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生活美學在海上

陵水發佈 發佈 2023-11-04T22:41:37.231128+00:00

品味疍家人生活中的藝術。浮生江海、以船為家的疍家人遷徙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香港的沿海地區和主要內河,因此疍家話不是單純的某一種方言,在不同的省份則指代不同的方言。

近日

我國首個以疍家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

——海南疍家博物館

在陵水新村潟湖水岸開館

為我們了解疍家歷史文化

提供了一個新窗口

今天

讓我們跟隨《疍行四海》

品味疍家人生活中的藝術

↓↓↓

2023年10月9日海南日報海南周刊封面版版面圖

疍民的語言和疍歌

海上歌謠系鄉愁

浮生江海、以船為家的疍家人遷徙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香港的沿海地區和主要內河,因此疍家話不是單純的某一種方言,在不同的省份則指代不同的方言。根據語言學家們的考證,當今流行於三亞、陵水沿海的疍民語言屬於粵語系統。講著獨具特色「水上話」的疍家人還以生產生活為內容,創作傳唱疍家歌(鹹水歌),以漁為業、兼營運輸的他們,遷移到哪裡,就把疍歌傳唱到哪裡。

疍家婦女在進行漁歌展演。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向下滑動閱讀全文

↓↓↓

2023年10月9日《海南日報·海南周刊》B06版

特約撰稿陳光良

疍民的語言

海南疍民的後裔主要聚居在海口海甸港、臨高新盈港、昌江海尾、三亞港、三亞榆林港(紅沙、後海)、三亞海棠灣(海尾)、陵水新村港等地。其中定居在陵水新村鎮的疍民有1.5萬多人。當問其祖籍時,三亞港和陵水新村港的疍民大多說是來自廣東陽江、江門、新會、番禺、順德等地的水上人家,至今已繁衍七八代有餘。

家住三亞南海社區的梁雲祥老人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本人祖籍廣東新會,祖上來三亞定居,至今已經繁衍生息到第七代。自己現如今子孫滿堂,帶有血緣關係的親戚近300人。」

海南各地疍民所使用的漢語方言因地而異,並非一個統一的方言類別,但當今三亞、陵水沿海疍民的語言屬於粵語系統則是可以肯定的。雖然他們所講的粵語疍家話與粵語的標準語廣州話發音有所不同,但差別不大。

長期關注海南疍民語言文化的黃谷甘認為:「從我國古代史書記載的疍家人史料及現代疍家人的生活習俗、生產方式、居住地域等多種因素的特點來看,三亞市的疍家人與大陸珠江水域的水上居民無疑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語言內部也有很大的一致性。三亞市的疍家話當是粵語無疑。」

陳序經在《疍民的研究》中寫道:「在瓊州東北的清瀾港,每年春夏兩季,好多疍家漁艇,從萬寧、陵水一帶隨南風而來清瀾。他們在清瀾海傍,有些插木為柱、以茅為瓦,有些仍住在艇上。到了秋冬兩季,他們又隨北風而南返萬寧、陵水。」「疍家人所到之處,多說這個地方的方言。」據調查,後來上岸居住的疍民受當地方言影響,日常交往時也熟練使用當地方言交流,如住在海口港附近的疍民會說海口話,住在文昌清瀾港的會說文昌話,住在臨高新盈港的會說臨高話,住在三亞港的會說三亞話等。

據馮仁鴻考證(2008年):居住於海口市海濱沙洲自稱為「疍家」的水上人家,歷史上為數不少。烈樓〔今長流地區新海(天尾)、後海(鎮海)一帶〕系疍家先民開發,正德七年有183戶,迄今已被「臨化」了。(註:所謂「臨化」即被當地操臨高話方言的臨高人族群涵化)

清末民初,居住在外沙尾、韭菜園沙洲的疍民有四五十戶,迄今已被同化為海口市民。鹽灶海濱的捕撈隊,20世紀80年代有110戶。據入瓊張氏第十八代孫張行深介紹:其始祖原籍福建莆田,始遷陽江,後代亦皆舟居,環海南下,曾住湛江、吳川、烏石、硇洲濱海等處;入瓊十八祖,已十二代。居瓊已三百年矣。清乾隆年間,白沙門下村是當時閩粵沿海疍民的聚居之地,全村有9姓、37戶,迄今仍有操粵語系的疍家話。其劉、梁兩姓,原居順德;周、李二姓,原住高州;其餘各姓,經湛江、安鋪、確洲、海安等地遷來,至今大都六至八代。百年來,自本村先後遷入市區定居的疍民也不少。今海口疍民多居住在捕撈新村、捕撈舊村和白沙門下村等村莊,計197戶、944人。他們依然操疍家話,但對海口話也較為熟練。

