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江青請尼克森看革命樣板戲《紅色娘子軍》,他看後如何評價

有態度的學爸 發佈 2023-06-17T05:03:53.754516+00:00

1972年2月24日晚上,江青邀請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觀看革命樣板戲《紅色娘子軍》。由於吃相太過難看,一些老藝術家對江青的做法提出了異議,認為這是全體人員努力的結果,不能把成果都算在江青一個人身上。

1972年2月24日晚上,江青邀請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觀看革命樣板戲《紅色娘子軍》。江青抓「樣板戲」早在1964年的時候就開始了。當年6月5日,全國矚目的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隆重開幕。江青以「文藝革命旗手」的身份發表了講話,對建國後十多年的戲劇工作做了全面否定。

之後江青就開始主抓「樣板戲」了,她從這次觀摩演出的戲劇中選擇了一批獲獎的優秀劇目,然後召集全國著名的編劇、導演和演員對這些劇目按照自己的一些設想做了改動。這樣一來,這些被改編過的「樣板戲」就成了江青的「嘔心瀝血之作」,完全把其他人的努力排除在外。

由於吃相太過難看,一些老藝術家對江青的做法提出了異議,認為這是全體人員努力的結果,不能把成果都算在江青一個人身上。此時張春橋站了出來,為江青辯解說:「下級擬定的工作計劃被上級批准,這個計劃就是上級的了。」江青也在一些公共場合為自己說話,力證自己使「樣板戲」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比如1969年她在觀看了「樣板戲」《紅燈記》後,就當著一些老藝術家的面說:「 這個戲以前很壞,改到現在,可以說是脫胎換骨了。《智取威虎山》、《沙家浜》也是脫胎換骨。」《紅燈記》被改編之前「壞得很」,這一點不知道江青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她說這些話的目的,無非就是要把「樣板戲」深度和自己捆綁在一起,打上自己的烙印,不然的話她這個「文藝革命的旗手」就沒有任何能夠拿得出手的作品了。

江青這一手也確實達到了她想要的目的,時至今日,仍有一些人把「樣板戲」和江青捆綁在一起,並對她不吝溢美之詞,甚至還有一部分人稱她為「人民藝術家」,實在是荒謬至極。1972年2月24日晚上,江青邀請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觀看革命樣板戲《紅色娘子軍》。

尼克森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描述了自己對江青的印象和對「樣板戲」《紅色娘子軍》的評價。他說:「毛澤東、周恩來和我所遇到的其他男人具有的那種隨隨便便的幽默感和熱情,江青一點都沒有。事實上,江青說話帶刺,咄咄逼人,令人很不愉快。那天晚上她一度把頭轉向我,用一種挑釁的語氣問道,『你為什麼不早一點到中國來?』當時,芭蕾的演出正在進行,我沒有搭理她。」

接著尼克森又對《紅色娘子軍》作出了評價,他在書中寫到:「舞劇的情節涉及一個中國年輕婦女如何在革命成功前領導鄉親們起來推翻一個惡霸地主。在感情上和戲劇藝術上,這齣戲比較膚淺和矯揉造作。這是一個兼有歌劇、小歌劇、音樂喜劇、古典芭蕾舞、現代舞劇和體操等因素的大雜燴。」

當然尼克森的這段話只能代表他自己的看法,《紅色娘子軍》更不是像他所說的這樣不堪,它在藝術上還是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看完演出的第二天晚上,尼克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答謝宴,事先並未安排江青出場。不料她卻不請自到,和尼克森夫婦拉起了家常。

已經到了宴會開始的時間,江青還沒有告辭的意思,此時周總理和許多客人都只能在新疆廳里乾等著。尼克森心裡著急,不停地抬起手腕看表,江青這才明白他是在「逐客」,只得不情願地起身告辭。對此尼克森在回憶錄中很不客氣地寫到「江青在當晚突然出現,無非是想向我們顯示一下她的存在:她是毛澤東的夫人,中國的第四號人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