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從「314」號《聊齋志異》說起

文匯網 發佈 2023-11-02T12:37:14.679105+00:00

在我國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故里——山東省淄博市,多位有識之士以傳承、弘揚聊齋文化為己任,克服重重困難,線裝影印出版了《聊齋志異·康熙抄本》。我浪得虛名,混入「編委」之列,有幸沾了蒲老先生的光彩。一《聊齋志異》誕生以來,抄本甚多,究竟那個抄本最有價值呢?

在我國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故里——山東省淄博市,多位有識之士以傳承、弘揚聊齋文化為己任,克服重重困難,線裝影印出版了《聊齋志異·康熙抄本》。我浪得虛名,混入「編委」之列,有幸沾了蒲老先生的光彩。

《聊齋志異》誕生以來,抄本甚多,究竟那個抄本最有價值呢?聊齋學專家、山東大學教授袁世碩指出,《聊齋志異·康熙抄本》是目前發現最早、最接近原著的抄本,其價值僅次於《聊齋志異》手稿。

2022年1月,經山東博物館授權,淄博聊齋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山東聊齋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組織專家對《聊齋志異·康熙抄本》進行整理,經過兩年努力終於由我國古籍權威出版部門——揚州廣陵書社以仿真影印、保持原貌方式出版面世。

康熙抄本首次影印出版,自然讓不少聊齋迷心手痒痒。

版權頁之後的編委一欄,儘管白紙黑字印有我的名字,但「編委」也不白送。由於限量發行,印數僅有500套的緣由,導致每套書的成本較高,定價6800元的價格讓不少人感嘆囊中羞澀。用蒲老爺子的話來說「頗甘芳,價騰貴」。所幸,編號帶4的折扣較大,可以節省不少銀子。我咬咬牙,選了「314」號,也算抱得美人歸了。

《聊齋志異》

有朋友問:編號中那麼多帶4的,你為啥就對314號情有獨鍾呢?

從314,我首先想到的是圓周率。記得上小學時,老師教我們用「諧音法」來記憶,把小數點前後的數十位(3.14159 26 535897……)編成順口溜故事:「山巔一寺一壺酒。兒樂:吾三壺把酒吃……」

現在想來,那個好酒貪杯的酒徒,在山寺中狂飲,醉生夢死在山溝的有趣故事,堪比聊齋。可我一直納悶:號稱圓周率的π,怎麼就偏偏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無理數。為了背誦它,無端乾耗了我不少玩耍的時間。說實在的,那時候,我對圓周率π沒多少好感,甚至有點反感。

圓周率,一點也不圓滿。

和芸芸眾生一樣,聞名中外的蒲松齡,其人生也不圓滿。《聊齋自志》中寫道:「少羸多病,長命不猶。門庭之淒寂,則冷淡如僧;筆墨之耕耘,則蕭條似缽。」意思是說,自己從小就體弱多病,長大了也命不如人。門庭冷落,車馬稀少,家裡像遠離塵世的僧房;靠著筆墨謀生,清貧蕭條的生活如同和尚的缽盂。

蒲松齡一生對科舉懷有夢想,19歲那年在縣、府、道連考了三個第一,成為赫赫有名的秀才。可是,此後數十年,一心中舉入仕的蒲松齡卻懷才不遇,屢試不第,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聊齋自志》

我也嘗試著用諧音,把「314」轉換成「31」歲的「事」。蒲松齡31歲,都經歷了哪些事?這些事,對於他及創作《聊齋志異》有何意義呢?