疍家婦女在進行漁歌展演。海南日報記者王程龍 攝

海南疍歌

疍歌源於水上生活,具有大海般的韻味和鮮明的海洋文化特徵,是我國民歌百花園中的奇葩。疍歌又稱「鹹水歌」,據說鹹水所到之處,乃疍民聚居之地,鹹水歌因此得名;另說是疍民泛舟(鹹水)海中, 伴隨搖櫓的節奏觸景生情,放聲歌唱,其內容多是反映水上生活,故稱為「鹹水歌」。

疍歌是疍民以生產生活為內容創作傳唱的一種歌謠,主要流行於珠江三角洲及粵西陽江、廣西北海、海南三亞、陵水沿海地區。疍歌內容豐富,戀愛、嫁娶、喜喪、漁汛均可入曲。常見的有婚禮歌、賀年歌、行船歌、下水歌、喪葬歌、高堂歌等。歌詞純樸,旋律優美,節奏和緩,曲調婉轉動聽。2010年6月,三亞疍歌入選海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20年,海南三亞疍歌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疍家婦女齊聲歌唱。海南日報記者袁琛 攝

(男)妹啊咧 海底珍珠容易搵咧,

妹啊咧 真心誠意世上難尋囉。

(女)哥啊咧 海底珍珠大浪涌咧,

哥啊咧 真心阿哥世上難逢囉……

這是流行疍歌《海底珍珠容易搵》中的一段歌詞,它以對唱的方式,表達了男女愛人之間的濃濃情意。

按照歌唱內容不同,疍歌大致分為「生產歌」和「生活歌」兩類。按照曲調和演唱風格不同,疍歌還分為「嘆」「唱」兩類。「嘆」是指演唱時以「嘆」代替說話,輕聲慢語、低聲吟唱為主,旋律平緩。「唱」類疍歌則曲調多樣,音域稍寬,旋律具有較強的抒情性和歌唱性。

疍歌多為七言四句,中間過門有襯詞、拖腔。傳統疍歌以男女對唱為主,曲調流暢動聽。一般是男的唱前兩句,女的唱後兩句,多用「噦哎」「姑妹」「兄哥」等詞結束。

疍歌經過世代傳承和發展,成為疍家人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疍家人演唱疍歌沒有固定的場地,出海打魚時唱,沙灘織網時唱,與異性交流時唱,舉辦婚禮、逢年過節時唱。演唱形式多為即興隨和,或獨唱、對唱、斗歌,形式不拘。歌手們在歌唱時從不追求大的音量,他們總是追求一種圓潤柔美的聲音,營造一種輕聲細語、娓娓道來的敘述氛圍。

長期以來,三亞港周邊的疍家人經常來到社區活動中心自發演唱疍歌,並組織歌手排練節目,參加省市乃至全國的民歌漁歌大賽。近年來,三亞市多次組織疍歌大賽,參賽選手中既有年過耄耋的長者,也有五六歲的小兒。2014年、2015年,三亞疍家文化協會、三亞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舉辦三亞疍家文化節,主題活動有疍歌大賽、攝影展、織漁網比賽、疍家美食推介等。組委會在疍家文化節期間,安排系列才藝表演和競技比賽,增強參與互動性,讓海內外遊客親身體驗疍家文化,提升三亞城市文化品位,推動疍家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疍歌是海南地道鮮活的原生態民歌之一。疍歌題材廣泛,風格獨特,歌詞生動,曲調婉轉,真實地反映漁民的生產生活和情感,群眾喜聞樂見。世代在南海風浪中捕魚為業的疍家兒女,以傳唱疍歌抒發心中的喜怒哀樂,反映疍家漁民別具海洋風情的生活習俗,既讓世人分享審美的喜悅,又啟發我們傳承創新的靈感。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日見成效,疍民傳統文化愈來愈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疍家風情文化已成為一張獨具特色的旅遊名片。

疍家服飾彰顯海洋特色

服章之美 美在文化

「衣食住行」,衣為首,服飾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漫長的歲月里,勤勞的人民用智慧和技藝,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創造出豐富的服飾文化,表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

疍家婦女的上衣和頭巾。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靠海而生,以船為家的疍家人,獨特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服飾文化。衣著斜襟衫、腳穿寬褲筒、頭戴海笠帽……多姿多彩的疍家服飾展示著疍家文化,訴說著悠悠的歷史歲月。

向下滑動閱讀全文

↓↓↓

《海南日報·海南周刊》(2023年10月9日B07版)

海南日報記者李艷玫/文 王程龍/圖

「衣食住行」,衣為首,服飾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漫長的歲月里,勤勞的人民用智慧和技藝,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創造出豐富的服飾文化,表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

靠海而生,以船為家的疍家人,獨特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服飾文化。衣著斜襟衫、腳穿寬褲筒、頭戴海笠帽……多姿多彩的疍家服飾展示著疍家文化,訴說著悠悠的歷史歲月。

