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安徽三個博物館的八把寶劍,講述一部完整的吳越歷史傳奇

濤哥講史 發佈 2023-06-17T20:15:29.311649+00:00

在安徽省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和荊州市博物館中藏有8把極為珍貴又充滿神秘色彩的青銅寶劍,每一把寶劍的背後都藏有一段傳奇。

在安徽省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和荊州市博物館中藏有8把極為珍貴又充滿神秘色彩的青銅寶劍,每一把寶劍的背後都藏有一段傳奇。而它們所譜寫的吳越寶劍史,也正是一部吳、越兩國的爭霸史和興衰史。


春秋戰國是青銅劍的鼎盛時期,而產自吳越的青銅劍更是天下馳名。當時著名的鑄劍師有干將、莫邪、歐冶子等,他們鑄造的寶劍成為諸侯們競相爭奪的絕世之寶。《吳越春秋》云:「干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也......莫邪,干將之妻也......」。干將是吳國最出色的劍匠,莫邪是他的妻子和助手;而干將的師兄歐冶子則是越國最著名的鑄劍師。

據《越絕書》記載,楚王問風鬍子:「寡人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嘗有......寡人願齎邦之重寶......請此二人作鐵劍。」於是風鬍子受楚王之託去吳國找干將、歐冶子求劍。在楚王的殷切請求和重金酬勞之下,兩位鑄劍師鑿空茨山、放光山內溪水,終取得萃鐵精華,鑄成寶劍三把:龍淵、泰阿和工布。

《越絕書》通過風鬍子之口描述了這三把劍的各自特點:「龍淵」外形如登高山、臨深淵,即根部寬大、尖部鋒利;「泰阿」之劍鋒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即劍體有曲線波紋;「工布」的光芒從花紋延伸到劍脊、似流水不絕,即劍身精緻華美,劍刃寒光四射,越王勾踐劍即為此類。

得到寶劍的楚王欣喜若狂。但晉、鄭兩國的國君在得到消息後立刻派人索要,被拒後竟興兵包圍楚國都城都。楚王不願捨出心愛之物,因此國都被兩國軍隊圍困了三年之久。看來,鋒利而絕美的吳越劍即使對一國君王也有巨大的吸引力。而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八把寶劍則書寫了一段吳越君王的歷史傳奇。


壹:姑發孚反劍


「姑發孚反劍」於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蘇家崗出土,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院。專家通過釋讀劍身上的35字銘文,很快確定了劍主人的身份:它屬於春秋中期的吳王諸樊,當時的諸樊還是太子,名「遏」,金文寫作「姑發孚反」。

公元前548年,諸樊率吳軍攻打楚國的附庸國巢國(今安徽巢湖市一帶)。巢國人利用諸樊每戰必身先士卒、衝殺在前的特點,在城門內設下弓箭手,結果諸樊在戰鬥中中箭身亡,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戰死沙場的諸侯王。

諸樊死後,他的兩個弟弟余祭、夷眜相繼繼位,最後王位傳到了夷昧的長子、諸樊的侄子僚手中。吳王僚在位期間擊敗陳、蔡兩國,滅巢為諸樊復仇,七年內三次伐楚均取得重大勝利,並奪取了楚國的兩座城池。不過,親自率軍取得以上勝利的並不是吳王僚,而是他的堂弟公子光。

公子光是諸樊之子,頗有治國和領軍的能力。他覺得既然父親把王位依次傳給了其弟余祭、夷眜,那麼夷眜死後就該把王位交還給諸樊的後人,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僚。因此,他招納伍子胥等賢能之士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公元前514年,公子光派刺客專諸用魚腸中的藏劍刺殺了吳王僚,自己當上了吳王,他就是史上鼎鼎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吳王闔閭。

闔閭繼位後廣納人才、任賢用能。他重用伍子胥、孫武和伯嚭等人管理國家,吳國的軍事、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壯大。闔閭先消滅了楚國的附庸徐國,然後大敗越國,並在六年內四次擊敗楚國,奪得大量城邑。公元前506年,吳軍攻入郢都滅楚。第二年楚國在秦、越兩國的幫助下復國,於是吳軍再次攻楚,迫其遷都400里,此時的闔閭威震華夏。


貳:吳王光劍


闔閭鑄造的「吳王光劍」目前共出土5把,分別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和安徽、上海、台灣三省區的博物院裡。其中最著名的一把1974年出土於安徽廬江,該劍長54厘米,劍身毫無鏽蝕,劍光依然凜冽,劍格上嵌有綠松石,上有十六字錯金銘文:「攻吾王光自作用劍,恆余以至克戰多功」。也只有闔閭才敢在劍上刻下如此豪邁的文字,盡顯對自己英勇威猛、戰功赫赫的自信和得意,該劍被安徽省博物院收藏。

