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阿里雲們騙了!

通信敢言 發佈 2023-06-08T02:25:33.202092+00:00

如果你們去關注一下近一年一些所謂的科技分析文章,大體上都是這個調調,確實,阿里雲、騰訊雲這兩年的發展似乎問題重重,在市場拓展上更是丟盔棄甲,一敗塗地——

今天說起阿里雲、騰訊雲,你們的第一反應是啥?發展乏力,頹勢盡顯,被運營商雲圍攻。

如果你們去關注一下近一年一些所謂的科技分析文章,大體上都是這個調調,確實,阿里雲、騰訊雲這兩年的發展似乎問題重重,在市場拓展上更是丟盔棄甲,一敗塗地——

從2021年到2022年八個季度中,阿里雲的營收增速分別是:37%、29%、33%、20%、12%、10%、4%、1%,可以看到,阿里雲的營收增速是在持續下滑的,下滑非常嚴重。騰訊雲的情況類似。

而與此同時是不絕於耳的裁員消息,阿里雲裁員消息從20年開始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有人說,阿里雲的敗局已定,因為雲計算的主戰場已經轉到了政企市場,而這是一片阿里雲並不擅長的市場,甚至與阿里雲的網際網路基因格格不入,相對應的,運營商雲已經勝券在握!

事實上,我認為,千萬不要被阿里雲們騙了!尤其是運營商雲的從業者千萬不能對未來過分樂觀。

阿里雲的發展肯定是遇上了一些問題,但阿里雲的發展邏輯還是存在的,甚至變得更加強悍。這一點從阿里雲的利潤上就能看出來:

2022財年,阿里雲EBITA利潤11.46億元,是中國首個,也是全球除了亞馬遜雲AWS之外唯一實現盈虧平衡的頭部雲服務商。

2023財年,據此前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阿里雲智能在2023財年總收入為772.03億元,經調整EBITA利潤為14.22億元,同比增24%,已連續兩年實現盈利

這是「敗局已定」的表現嗎?

事實上,阿里雲、騰訊雲的收入收縮,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動行為——此前馬化騰就曾公開表示,之前被市場份額與輿論的大勢裹挾,被迫做總包拿市場份額,以沖高營收數字和市場份額,實際上做的都是毛虧毛損的業務。

自2021年下半年起,雲廠商們逐漸告別重營收規模、重發展增速的階段,更多聚焦在高毛利、標準化的產品上,將發展的天平向增長的質量、利潤率和健康度傾斜。

選擇把PaaS做厚,選擇產品被集成,雖然總營收上數據不是那麼漂亮,但會帶來更高的毛利率,也避免了在高定製化或是ISV管理上浪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合作夥伴在主動集成雲廠商的產品時,也會有更多元化的選擇。

進入2023後,我們可以看到雲廠商正在通過各種手段進一步落實「做好自研產品」「被夥伴集成」的政策,阿里雲正是其中之一。

所以,阿里雲、騰訊雲這些網際網路雲廠商已經早一步進入到「精耕細作」的階段,收入固然是將受到影響,且進一步影響到市場份額和行業排名,但不能簡單認為它們已經日暮西山、敗局已定。

相比之下,今天運營商雲還處於「傻大笨粗」的階段,在巨量資源和強大的營銷壓力之下,固然市場份額提升很快,但從利潤的角度,運營商雲要實現盈虧平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是在現在階段就迷失於網際網路雲廠商「刻意」營造出來的頹勢、迷失於自己勢如破竹的份額數字,那運營商雲到最後註定只剩一地雞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