疍家服飾頗顯海洋特色

「魚多多,蝦大大,豐收返去就是過癮;蟹多多,螺大大,阿爸阿媽最精神……」近日,在海南疍家博物館開館儀式上,來自陵水新村鎮漁民小學的學生們表演疍家歌謠《我們疍家人》。清脆的童聲唱出了疍家人勤勞、勇敢的特質和海上豐收的喜悅。

除了動聽的歌聲,孩子們身上穿的疍家服飾,也吸引著觀眾的目光。疍家人鄭石彩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掏出手機拍照,分享給家人朋友。在重要的節日裡,鄭石彩也會穿上疍家衣,對她來說,這不僅是一件衣服,還是疍家人的象徵,代表的是疍家的文化。

鄭石彩介紹,疍家傳統服飾為闊大袖口、寬短褲腳的黑布斜襟樣式。上衫合體,袖口寬大,褲子寬而短,長度及於足踝之上,疍家女還會在外衣之上再穿上一個深色系的圍兜,便於保護衣物不受污損。

如此設計,是出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疍家人形成了具有海洋特色的服飾文化,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出他們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群體性格和審美個性,也為海南本土服飾增添了光彩。

疍家傳統服飾通常以藍黑兩色為基調,結婚時疍家人同樣喜歡穿寓意喜慶的紅色。家人會以製作疍家衣的布匹為嫁妝來贈予女兒,按照以前的習俗,每個疍家出嫁女,都會送六尺衫布。她們會將衫布嫁妝製成紅色的婚衫和有花邊的裙子。

布料方面,疍家傳統服飾較為常用薯莨布(香雲紗)、大成藍、紅(黑)雲紗、十丈烏、紅墨烏。其中,用薯莨布製作的衣服適宜四季穿著。「以前生活艱難,用來做衣服的布料非常珍貴,普通家庭的疍民一般只穿著薯莨布衣服。」鄭石彩說。

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改善、思想逐漸開放,單調的款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著裝的要求,緊身褲、踩腳褲、一步裙、窄腳褲等色彩豐富、造型各異的服裝開始日漸被新潮的疍家女子所接受。

一位身著傳統服飾的疍家婦女。

疍家服飾配飾精美多樣

「雙節」假期,海南疍家博物館遊人如織,大家的笑臉定格在巨型的「疍家帽」前。整個博物館共分為4個場館,每座建築平面呈圓形,立面呈「編織」效果,形似4頂「疍家帽」,矗立在新村港畔。

提到疍家服飾,「疍家帽」是個繞不開的話題,疍家人一年四季都喜愛戴這種上高下寬的筒式竹編斗笠。據了解,疍家帽用竹篾竹葉做成,直徑約40厘米,帽檐下垂約5厘米,帽頂呈六角形,外塗海棠油作為「疍家帽」的保護層,使其不進雨水,避曬防雨兩相宜。

疍家女子一般還給斗笠配以彩色膠絲及貝殼珠粒編就的四耳笠帶,緊系帽帶之後。該做法不僅使斗笠不易被吹落,而且還能起到裝飾美觀的作用。戴上疍家帽,再輔以黑順的馬尾辮,疍家女子更添容顏的秀美。

在節日喜慶盛裝時,她們還會系上精緻講究的銀腰帶,以示隆重。如今,在海南沿海地區,不僅疍家人,其他百姓也愛佩戴這類筒式竹笠。笠帶由紅、橙、黃、藍等彩色膠絲配上貝殼珠類編織而成,佩戴時笠帶勒於下巴處。

結髮髻是疍家女特有的標誌之一,清代詩人李文藻在《迎春》裡寫道:「春在東山山上頭,鳥啼草綠夾鳴騶」,說明沿海一帶疍家人結髮髻現象普遍存在。海南疍家人束髮髻也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三亞、臨高一帶的疍家女子多梳田螺狀的髮髻,還喜歡插上銀簪等飾物。

疍家婦女頭上佩戴的魚形頭飾。

幹活時,疍家女習慣在頭上包一塊方格花紋的夾層方布,一角突出前額,一角垂於腦後,疍家俗稱「豬嘴」,方巾的左右兩角交結於下頰。這種裝束打扮,利於海上作業和遮蔽風日,便於步灘涉水和漁業勞作。

心靈手巧的疍家女性還擅長製作各種生活所需的用品,如嬰兒背帶。嬰兒背帶的圖案十分豐富,做工精湛,除了在背帶的主體位置繡制紋樣,在背帶口、背帶腳部位也繡滿圖案。「通常疍家女從懷孕初期就開始縫製背帶,一針一線中傾注了母親對孩子的愛。」鄭石彩說。