公元前496年,闔閭率吳軍伐越,他在與越王勾踐的對決中被砍斷腳趾,最終因傷勢過重而死。闔閭在臨死前立太子夫差為吳王,並囑託夫差一定要為父報仇。1972年從安徽南陵出土的一把青銅劍上赫然刻著一行銘文「吳王光自作用劍,以戰越人」。在夫差繼位的第二年,他便在夫椒之戰中擊敗越軍,攻入越國的國都會稽城(今浙江紹興)。


叄:吳王夫差劍


夫差當然也有寶劍遺存下來,目前出土的吳王夫差劍共有9把,其中最完好的一把是蘇州博物館2014年從台灣古越閣購得的。此劍劍身寬長,鑄獸面花紋,上有一層藍色薄鏽,劍柄鑲嵌綠松石。它極其銳利,可削鐵如泥、吹毛斷髮。劍刃輕划過處,一張A4紙立刻成為兩半,而劍鋒尚能刺破數十道宣紙。博物館工作人員說「每次觸碰我們都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會劃破手指。」其它8柄夫差劍分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和山東省博物館中。

夫差雖威猛勇武,但卻被勾踐的花言巧語和越國美女的美色所迷惑。他不聽伍子胥的勸諫,答應了越國的求和,並放鬆了對越國的警惕。二十年後,他被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的越王勾踐擊敗,最終在悔恨中自殺身亡。


肆:越王勾踐劍


勾踐是春秋時代的傳奇人物,而越王勾踐劍無疑是這些寶劍中最神奇的一把,它在1965年出土於湖北江陵的一座楚墓中,目前僅發現一把,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該劍製作精緻、紋飾華美,雖深藏地下2500年之久,出土時仍寒光四射、鋒利無比,沒有一絲鏽跡。它吹發可斷,一次可劃開23層列印紙。

越王勾踐劍長56厘米,寬4.6厘米,劍身布滿雙線花紋,交叉處是雙層的雲紋花朵,整體構圖精緻華美。劍體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表明該劍的主人正是叱吒春秋風雲的越王勾踐。劍格的一面鑲嵌著名貴的天然綠松石,另一面則是半透明的鉀鈣藍玻璃,在博物館昏暗的燈光下發出熒熒的幽藍。

中國古代最常見的是鉛鋇玻璃,琉璃即是其中一種。鉛鋇玻璃雖絢麗多彩,但質脆易碎、透明度差,而源自西方的鈉鈣玻璃在強度和透明度上要更勝一籌。勾踐劍上的鉀鈣玻璃是古代西方所沒有的,它比鈉鈣玻璃更耐熱、更輕盈,強度也更高,是中國古人的首創。

那麼,勾踐劍是如何做到千年不鏽,鋒利無比的呢?經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得知,該劍含有銅、錫、鉛、鐵及微量的砷和硫,而劍的不同部位其元素含量也不一樣:劍的「骨架」劍身含銅量較高,體現出抗腐蝕、韌性強的特點;劍刃含有更高的錫和更低的銅、鉛、鐵,體現出堅硬、鋒利和抗氧化的特性,其18.8%的含錫量是兼具強度和韌性的最佳比例,而這個數據是現代鍛造業的研究成果。

為了兼顧劍各部分的功用,鑄劍師把細節考慮得面面俱到,採用「分而調之」的工藝。例如他們提高了劍格中央的鉛含量,使這部分更容易雕琢加工,方便製作精細的裝飾;但同是劍格,他們卻把劍格邊緣的銅含量提高,使這部分抗磨損、耐握持,有利於長期使用。

鑄劍師在鑄劍時不僅考慮全面,而且製作精細。根據顯微鏡金相組織觀察發現,劍身上的銘文寬度只有0.3-0.4毫米,卻是鑄劍師用鋼鐵鏤刀手工刻成。專家在劍首部分還發現11道同心圓,兩圓之間的平均距離僅0.2毫米,其中最薄處僅0.03毫米,已經達到了微米級,是光學顯微鏡才能達到的精度,現代的專家也不得不驚嘆古人的傑作。

殺死夫差滅吳後,勾踐成為中原地區新的霸主,越國進入全盛時期。


伍:越王者旨於暘(鹿郢)劍


越王勾踐死後,其子鹿郢繼位。鹿郢在位時勵精圖治、富國強兵,讓越國成為一個屹立於諸侯間的大國,並繼承了勾踐的列國霸主地位。鹿郢也有三把寶劍存世,其中最著名的一把於1988年在湖北荊州的一座楚墓中出土,劍上刻著八字鳥篆銘文「越王越王,者旨於暘」,「於暘」即為勾踐之子鹿郢。

