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打球、玩桌遊、騎竹馬……古代兒童的遊戲世界,比想像中更精彩

上觀新聞 發佈 2023-06-01T08:19:20.446123+00:00

在古代,孩子們沒有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VR眼鏡等電子設備來進行放鬆和娛樂,不過他們的童年時光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單調。在眾多古代典籍和出土文物中,人們發現古代兒童的遊戲不僅種類豐富,趣味十足,其中部分還流傳至今。

在古代,孩子們沒有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VR眼鏡等電子設備來進行放鬆和娛樂,不過他們的童年時光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單調。在眾多古代典籍和出土文物中,人們發現古代兒童的遊戲不僅種類豐富,趣味十足,其中部分還流傳至今。

桌面遊戲:弈棋與六博

博弈,是我國先秦及秦漢時期重要的智力遊戲,也是中國人最早的「桌遊」。其中,「弈」就是大家熟悉的圍棋。我國關於「弈」的考古發現十分豐富,漢景帝陽陵南闕門遺址內出土的漢代陶質圍棋棋盤就是頗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兒童弈棋在史書中也多有記載,往往是因為神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南北朝時,就有不少年幼的圍棋高手。比如,《南史》中說:「吳郡褚胤,年七歲便入高品。」《陳書》中有八歲就能「於客前覆局」的陸瓊。

「博弈」的另一方面,就是「博」。「博」即「六博」,又叫「陸博」。據《史記·吳王濞列傳》記載,漢文帝時,吳國太子劉賢曾與當時的皇太子劉啟(後來的漢景帝)一起玩「六博」遊戲,還因此產生了衝突。據推算,當時的劉啟和劉賢都還是未成年人。這表明,漢朝時貴族兒童們已經會玩「六博」遊戲了。

六博器具

後來,「六博」的流行範圍進一步擴大,晉人葛洪在《西京雜記》中說,有個叫許博昌的安陵人創編了一套玩六博棋的口訣,使得「三輔兒童皆誦之」。「三輔」,就是西漢長安京畿地區。這說明,「六博」已不僅僅是貴族兒童的專享,京畿一帶的兒童也都會玩此遊戲。

不過,六博的具體玩法已不可詳知。1993年,江蘇東海尹灣漢墓出土了一批簡牘,其中有很多和六博相關的術語。這種桌面遊戲玩法相當複雜,一般兩人對玩,主要利用六根籌碼,需要棋盤一樣的博局和骰子,遊戲過程中常會因為「爭道」而產生爭執,大約類似現在的飛行棋或者大富翁之類的遊戲。不過,或許是因為玩法複雜、道具繁多,六博在唐代以後便逐漸絕跡,取而代之的是雙陸、樗蒲等較為簡單的「桌遊」。

球類遊戲:蹴鞠與步打球

除了桌面遊戲,球類遊戲在古代也十分受歡迎,尤其是和今天的足球十分相似的「蹴鞠」。

在西安尤家莊67號漢墓,曾出土過兩件蹴鞠俑,人俑呈現用腳背勾球、顛球的姿勢。而在敦煌馬圈灣漢代烽燧遺址中,出土過一件漢代蹴鞠實物,其內部填有絲綿,外表用麻繩和絹搓成的繩子捆成球形。考古人員認為,它是一種「隨軍子女之玩具」。這說明漢代時蹴鞠遊戲普遍流行,兒童群體也深受影響。

蹴鞠實物

史書中關於蹴鞠的記載與近來備受關注的城市——「淄博」息息相關。《史記·蘇秦列傳》中記載,蘇秦曾向齊王介紹臨淄(今天淄博的一部分)稱,當地居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這說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臨淄就已經是一座文娛體育事業繁榮的城市了。

蹴鞠俑

另外,古代還流行「步打球」。所謂「步打球」,就是徒步持杖擊球的遊戲,類似今天的曲棍球運動。唐人王建《宮詞》詩中說「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就描繪了寒食節宮人在殿前表演步打球的場景。榆林石窟五代第15窟南壁上也有童子擊球的壁畫,畫面上有一兒童立在蓮花座上,身體前傾,目視前方,左手持圓球,右手揮舞球杖。

童子擊球壁畫

敦煌文獻《丈夫百歲篇》中說:「一十香風綻藕花,弟兄如玉父娘夸。平明趁伴爭球子,直到黃昏不憶家。」雖然無法確定這裡的「爭球子」說的究竟是哪一種球類運動,但兒童一整日玩球類遊戲、樂不思蜀的形象無疑躍然紙上。

植物遊戲:鬥草與騎竹馬

與桌面遊戲、球類遊戲等需要規定的遊戲道具不同的是,許多民間兒童遊戲取材質樸,直接將隨處可見的植物作為遊戲的素材。

鬥草,是傳承至今的遊戲,玩法千百年未變,就是兩人相互比較所挑選的草的韌性,不斷者為勝。梁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云:「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

唐詩中,經常提及兒童鬥草。比如白居易《觀兒戲》:「弄塵復鬥草,盡日樂嬉嬉。」劉禹錫則有詩云:「若共吳王鬥百草,不如應是欠西施。」如果所言屬實,那麼春秋時期,中國人就已經開始鬥草遊戲了。

騎竹馬則是另一種長期、普遍地流行於神州大地的植物遊戲,以至於「竹馬」這個詞還可以直接代指童年時光。

騎竹馬,即在兩腿中間夾著一根竹竿模仿騎馬的傳統遊戲。典籍中有關騎竹馬的最早記載,大約出自《後漢書·郭伋傳》。郭伋為官清正,受百姓愛戴。有一次,他來到西河郡美稷縣(今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一帶),「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

金代磁州窯"竹馬圖"瓷枕美國大都會藝術館 藏

從漢至唐,騎竹馬的大多是兒童,場面多童趣盎然、輕鬆歡快。敦煌佛爺廟灣36號魏晉墓中就曾發現有一幅描繪兒童騎竹馬的磚畫。唐朝時,許多詩文中也都留下了「竹馬」的痕跡,如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和白居易《贈楚州郭使君》「笑看兒童騎竹馬,醉攜賓客上仙舟」等。

騎竹馬的道具,最早就是一根竹竿。宋元以後,騎竹馬遊戲日益戲劇化。元雜劇劇本中,常見到「騎竹馬上」等舞台提示語,竹馬已經作為戲劇表演道具登上舞台。之後,竹馬逐漸又簡化為馬鞭,成為傳統戲劇中重要的道具。明清之際,南方開始出現民間歌舞「竹馬燈」,又稱「跑馬燈」。農民在年節期間組成燈隊,隊伍中的舞者身掛竹子編扎、外裱紙糊的馬形,載歌載舞,走街串巷。

銅鳥車

竹馬遊戲之所以在古代持久流行,除了道具簡單外,還跟古代貴族車馬制度有關。兒童模仿騎大馬的同時,還會以車形玩具模仿乘車。比如,古書中經常與竹馬相提並論的,就是「鳩車」。如晉人杜夷曾說:「兒年五歲,有鳩車之樂;七歲,有竹馬之歡。」2001年,在河南鞏義新華小區東漢墓中,出土一件「銅鳥車」。其主體是一隻長尾鳥,足被兩輪取代,鳥小喙。這隻大鳥的胸前攀附了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鳥,背後亦臥有另一隻小雛鳥,十分動人可愛。這種漢代銅鳥車又被考古學家稱為「子母鳩車」。它們被放入墓葬中,可能就是墓主人生前珍愛的「玩具車」。

(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肖雅文 題圖來源:《嬰戲圖冊之鬥草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來源:作者:許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