兩位疍家婦女展示疍家嬰兒花色背帶。

疍家服飾煥發新活力

雖然平日裡很少穿疍家傳統服飾,但是69歲的疍家人徐梅彩的衣櫃裡還珍藏著幾套,有幾件已經跟了她幾十年。「它們對於我的意義,遠超過一件衣服,承載了很多珍貴的記憶,會讓我想起過去生活在船上的日子。」徐梅彩說。

徐梅彩熱愛唱歌,登台演唱疍家歌曲時,經常愛穿疍家服飾。有時遇到遊客提出合影的請求,她總是爽快答應。「這是一個展示疍家服飾的很好機會,我當然願意,希望有更多的遊客認識疍家服飾,喜歡疍家服飾。」徐梅彩說,在她的薰陶下,女兒也成為疍家文化的傳播者,身著疍家服飾活躍在各大演出舞台上。

如今,生活條件提高了,很多疍家人在岸上建了房子,並搬上岸生活,漸漸地脫下了疍家傳統服飾。慶幸的是,有很多人都在為保護和傳承疍家傳統服飾做出自己的努力。他們當中,有像徐梅彩這樣的普通疍家人,有返鄉致力推廣疍家文化的「90後」,還有雖不是疍家人,但將時尚設計融入疍家服飾,讓疍家服飾煥發活力的海南本土設計師。

「90後」郭玉光,是陵水疍家漁排協會會長,一直致力於為遊客帶來豐富多彩的疍家文化體驗。他在自家的民宿里,打造了疍家陳列館,展示從各處收集而來的疍家物品,濃縮著疍家歷史及生產生活日常。

陳列館內,幾件鮮艷的疍家服飾尤為顯眼。「館內所有藏品都是從疍家漁民手中收集而來,這些背帶、頭巾、帽子等都是勤勞的疍家婦女一針一線製作成的,讓遊客通過近距離觀賞,感受到疍家服飾之美,感受到疍家人的勤勞和智慧。」郭玉光說。

疍家婦女的上衣和頭巾。

海南本土時裝設計師楊智凱把海南疍家人的生活環境及人文元素融入設計中,打造的「南海更路」系列服飾在2022年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期間展出。「系列服飾結合了疍家人的傳統服飾廓形及穿著習慣進行再設計,表現了更路簿上對島礁景象的描述。」楊智凱介紹。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設計師在保留原有樣式基礎上加以創新,賦予疍家服飾現代氣息,使之在創新中保留原有的韻味,同時也讓傳統疍家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疍家民俗

生活美學在海上

學者、民俗專家段寶林曾說,民俗的本質就是生活美。古代社會,疍家人曾風雨飄搖、飽經苦難,但他們總能在飄搖之間看到堅定,於苦難之中發現生活美

疍家女人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圖為陵水疍家女在海上運送漁具漁獲的情形。楊威勝 攝

疍家人曾世代浮江泛海,逐水而居,特殊的生產、生活環境,形成了迥異於陸上居民的水上社會,也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疍家民俗文化。

水上婚禮、媽祖信俗、端午賽龍舟……疍家民俗,便是一個信使,透過這些民俗,我們回眸水上歲月,感受那些在漂泊之中發現的生活之美。

向下滑動閱讀全文

↓↓↓

《海南日報·海南周刊》(2023年10月9日B08/09版)

海南日報記者李夢楠

學者、民俗專家段寶林曾說,民俗的本質就是生活美。古代社會,疍家人曾風雨飄搖、飽經苦難,但他們總能在飄搖之間看到堅定,於苦難之中發現生活美。

疍家人曾世代浮江泛海,逐水而居,特殊的生產、生活環境,形成了迥異於陸上居民的水上社會,也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疍家民俗文化。

水上婚禮、媽祖信俗、端午賽龍舟……疍家民俗,便是一個信使,透過這些民俗,我們回眸水上歲月,感受那些在漂泊之中發現的生活之美。

疍家漁民出海時使用的羅盤。海南日報記者王程龍 攝

「親水」文化——

人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無論是民俗還是其他的文化行為,都不可避免受到當地環境的影響。對疍家而言,最為突出的就是「親水」文化在起名、飲食、服飾、婚慶等方面都有體現。

過去,許多疍家人為孩子起名,都離不開水這個意象。清代同治《番禺縣誌·風俗》中提到,疍民命名,「其女大者曰魚姐,小曰蜆妹」。這便是以水產品作為兒時的乳名。另外,「佬」在粵語中一般指成年男子,而疍家人卻習慣對小男孩也以「佬」字命名。因為疍家人浮家泛宅,出沒於片片江海之中,醫療條件又很差,所以小孩夭折的風險大。這使得疍家人喜歡將其小孩取名為「佬」,指望其平安長大,無災無難,故「佬」字命名也就不分老幼。