翻開聊齋學專家路大荒先生著的《蒲松齡年譜》可知,蒲松齡31歲那年,正好是他的「南遊」之年。這一年,迫於生計的蒲松齡辭別妻兒,開啟了人生當中唯一的一次出省「南遊」。他應同鄉好友——時任江蘇寶應縣令孫蕙的邀請,出青石關,一路南下,去江蘇寶應孫蕙的府中擔任了幕賓。說白了,就是幫辦文牘,做貼身文秘工作。

蒲松齡初到蘇北的《途中》詩寫道:「途中寂寞姑言鬼,舟上招搖意欲仙。」在寶應孫蕙縣衙,蒲松齡接到從淄川寄來的家書後,所寫的《感憤》詩中云:「新聞總入夷堅志,斗酒難消磊塊愁。」據此可知,這一年,喜人談鬼、聞則命筆的蒲松齡已經開始了《聊齋志異》素材的搜集與創作。

在南方的這段時間,蒲松齡眼界大開闊,一方面目睹了當時政治官場的黑暗腐敗以及爾虞我詐,另一方面也體察了沿途及當地的風土人情。

南遊的時間只有一年,但對蒲松齡的影響卻是長遠的。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大學馬瑞芳教授等聊齋學專家研究發現,正是「南遊」的這一年,蒲松齡結識了他的紅顏知己顧青霞。

顧青霞是何許人也?

她本是寶應縣一名年輕的歌妓,姿色出眾、性格溫柔、能歌善舞,尤其是聲音吳儂軟語,喜吟唐詩,可謂色藝雙絕。

蒲松齡到江蘇寶應縣後,通過縣令孫蕙認識了年輕貌美的顧青霞。

蒲松齡生長在農村,雖然早在19歲就考中了秀才,和淄川當地的幾個文人雅士有交往,但眼界畢竟是窄的。特別是在聲色方面,除了自己才貌並不出眾的夫人,31歲的蒲松齡很難有機會接觸更多的異性。

蒲松齡像

蒲松齡在寶應縣結識了顧青霞,被她溫婉的性格和高超的才藝所折服,寫詩贈與顧青霞:「銀燭燒殘飲未休,紅牙催拍唱《伊州》。燈前色授魂相與,醉眼橫波嬌欲流。」蒲松齡信奉儒家禮儀之道,他把「色授魂與」「嬌波流慧」這些寫給顧青霞詩中用過的讚美之詞,原封不動地搬進了《聊齋志異》中寫的《嬌娜》。顧青霞喜歡吟誦唐詩,蒲松齡為她選過唐詩,這些在《連瑣》那篇小說中也有類似的情節體現。這些細節足見蒲松齡對顧青霞的欣賞與好感。

後來,顧青霞被孫蕙看中,娶來做了小妾。再後來,孫蕙調往京城做官,顧青霞就被留在了淄川老家。據史料記載,康熙二十五年孫蕙病逝,時年五十五歲。兩年後,顧青霞也病亡了,時年三十出頭。孫蕙是蒲松齡的老友,對蒲松齡有知遇之恩。孫蕙死後,蒲松齡沒有詩文悼念。顧青霞去世後,蒲松齡卻寫了一首《傷顧青霞》的七絕悼念她:「吟聲仿佛耳中存,無復笙歌望墓門。燕子樓中遺剩粉,牡丹亭下吊香魂。」蒲松齡感慨多年以後耳中還依稀迴響著當年顧青霞吟詩的可人聲音,可見顧青霞在蒲松齡內心世界的重要位置,用紅顏知己來定位,應當是較為準確的。

可以說,沒有蒲松齡31歲的「南遊」,他就無緣體驗富貴榮華的生活,無緣見識江南水鄉的俏麗佳人,《聊齋志異》中那麼多的女子,就很難寫得婉妙動人。恰恰是31歲這年結識顧青霞,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蒲松齡的精神世界,客觀上為《聊齋志異》的創作,特別是為眾多精靈可人、溫柔婉妙的狐女花妖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活生生的參照。

31歲這一年的「南遊」往事,對於蒲松齡和他的《聊齋志異》來說絕對繞不過去。這樣看來,「314」不但不是不祥之號,還是一個可以引發聯想、加深記憶聊齋學相關知識的吉祥之數。

文丨姜乾相

編輯丨蔣竹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