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中考真題匯總(二),有答案解析

乘風破浪的老姐 發佈 2023-06-10T13:43:03.268325+00:00

《曹劌論戰》《鮑叔牙聞魯侯引兵而來》閱讀練習及答案。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各題。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曹劌論戰》《鮑叔牙聞魯侯引兵而來》閱讀練習及答案(2017年慶陽市中考題)

9.(12分)(一)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各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公日:「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補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鮑叔牙聞魯侯引兵而來,乃嚴陣以待。莊公亦列陣相持。鮑叔牙因乾時①得勝,:有輕魯之心,下令擊鼓進兵,先陷者重賞。莊公聞鼓聲震地,亦教鳴鼓對敵。曹劌止之日:「齊鼓方銳,宜靜以待之。」傳令軍中:「有敢喧譁者斬。」齊兵來沖魯陣,陣如鐵桶,不能衝動,只得退後。少頃,對陣鼓聲又震,魯軍寂如不聞,齊師又退。鮑叔牙曰:「魯怯戰耳。再鼓之,必走。曹劌又聞鼓響,謂莊公日:「敗齊此其時矣,可速鼓之!」論魯是初次鳴鼓,論齊已是第三通鼓了。齊兵見魯兵兩次不動,以為不戰,都不在意了。誰知鼓聲一起,突然而來,刀砍箭射,勢如疾雷不及掩耳,殺得齊兵七零八落,大敗而奔。莊公欲行追逐,曹劌日:「未可也,臣當察之。乃下車,將齊兵列陣之處,周圍看了一遍,復登車軾遠望,良久日:「可追矣。」莊公乃驅車而進,追三十餘里方還,所獲輜重甲兵無算。

(選自《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

【注釋】①乾時:春秋時地名,在今山東青州。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①肉食者鄙

②小惠未徧

③再鼓之,必走

④勢如疾雷不及掩耳

(2)翻譯【甲】文中的畫線句。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對長勺之戰給予很高的評價,說魯國「採取了『敵疲我打』的方針,打勝了齊軍,造成中國戰爭史中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戰例」。【甲】文中曹劌的哪句話體現了「『敵疲我打』的方針」?

(4)【甲】【乙】兩文都寫了齊魯長勺之戰,在詳略安排上有什麼不同?

【考點】DA:課內文言文閱讀.

【分析】譯文:

【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藉什麼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後,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裡設有伏兵.後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乙】鮑叔牙聽說魯莊公率兵前來,於是擺好陣勢等待著.魯莊公也是擺好陣勢相持不動.鮑叔牙因在亁時獲勝,就十分輕視魯軍,下令擊鼓進攻,誰先攻陷對方會有重賞.魯莊公聽到外面鼓聲震天,也下令擊鼓迎敵.曺劌制止他說:「齊軍的鼓聲正銳氣十足,應當安靜地等待.」於是在軍中下令:「誰敢擅自大聲喧譁,立斬.」齊後向魯軍的陣列衝來,魯軍的陣列像鐵桶一樣,無法坆進,齊軍只得後退.一會兒,齊軍的鼓聲又響起,魯軍安靜一片好像什麼也聽不見,齊軍又退了回去.鮑叔牙說:「魯軍對打仗有怯意呀.如果再次擊鼓進軍,他們一定會逃跑.」曺劌又一次聽到鼓響,對魯莊公說:「打敗齊軍就在這個時候了,你可以快速下令擊鼓進軍!」從魯軍這方來說,這是第一次擊鼔進軍,從齊軍來說這已是第三次擊皷進軍了.齊軍看魯軍兩次都是按兵不動,以為這次也不會出兵迎戰,心裡都沒有把這次進軍當回事.誰知鼓聲一響,對方的士兵一下沖了過來,又是刀砍,又是射箭,攻打的速度如同打雷時來不及遮住耳朵一樣,殺得齊軍是七零八落,大敗而逃.魯莊公想要追趕,曺劌說:「不可以,我要仔細的觀察一下.」於是下車,對齊後列陣的地方四周都仔細地看了一遍,又登上車軾向遠處眺望,很久後說:「可以追趕了.」魯莊公於是驅趕戰車追趕,追趕了有三十多里才返回,所繳獲的戰車武器士兵等沒有具體統計.

【解答】(1)本題主要考查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後再解釋詞語,並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並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①句意:當權的人目光短淺.鄙:目光短淺.

②句意: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徧:通「遍」,遍及、普遍.

③句意:如果再次擊鼓進軍,他們一定會逃跑.鼓:擊鼓進軍.

④句意:攻打的速度如同急雷來時來不及遮住耳朵一樣.疾:快,急速.

(2)本題考查點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獄:案件;雖:即使;情:按實情.句意: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 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判斷.

(3)本題考查文中句子含義的理解與篩選.在理解全篇大意的基礎上,可以看出能體現這一方針的句子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任選一句作答即可.