飲食習慣中同樣體現出環境的影響。疍家人生活在波濤中,所以平時總喜歡求得穩當,吃飯時,魚要平平地放在碟上,吃了上面一層的魚肉,再繼續吃下一層的,絕不能求方便,把魚翻轉過來吃。吃飯時用的湯匙也要擺得平平正正,用過後也要照樣放回原位。否則,會有覆舟的危險,疍家人對此很忌諱,如果是小朋友這樣做,可能會受到父母嚴厲責罵。

陸地居民如要建新房,動工、上樑直到入宅都要講究一系列儀式,馬虎不得。船是疍家人的家,疍家人對造船的重視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疍家人而言,造船是一家人的大事,從造船的第一步「起龍頭安龍骨」開始,船東便要拿著生辰八字找人看好良辰吉日,拿著好酒好菜到造船的地方祭拜,祈求造船順利。等到新船建造好後,還要按照古老的風俗,舉行隆重「新船下水」的儀式。敲鑼打鼓鳴鞭炮外,還要殺雞祭拜各路神明,祈禱出海航行平安。同時,還要在新船的船頭掛紅布,時辰一到,新船就在鞭炮聲中下水試航。試航成功後,大家還要聚在一起喝酒慶賀,過一天中國式的「喧囂」。

與水相關的節慶疍家人也格外重視。如端午節是海南疍家人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過去的疍家人相信,這一天龍王會出來活動,疍家人要在這一天通過賽龍舟、洗龍水等活動來祈求平安康樂。

疍家女人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圖為陵水疍家女在海上運送漁具漁獲的情形。楊威勝 攝

水上婚禮——

一曲對新生活的詠嘆調

要問人的一生之中,對哪個儀式最為重視?絕大多數人會認為是婚禮,它是新生活的開端,是對人類美好情感的重視。當然,婚禮在過去也意味著與父母親人的分別,這在漂泊無定的水上人家看來,更為重要。

在過去,疍家人極為重視婚姻嫁娶習俗,從「問親」「訂親」「啼夜」到「迎親」,每個步驟都講究禮節,貫穿婚嫁的全過程。

清代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提到:「諸疍以艇為家,是曰疍家。其有男未聘,則置盆草於梢;女未受聘,則置盆花於梢,以致媒妁。」這種以「船草」「船花」尋找配偶的方式,倒比今天的相親網站來得直接。

疍家人雖講媒妁之言,但也不乏自由戀愛之風氣,清代詩人陳曇《疍家墩》詩詠道:「龍戶盧余是種人,水雲深處且藏身。盆花盆草風流甚,競唱漁歌好締親。」青年男女找對象,先不看你家的船大不大,你捕魚的技巧是否嫻熟,先聽你唱幾句鹹水歌,看你這個人是否「醒水」,這才決定是否要同你進一步接觸。

唱歌不僅在戀愛階段,而是伴隨著整個婚嫁過程。善於歌唱的疍家人從不同的角度對婚事加以詠唱,表達心中的喜悅、不舍或是對親戚朋友的美好祝願,也有些歌曲內容是對新人的叮囑教導,這裡面是父母對子女濃濃的愛意。

無論哪首歌曲,無論表達怎樣的情感,都是對新生活的詠嘆調。如一曲《心焦歌》,唱的是出嫁前新娘對父母的感激和依戀;一曲《叮嚀歌》,唱的是母親對女兒的放心不下;一曲《新船歌》,唱的是新郎娶媳婦時的歡喜心情。

疍家人的婚俗還有一個特色便是哭嫁。因為過去水上人只能嫁給水上人,女兒一旦嫁出去,就跟丈夫一生漂泊,不知會到哪裡謀生,不知會經歷多少風浪。加之書信難通,確是「君問歸期未有期」,離別之際,怎麼能不眼淚漣漣。

疍民的婚禮在江中船上進行,女不坐花轎而坐「轎船」。一般是男方派迎親轎船到女方船旁迎娶,也有的是雙方約定在某江面,兩家船相靠後,由女家父兄扶新娘過船,俗稱「江妹仔爬過船」。

這水上婚宴也是別開生面。道光《肇慶府志》記載,疍民「婚娶率以酒相饋遺,群婦子飲於洲塢岸側,兩姓聯舟多至數十,男婦互歌」 。《嶺南雜記》也說疍民「兩姓聯舟,數十男女互歌為樂」。婚宴之日,十數隻小艇並泊在男家外,船頭相對,眾多親友皆齊聚男家,用紅布在船上搭起遮篷,歡聲笑語,熱鬧非常。