這把越王鹿郢劍長65厘米,寬5.3厘米,劍格處鑲有名貴的綠松石,外形與越王勾踐劍極為相似,現藏於荊州市博物館。浙博也有一把鹿郢劍,它完整無缺、亮澤如新,雖歷二千四百多年的歲月依然不鏽不蝕。該劍劍鞘齊全、纏緱完整,而且劍刃極薄,吹毛可斷,為銅劍中之極品。第三把鹿郢劍存於安徽壽春博物館。


陸:越王盲姑劍


鹿郢死後,其子不壽繼位,他也有寶劍存世。1976年,考古專家在湖北荊州的張家山戰國墓中發現一把鋒利的複合劍。此劍長65.2厘米,其劍脊和劍刃用不同配比的青銅合金分別澆鑄而成,有剛柔相濟之效。劍上有錯金銘文「戊王亓北古自乍元用之」。亓北古讀作盲姑,是越王不壽的越語稱呼,劍主人正是勾踐的孫子不壽。

目前「越王盲姑劍」僅存世3柄,分別藏於荊州博物館、安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


柒:越王州勾劍


不壽在位十年而終,那麼他是壽終正寢還是橫死沙場呢?這就不能不提到「越王州勾劍」。州勾劍目前出土20餘把,以1973年從湖北荊州楚墓中出土的最為精美,上有銘文「越王州勾自作用劍」,現存於荊州博物館。州勾就是《竹書紀年》中記載的越王朱勾,《史記》中稱之為越王「翁」,他是不壽之子、勾踐的重孫。

州勾被立為太子之後,對不壽長達十年的「長壽」執政備感煎熬,他迫不及待地將不壽殺死並取而代之,終讓「長壽」變成「不壽」。州勾是越王勾踐之後國勢最強的君王。《墨子》云:「齊、晉、楚、越……四分天下而有之。」當時中原以齊、晉、楚、越四國為最強。州勾在位時,中國已進入到戰國時代。

為爭奪土地和霸權,越、楚兩國在長江連年發生舟戰,楚恵王藉助魯班發明的鉤拒打敗越國。因墨子在模擬攻防的沙盤上戰勝魯班的雲梯,迫使楚惠王放棄攻宋計劃。州勾十分仰慕墨子並希望他輔佐自己,他拿出故吳之地五百里封給墨子,但墨子推辭不受。

公元前415年,州勾出兵吞併了滕國(今山東滕州),次年滅郯(今山東郯城),俘郯君鴣。兩年後,州勾去世,在位達37年之久。


捌:越王不光劍


越王不光劍劍體狹長,劍刃極其鋒利;上刻8字銘文:「越王越王,不光不光」。不光即為州勾之子翳,他在州勾死後繼位。越王翳在位期間酷愛鑄劍,因此存世的青銅劍也較多,最著名的一把現收藏於荊州博物館。

越王翳在位的36年間越國較為強盛,伐齊、滅繒,但在晚年卻被其弟豫所牽制。豫害死了翳五個兒子中的三個後,還要翳廢掉太子諸咎 ,遭到了翳的拒絕。但已成驚弓之鳥的諸咎斷然起兵造反,在將豫驅逐後,終殺死父親翳自立為王,不久自己也被國人殺死,從此越國陷入內亂,開啟了衰落的征程。

觸碰文化脈搏,傾聽歷史聲音,與文物面對面,講述不朽傳奇。我是濤哥,下期見。


參考文獻:

[1]古籍:《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史記·楚世家》《史記·秦本紀》《越絕書》《吳越春秋》《戰國策》《竹書紀年》《資治通鑑》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江陵望山沙家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49頁.

[3]陳振裕《越王勾踐青銅劍發現記》,光明日報,2016年4月7日16版.

[4]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

[5]干福熹等.中國古代玻璃技術的發展》[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

[6]何康等.湖北出土戰國青銅劍表面富錫層的材料學特徵研究[R].湖北省第十一屆熱處理學術年會,2011年會刊.

[7]程義.吳王夫差劍八問[J].大眾考古,2014年第11期.

[8]解宏乾.吳王夫差劍亮相蘇博上古神兵怎樣鑄成[J].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3期.

[9]邵煜.勾吳強主夫差的尚武情懷[J].文物鑑定與鑑賞,2020年第18期.

[1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M].文物出版社,1996年.

[11]陳振裕.精美的吳、越青銅劍和矛——兼論楚與吳、越的關係[M].中國書店,2019年.

[12]陳振裕.越王時代——吳越楚文物精粹[M].中國書店,2019年.

[13]康茜.楚越爭鋒——荊州出土的越王劍[M].荊州博物館刊物,2022年.

[14]於國成.也談中國古代玻璃的起源[J].玻璃與搪瓷,1987年第4期.

[15]干福熹等.中國古代玻璃技術的發展[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

期.

[16]湖北博物館、荊州博物館公開資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