(4)本題考查文段的比較閱讀.解答時要注意審清題意,是對兩文詳略的安排進行比較,不要弄錯方向.

通過通讀全文,會發現【甲】文詳寫的是曺劌在戰前和戰後的論戰,略寫戰爭過程;而【乙】文沒有「論戰」的內容,只是對戰爭過程進行具體的描述.

答案:

(1)①鄙陋.這裡指目光短淺.

②通「遍」,遍及、普遍.

③擊鼓進軍.

④快,急速.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 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判斷.

(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答「彼竭我盈,故克之」亦可)

(4)【甲】文詳寫戰前和戰後的論戰,(1分)略寫戰爭過程;(1分)【乙】文詳寫戰爭過程.

【點評】文言詞積累: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麼)

衣食所安.(養)


《曹劌論戰》《夷陵之戰》閱讀練習及答案(2017年江蘇省淮安市中考題)

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7-11題。(20分)

【甲】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劉備)率諸將自江南緣山截嶺,軍於夷道猇亭①。吳將皆欲迎擊之。陸遜曰:「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②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大勢,非小故也。今但且獎勵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若此閒則是平原廣野,當恐有焱音標沛交馳之憂。今緣山行軍,勢不得展,自當罷③於木石之間,徐制④其弊耳。」諸將不解,以為遜畏之,各懷憤恨。

……

閏月,遜將進攻漢軍,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經七八月,其諸要害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虜⑤,更嘗⑥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⑦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⑧,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⑨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攻一營,不利。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⑩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節選自《資治通鑑》)

【注釋】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②縱:即使、縱然③罷:同「疲」,疲乏④制:掌握⑤猾虜:狡猾的傢伙。⑥嘗:經歷⑦干:做⑧便:便利⑨犄(jī)角: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⑩敕:命令。

7. 請用「/」 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只標一處)(2分)

吳將皆欲迎擊之。

8. 解釋文中加點詞語(4分)

⑴公將鼓之。( )⑵彼竭我盈( )

⑶猶難盡克( )⑷諸將並曰( )

9.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⑴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⑵夫戰,勇氣也。

⑶其諸要害已固守。

10.請簡要分析【甲】文為什麼略寫齊魯兩軍戰鬥的經過。(4分)

11.曹劌與陸遜都戰勝了強大的敵人,請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分析他們採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處。(4分)


答案:

7.吳將/皆欲迎擊之。8.⑴擊鼓、擊鼓進軍⑵充滿、旺盛、士氣正旺盛⑶戰勝、攻克⑷一起、都。9.⑴(曹劌)下車看了看齊軍戰車的車輪留下的痕跡,又登上車前橫木眺望齊軍退敗的情況。⑵打仗,是靠勇氣的。⑶他們的各個險要的地方都已經鞏固(或加強)了防守。10. 示例:⑴使文章詳略得當,能夠集中表現主要內容——對戰爭的分析評論;⑵後文學曹劌的集中論戰,可以更好地突出曹劌的軍事才幹,表現他「遠謀」。11. 避其鋒芒(消磨的方銳氣);及時出擊


《曹劌論戰》《鮑叔牙聞魯侯引兵而來》閱讀練習及答案(2017年甘肅省中考題)

三古詩文閱讀【17分)

(一)閱讀【甲】【乙】兩文,完成17-20題。(12分)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公日:「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補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 之。劌日:「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鮑叔牙聞魯侯引兵而來,乃嚴陣以待。莊公亦列陣相持。鮑叔牙因乾時①得勝,:有輕魯之心,下令擊鼓進兵,先陷者重賞。莊公聞鼓聲震地,亦教鳴鼓對敵。曹劌止之日:「齊鼓方銳,宜靜以待之。」傳令軍中:「有敢喧譁者斬。」齊兵來沖魯陣,陣如鐵桶,不能衝動,只得退後。少頃,對陣鼓聲又震,魯軍寂如不聞,齊師又退。鮑叔牙曰:「魯怯戰耳。再鼓之,必走。曹劌又聞鼓響,謂莊公日:「敗齊此其時矣,可速鼓之!」論魯是初次鳴鼓,論齊已是第三通鼓了。齊兵見魯兵兩次不動,以為不戰,都不在意了。誰知鼓聲一起,突然而來,刀砍箭射,勢如疾雷不及掩耳,殺得齊兵七零八落,大敗而奔。莊公欲行追逐,曹劌日:「未可也,臣當察之。乃下車,將齊兵列陣之處,周圍看了一遍,復登車軾遠望,良久日:「可追矣。」莊公乃驅車而進,追三十餘里方還,所獲輜重甲兵無算。

(選自《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

【注釋】①乾時:春秋時地名,在今山東青州。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肉食者鄙

(2)小惠未徧

(3)再鼓之,必走

(4)勢如疾雷不及掩耳

18.翻譯【甲】文中的畫線句。(3分)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19.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對長勺之戰給予很高的評價,說魯國「採取了『敵疲我打』的方針,打勝了齊軍,造成中國戰爭史中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戰例」。【甲】文中曹劌的哪句話體現了「『敵疲我打』的方針」?(2分)