疍家婚俗——女方乘船送親(展陳效果)。海南日報記者王程龍 攝

海南疍家博物館內關於疍家木工制船技藝的展陳。海南日報記者王程龍 攝

祈求平安——

對自然與生命的敬畏

碧波蕩漾的大海,孕育著豐富資源的同時也暗藏著各種危機。勇敢的疍家人在海上「討生活」的過程中,懷著對自然與生命的敬畏之心,發展出形式多樣的民間習俗,通過祈福儀式的美好祝願,祈求消除災禍和疾病,這也體現出疍家人對每一次的遠航的慎重。

如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廉州(今廣西北海市範圍)一帶疍民「採珠每歲必以三月時牲殺,祭海神極其虔敬」。說明當地疍民在採珠之前也開展祭祀海神活動,神靈崇拜成為生產活動必需的一種心靈安慰。

眾多的民間信仰中,在海南疍家人中受到格外尊崇的是媽祖,形成了特色的媽祖文化。媽祖被譽為海上人保護神,這也正是泛舟江海的疍家人所最需要的。所以,媽祖在海南疍家人中有最廣泛的信眾。在海南疍家人現在主要的集聚地,都能發現媽祖廟,如海口白沙門上村的天后宮、三亞蜈支洲的媽祖廟、陵水新村的三江廟,主要供奉的都是媽祖。

每年元旦,祭拜媽祖成為許多疍家人必不可少的習俗。「行船拜媽祖,安居大道公」。在陵水新村港,這裡居住著許多疍家人,每年臨近元宵節,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迎接媽祖的儀式,歷代相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發展成為一種民俗活動。

對媽祖等的祭拜,根子上體現的是疍家人對家人平安的重視,對團聚的追求。所以,那些獻給媽祖的東西沒有嚴格統一的標準,除不用水產品外,可以是水果糕點,也可以是雞蛋麵條,家家戶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用心選擇適合的物品即可。也許正是因這種淳樸的心理,才讓這份美好的祝福持續至今。

此外,一些地方的疍家人有鬧元宵的習俗,主要特色便是游神。各地巡遊的神像也有不同,在三亞南邊海漁村,主要是游五龍大王,在陵水新村會游三江娘娘,在文昌游水尾聖娘。雖過程細節有所不同,但大多是將神像從廟裡請進神轎里,然後抬著沿街巡遊,伴有神偶、舞龍舞獅、花車樂隊演奏等表演。過去,這一晚到處會張燈結彩、燈火輝煌,疍家漁村的男女老少都出動,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在封建社會,疍民漂泊於風雨無常的江海,備受各種自然災害侵襲與社會壓迫,不得不求助於神靈,由此形成許多獨特的信仰風俗。如今,疍家人的生活早已擺脫了過去漂泊無定、朝不保夕的生活,一些儀式褪去了其中封建迷信的部分,作為一種民俗活動傳承了下來。

這些民俗活動告訴我們,疍家先民是如何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是多麼珍視與家人平安團聚的日子,值得我們回望。

如今,疍家人的腳下不再搖晃,岸上生活已成為他們的日常,數千年的疍家文化何以傳承?如果說疍家是風浪中的一艘船,那民俗便是鐵疙瘩一塊的錨,它總是能存世更久。在湍急的歷史潮流里拋下了錨,便能提醒後人,不忘昨日的來路,認清明天的航向。

海上流動小學

為漁民孩子點亮上學路

海南日報記者李夢楠

一艘漁船,有什麼作用?對漁民來說,它承載著一個家庭的生計。而對陵水新村鎮漁民小學校長王謹珠來說,它曾經是「浪尖上的小學」,承載了兩百多名漁民孩子的求學夢。

時間回溯到54年前,彼時陵水新村港內生活著許多以舟楫為家的疍家人。由於長年在海上捕魚為生,孩子們難以接受系統的教育。

為了解決孩子們讀書難的問題,當時的陵水新村公社的村幹部們把附近有點知識的青年和漁民召集在一起,作出一個從此改變疍家漁民子弟未來的決定:「辦一所海上小學,在船上教書。」

新村海上漁民流動小學的第一任校長李朝相無法忘記開學時的場景。1969年1月19日,停泊在漁港內的每艘漁船都掛滿了彩帶,漁民敲鑼打鼓,唱著漁歌,非常熱鬧。孩子們或自己劃著小舟到漁船上課,或由老師駕著舢板,迎著風浪到各艘漁船接學生,又駛回課堂所在的大漁船上課。

然而當時條件艱苦,許多設施都很缺乏。沒有課桌,大家就把船上裝水的木桶翻過來當課桌;沒有黑板,就把船上木板豎起來做黑板,在水櫃壁上寫字;沒有教材,老師們就自己編纂。

