愛好者群體,希望在未來能有更多的活躍在不同領域的年輕藝術贊助人群體出現。

策展方面我的主要關注點在於中國的年輕藝術家如何在一個多元文化交匯的語境中繼續探討本土的議題,會繼續在這個領域策劃一些項目,包括我和啟皓文化基金會長期進行的一個青年藝術家支持計劃的系列展覽,作為這個項目的策展人之一我在同基金會合作的3年時間中進行了大約20位年輕藝術家的展覽項目,主要是以群展的方式,也有個人項目的支持。希望能在年輕藝術家面對成長為一名職業藝術家的挑戰時,提供更多的幫助。

另一個我很感興趣的領域就是材料藝術和當代手工藝,這是我在皇家藝術學院時的研究方向,我在2019年回到中國之後很快就在中國的玻璃之城山東淄博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我一直在不斷籌備完善著一個以雕塑和陶瓷玻璃為特色的駐地藝術家項目,希望有更多活躍在當代藝術領域的優秀藝術家能和我們一起探索這個有趣的材料。今年應該會有一些特別的成果通過展覽項目的形式呈現給大家。

采寫:南都記者 黃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