20.【甲】【乙】兩文都寫了齊魯長勺之戰,在詳略安排上有什麼不同?(3分


答案:

閱讀【甲】【乙】兩文,完成17—20題。(12分)

17.(4分)(1)鄙陋。這裡指目光短淺。 (2)通「遍」,遍及、普遍。 (3)擊鼓進軍。 (4)快,急速。

18.(3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 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判斷。

19.(2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答「彼竭我盈,故克之」亦可)

20.(3分)【甲】文詳寫戰前和戰後的論戰,(1分)略寫戰爭過程;(1分)【乙】文詳寫戰爭過程。(1分)


《曹劌論戰》閱讀練習(2016年天水市中考題)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19題。(15分)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5.用「/」標出下列語句的朗讀節奏。(2分)

(1)肉 食 者 謀 之 (2)弗敢 加 也

1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

(3)公將鼓之( ) (4)再而衰( )

1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2)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18.選文詳略得當,詳寫 ,略寫 ,這樣安排,突出了曹劌的「遠謀」。(2分)

19.魯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但從選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請找出一處作簡要分析。(3分)


答案:

15、(1)肉食者/謀之 (2)弗敢/加也

16、(1)「徧」通「遍」,普及的意思;(2)取得信任;(3)擊鼓;(4)第二次。

17、(1)我看到他們車轍混亂,戰旗倒掉,因此去追趕他們。

(2)這是盡了忠於職分的事,可以憑藉這打一仗。

18、戰前和戰後;戰爭過程。

19、能聽取不同意見;能任用賢能;忠於值守,體貼下屬;身先士卒,謙虛好學,不懂就問。

例如: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表明他體貼下屬。


《曹劌論戰》閱讀練習及答案(2017年重慶市A卷中考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題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1]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2]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有何間焉   ②小惠未徧    ③小大之獄   ④故克之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②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對文章內容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A.曹劌與鄉人的對話,表現了曹劌作為一介平民對國家高度的責任感。

B.本文第二段運用對比表現了曹劌和莊公指揮才能的高下之別。

C.本文在剪裁上別具匠心,詳寫論戰,略寫作戰,意在表現曹劌的「遠謀」。

D.在曹劌心目中,士兵的勇猛無畏是取得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

(4)閱讀以下連結材料,並結合選文內容,說出你探究的結論及理由。

【連結】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軍與秦軍對峙。趙王急於求勝,不聽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勸告,執意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老將廉頗指揮作戰。趙括一到長平,立即改守為攻,主動全線出擊,結果中了秦軍佯敗之計,導致四十餘萬趙兵被坑殺。


答案: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有何間焉 參與 ②小惠未徧 通「遍」,遍及、普遍  ③小大之獄 案件 ④故克之 戰勝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②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對文章內容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D

A.曹劌與鄉人的對話,表現了曹劌作為一介平民對國家高度的責任感。

B.本文第二段運用對比表現了曹劌和莊公指揮才能的高下之別。

C.本文在剪裁上別具匠心,詳寫論戰,略寫作戰,意在表現曹劌的「遠謀」。

D.在曹劌心目中,士兵的勇猛無畏是取得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

(4)閱讀以下連結材料,並結合選文內容,說出你探究的結論及理由。

【連結】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軍與秦軍對峙。趙王急於求勝,不聽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勸告,執意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老將廉頗指揮作戰。趙括一到長平,立即改守為攻,主動全線出擊,結果中了秦軍佯敗之計,導致四十餘萬趙兵被坑殺。

【考點】DA:課內文言文閱讀.

【分析】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藉什麼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後,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裡設有伏兵.後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解答】(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後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即可.

①句意為:你又何必參與呢?間:參與.

②句意為: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徧:通假字,通「遍」,遍及、普遍.

③句意為: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獄:古今異義詞,案件.

④句意為:所以才戰勝了他們;克:戰勝.

(2)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第一句話,注意「鄙」,目光短淺;「遠謀」,深謀遠慮.句意為:居高位、享厚祿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第二句話,注意「鼓」,詞類活用,擊鼓;「再」,第二次;「竭」,枯竭.句意為: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氣就減弱了,到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已經枯竭了.

(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各個選項的描述,然後一一判斷正誤即可.閱讀全文內容可知,D項不正確,在曹劌心目中,取信於民是取得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能力.結合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和所給材料的基礎上,得出探究結果,分析原因即可.課文中魯莊公能夠聽取曹劌的建議取得了勝利;而材料中趙王不能知人善用,導致了失敗.

綜上所述,答案為:

(1)①參與;②通「遍」,遍及、普遍;③案件;④戰勝.

(2)①居高位、享厚祿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②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氣就減弱了,到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已經枯竭了.

(3)D

(4)圍繞「君主要善於聽取諫言,知人善任」回答即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