海上疍家流動小學舊照。海南日報記者王程龍 翻拍

除了語文、算術和唱歌,學校還開設了常識課,由老師們編寫教材,結合漁民的生活特點,傳授學生如何捕魚、如何分辨魚的種類、如何識別海上氣象情況等。

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有一次還救了漁民們的命。曾有一名學生在閒暇時發現雲層中有龍捲風跡象,急忙去通知其他人員將船駛回港,成功避免了一場災難。

時光荏苒,寄託著海上人家對知識渴望的流動小學,在海上堅持辦學8年後,因疍家人逐漸上岸而搬上陸地。1986年9月,新村海上漁民流動小學更名為新村鎮漁民小學。

如今的學校,教室配備多媒體設備,學生宿舍、食堂、電腦教室、美術室、音樂室、足球場、籃球場一應俱全,學校的設備設施相較海上更為完善,學生也增長到700餘名。

「如今雖已不在海上辦學,但那段歷史我們卻未曾忘記。」王謹珠說,走進新村漁民小學,無論是校園內,還是教室里,走廊中,疍家文化元素隨處可見。

陵水新村港漁民小學,疍家小朋友在觀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海上疍家流動小學的歷史圖片。海南日報記者王程龍 攝

大門兩側布置的文創牆,採用船的形狀,學校內設置了專門的校史館,詳細介紹辦校的歷史以及疍家的鹹水歌、風俗文化、服飾等知識。

對王謹珠而言,疍家文化就是漁民小學的根,絕不能丟。也正是此原因,他積極推進疍家漁歌走進校園,在課程設置上,學校經常邀請疍家漁歌老師李秋蘭等走進學校,教孩子們傳唱疍調,成立疍家文化傳播工作室,讓更多孩子關注到疍家文化。

「我們在傳承歷史文化優勢,辦好學校讓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時,也會一如既往地推進疍家文化進學校,讓感興趣的孩子們學疍調,傳承疍家文化。」王謹珠說。

疍家美食

主打一個「海」滋味

「民以食為天」。吃,不僅是為了果腹與生存,還是生活方式的集中表達,甚至流露出生活智慧。

陵水新村港連片的疍家漁排。楊威勝 攝

「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的疍家人,在長久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具海上特色的服飾、居屋、飲食、民歌、婚嫁等民俗文化,其生存環境的特殊性,更是決定了疍民的飲食文化與水密切相關的特徵。

向下滑動閱讀全文

↓↓↓

《海南日報·海南周刊》(2023年10月9日B10版)

海南日報記者徐慧玲

「民以食為天」。吃,不僅是為了果腹與生存,還是生活方式的集中表達,甚至流露出生活智慧。

「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的疍家人,在長久的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具海上特色的服飾、居屋、飲食、民歌、婚嫁等民俗文化,其生存環境的特殊性,更是決定了疍民的飲食文化與水密切相關的特徵。

陵水新村港連片的疍家漁排

「疍家人的宴席——全是魚」

疍家以海為伴、以舟為家、以漁為業。《海南疍家人》一書介紹,海南疍家人自秦漢時期從東南沿海遷徙而來,聚居在漁業資源豐富的海灣灘涂,造舟為屋、傍海而居,隨魚蝦汛期遷移各處港灣,採珠拾貝、撒網垂釣、耕海謀生。至明代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疍家人已分布在海南各處港灣,有些會隨季節更替,在島嶼東北和東南沿海一帶來回遷徙。

自古浮生江海,自然靠海吃海。唐代劉恂在《嶺表錄異》中描述了疍民吃水產的習俗——「惟食蚝蠣,壘殼為牆壁」。據清代《粵中見聞》記載,疍民的飲食也是「常下海捕魚充食」。疍民以水為生、以魚蝦為食,水環境成為疍民飲食習俗的決定因素。

「疍家人善於就地取材,特殊的居住環境,簡陋的烹飪條件,以及豐富的大海新鮮食材,孕育了獨特的疍家菜餚。」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文化站原站長鄭石養說,疍家人伴漁而生,主要以魚蝦蟹等海鮮為主要食材,還有一種說法,稱「疍家人的宴席——全是魚」,由此可見,疍家宴席中最重要的主菜之一便是魚了。

除了烹飪新鮮的食材,世代生活在海上的疍家人還擅長釀造魚露、魚蝦醬、魚蝦糟等發酵製品。在鄭石養的記憶中,這些食物陪伴著他的成長,「如今魚蝦保存方法很多,在陵水一帶,醃製的魚露、魚蝦醬等並不多見了。」

此外,過去疍家人還會用魚貨在市場上交換糧食。清代史料筆記《廣東新語》中這樣描述, 「茭塘之地瀕海,凡朝虛夕市,販夫販婦,各以其所捕海鮮連筐而至。疍家人之所有,則以米易」。

雖然疍家人的餐食以海鮮為主,但疍家人的飯菜又是紛繁的,「在漁船上,幾乎家家都有石磨,閒暇之餘,女人們會聚在一起做些特色小吃,糯米糰子、疍家糕等等。」陵水新村鎮年近七旬的疍家人徐梅彩說。

