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荊州後,孫權為何還要殺掉關羽,這不是激怒劉備嗎?

歷史與人心 發佈 2023-06-03T13:14:40.358149+00:00

#頭條文章養成計劃#在漢末三國時期,荊州無疑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北伐襄樊,沒想到遭到東吳的偷襲。在丟了荊州後,關羽率領數十位部下逃跑,一路突圍至距益州邊境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不過,非常不幸的是,關羽還是遭遇了東吳將領馬忠的埋伏。

在漢末三國時期,荊州無疑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北伐襄樊,沒想到遭到東吳的偷襲。在丟了荊州後,關羽率領數十位部下逃跑,一路突圍至距益州邊境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不過,非常不幸的是,關羽還是遭遇了東吳將領馬忠的埋伏。在被俘獲後,關羽和長子關平在臨沮被害。

眾所周知,在兄弟關羽被殺後,劉備自然不會原諒東吳。於是,劉備率領蜀漢精銳大軍討伐東吳,雖然最終被陸遜擊敗,但這仍然讓孫權心有餘悸。那麼,問題來了,孫權已經奪了荊州,獲得了實質上的好處,為什麼還要殺掉關羽呢?

首先,在曹魏大臣劉曄看來:「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由此,孫權如果只是奪回荊州的話,很可能劉備不會興師伐吳,但是,孫權只要殺了關羽,劉備是一定會率軍為關羽報仇的。如果劉備不這麼做,自己在蜀漢的聲望將受到嚴重的損害。所以,對於老謀深算的孫權,應該能預料到殺害關羽的後果。

基於此,在筆者看來,孫權殺害關羽等人,就是要明確和蜀漢斷絕關係,以此向曹操表明態度,從而穩固孫曹之間的聯盟。誠然,早在公元208年,孫權和劉備結盟,並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曹操。不過,圍繞著荊州之地的爭奪,孫劉聯盟逐漸名存實亡。特別是在公元215年,孫權和關羽差一點就爆發了衝突,因為劉備進行了湘水劃界,也即主動割讓了地盤,這才化解了衝突。

但是,孫權的野心是整個荊州,這促使他決定和曹操結盟。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孫權與和呂蒙商議,準備伺機收回荊州,於是積極備戰。又命都尉徐詳拜訪曹操,請求歸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結為姻親。由此,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前,孫權就已經和曹操眉來眼去了。

在殺害關羽後,孫權將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這就是孫權交給曹操的投名狀,表達了自己和劉備決裂的態度。進一步來說,孫權之所以要和曹操結盟,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確保東吳和蜀漢兩家開戰的時候,曹魏不會幫助蜀漢一起進攻自己。雖然東吳有長江之險,不過,這依然不能幫助其同時抵抗蜀漢和曹魏。於是,在決定和蜀漢決裂後,孫權必須確保曹魏至少保持中立。

二是通過曹操及其掌握的漢獻帝,從而解決自己地位較低的問題。彼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則在馬超、諸葛亮等人的支持下進位漢中王。但是,即位二十多年的孫權,在東漢朝廷的職務依然只是個討虜將軍、會稽太守。

對於野心勃勃的孫權,討虜將軍、會稽太守顯然是非常低的官職,不利於自己執掌江東群臣。為此,孫權通過殺關羽來向曹操示好,以此獲得東漢朝廷冊封的爵位和職位。對此,曹操沒有讓孫權失望。公元220年,曹操上表漢獻帝,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從名義上承認了孫權對於荊州的占據,並且給予孫權南昌侯的爵位。對此,孫權也是投桃報李,派遣校尉梁寓向朝廷進貢,又將原先俘虜的朱光等人送歸北方,作出示好舉動。

最後,孫權殺掉關羽,也是不希望放虎歸山,並且暴露了自己想要全據長江的意圖。在拿下荊州後,孫權對於益州也有想法,所以他冊封周泰為漢中太守。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漢中之地是在劉備的手中。孫權此舉,表明了自己消滅蜀漢的野心。

早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戰略方案,在得到孫權的命令後,周瑜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陽)路染疾病,不幸病卒,年僅三十六歲。因為益州位於東吳地盤的上游,所以,孫權和周瑜一樣,都有拿下益州,從而和曹魏二分天下的打算。

於是,對於關羽這樣一流的武將,孫權自然不能留給劉備所用,才會在奪取荊州後對關羽等人斬草除根。當然,在夷陵之戰後,曹丕就率領大軍進攻東吳了,也即曹丕將矛頭對準了東吳而不是蜀漢。面對曹魏的強大壓力,孫權又選擇和諸葛亮恢復了蜀吳聯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