家餐桌,主打原汁原味

疍家人常年在海上捕撈作業,一日三餐不離海鮮,烹飪海鮮得心應手。「疍家飲食講究清淡,很多時候,對食物的烹飪方式並不追求細緻,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即可。」鄭石養說,疍家人把剛撈上岸的海魚、海蝦洗淨煮熟,加些鹽、姜,輔以蒜、醬油等,充分保留了大海賦予的天然美味。

在疍家海鮮美食中,疍家魚餅(魚丸)也是不可錯過的美食。疍家魚餅用料必須是新鮮的馬鮫魚肉,進行橫切處理洗淨後,將魚骨輕輕剔除,加鹽等佐料攪拌打成白里透青的肉膠,再用勺子一個個刮成圓形狀,打出來的魚丸十分新鮮而具有彈性,將其煎至金黃,是很多食客下酒的必備菜餚。

當魚遇到米,會是什麼樣的美味?疍家人在飲食上充分發揮想像,一份美味的「氣鼓魚」粥俘獲了無數食客的味蕾,粥珍藏了無數疍家人的記憶。因其味道鮮美,疍家「氣鼓魚」粥還被譽為「天下第一粥」。

疍家氣鼓魚粥。

「天下第一粥」的主角便是新鮮大米和「氣鼓魚」。「氣鼓魚生活在海底珊瑚礁石間,全身長滿又長又硬的刺,當遇敵時,便把隱藏在皮層下能克敵制勝的刺全部聳鼓起來,以此嚇退敵人,便能化險為夷。」陵水疍家漁排協會會長郭玉光說,因其「氣呼呼」的樣子十分可愛,當地人稱之為「氣鼓魚」。

看似簡單的氣鼓魚粥製作起來卻十分複雜,每一道工序都極其細緻。「尤其是在燙魚和剔除魚刺環節,燙的時間太短則魚刺無法撥出,若時間過久則容易把魚皮魚肉連刺撥出,影響效果。」郭玉光介紹,為了保證魚肉鮮嫩,需要耐心地用鉗子把魚表皮上形如三菱釘的尖刺一一拔除乾淨。

疍家人沿襲著古老的海洋味道,沒有繁瑣工藝,原汁原味正是這些海上遊牧民族的生活滋味。

婚喪嫁娶等重要時刻也是疍家人飲食習俗薈萃之時。三亞疍家文化陳列館館長鄭石喜說,例如,豬腳姜是疍家人拿手的一道招牌傳統菜餚,是疍家女人坐月子時必不可少的食滋補品。每逢佳節,用生菜葉、糯米、蝦仁、魷魚乾、肉、火腿等製作而成的疍家菜粽也是疍家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小吃。

疍家菜粽。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疍家人還通過釀製疍家酒和嚼食檳榔來禦寒祛濕。

以食為媒,市場認可疍家美食

夕陽西下,陵水新村鎮新村港在餘暉照耀下泛著金色的光芒,400多戶疍家漁排靠岸成村,成為當地疍家人生活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夜幕低垂,新村港上機動船的馬達聲響起,一艘艘小船在碼頭和漁排之間穿梭,疍家漁排的海上餐廳又熱鬧起來。

在一家規模較大的漁排上,郭玉光忙著招呼來自天南海北的食客。作為一名「90後」,郭玉光從父輩手中接管了疍家漁排餐廳,一直致力於傳承和弘揚疍家菜,不斷探索疍家菜餚的獨特風味,並結合現代人的口味進行改良創新,打造出色香味俱全的疍家宴。

「除了氣鼓魚粥、酸梅鴨、煎魚餅等傳統疍家美食,椰香魷魚也深受食客喜愛。」郭玉光說,在疍家人手中,同一種海味,總能做出數種截然不同的美味,爆炒、香煎魷魚是疍家人的傳統吃法,當魷魚與椰香相遇,交織出難以忘懷的獨特味道,「我們嚴格挑選十厘米左右的新鮮小魷魚,掏空洗淨,用椰蓉填滿蒸煮後,魷魚的鮮香與椰子的清甜融合,濃而不膩,唇齒留香。」

疍家酸梅鴨。

鄭石喜認為,隨著城市化發展,漂泊水上的疍家人逐漸上岸定居,疍家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三亞、陵水等地通過舉辦疍家美食文化節、疍家傳統美食集市、疍歌實景專場演出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疍家美食的同時,讓遊客沉浸式體驗疍家風情,助力疍家文化煥發新彩。

來源:海南日報海南周刊《疍行四海》特別報導

編輯:翁藝桓

歡迎投稿!

投稿信箱:lingshuixwzx@126.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