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朝歷代文化及服飾變遷——春秋戰國之秦國

歷史研學愛好者 發佈 2024-05-10T17:44:48.390657+00:00

前面,我們提到了孔子和孟子公認的春秋五霸中都有齊國、楚國 、晉國,也分享了這三個諸侯國的文化和服飾。今天我們再來一起分享,孔子認為的春秋五霸之一的秦國有著怎樣的文化和服飾。還是先來看看後來統一全國的秦國,在春秋時期位於如今的什麼地方呢?

前面,我們提到了孔子和孟子公認的春秋五霸中都有齊國、楚國 、晉國,也分享了這三個諸侯國的文化和服飾。今天我們再來一起分享,孔子認為的春秋五霸之一的秦國有著怎樣的文化和服飾。

還是先來看看後來統一全國的秦國,在春秋時期位於如今的什麼地方呢?

秦的祖先本是東夷,興起於渭水上游與戎、狄雜處,習俗多與戎、狄相同,後定居渭河中下游,從事農耕,成為周朝大夫。平王東遷之後,受封為諸侯,在西周鎬京地區立國。

秦人始居隴山以西今甘肅省東部,與戎人雜居錯處,遠離中原。到秦穆公時,終於征服了關中。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長達近三百年間,秦國的國土一直大致穩定在今陝西關中地區。

位於當時陝西的秦國,有著怎樣的文化呢?

1、崇拜

和周人不一樣的是,嬴秦人的「上帝」崇拜多為泛神泛示,以上帝為代表的諸神,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及鳥類都是他們的祭拜物。

有人認為,當時嬴秦的宗教水平只能是處於一個「低層次上」,「世俗性」很強。其實在嬴秦這裡,所謂的「世俗性」,正是關注自我的表現,這也正是嬴秦宗教崇拜的一大特徵,並且處處體現出日常生活情況,和東方諸國體現的「帝王將相」完全不一樣。

2、祭祀

畤(zhì)祭是嬴秦的一種特殊的祭祀方式,只是由於文獻記載不多,前人對於其祭祀過程、祭祀時需要些什麼、目的是什麼等等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對畤祭研究得不多。

曾經在《探索發現》欄目中,有提到過:「畤」按照古文獻的最籠統的一個解釋,就是祭天地和五帝的固定場所。由於這個場所在郊外,所以是「田」字旁加一個寺廟的「寺」,可能是表示在空曠的地方,在田野裡面舉行的祭祀活動。

3、尚黑

看過《羋月傳》、《大秦賦》、《皓楠傳》這些以秦國為背景的電視劇的小夥伴們都知道,秦國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雜役奴僕全都穿著以黑色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們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就連朝堂的裝修風格也有別於其他國家的金碧輝煌,而是以黑色為主色調。

那是因為,相傳,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獵時,曾經捕獲過一條黑色的龍。而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徵。因此,秦國統治者認為自己是水德,崇尚水。而在五行中水德對應的標誌顏色是黑色。所以,從春秋戰國時的秦國開始一直到一統天下的秦帝國,就都崇尚黑色。

秦國的軍旗為黑色,第一是文化的原因,水德之君對應的就是黑色。第二,黑色的軍旗便於隱蔽,耐髒。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就把黑色定為秦朝的國色。

4、婚俗

在商鞅變法以前,秦國的婚姻關係混亂,秦人的婚姻關係尚處在比較原始的群婚時期,是原始的、自然的、開放的,且並未與中原各國一樣建立起一夫一妻制,夫妻名分自然也就無法確定。在商鞅變法之後,才「更制其教,而為其男女之別」。

雖然經過商鞅變法,但人們的兩性觀念並不可能立即改變過來,婚姻關係的混亂狀況也不會立即消失,秦人的貞節觀念依舊非常淡薄,他們對於男女間的自由結合、離異,持有滿不在乎的態度,甚至視為理所當然。

5、禮俗

秦國在喪葬、宗教祭祀、婚姻、宗法、秦俑和《日書》中所反映的秦人的不同於中原禮樂文化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禮俗文化。秦人在喪葬時尚西,屈肢葬,這是和東方諸國最明顯的標誌。秦人的殉葬方式、墓葬隨葬品的組合和中原也是不一樣的。

宗法關係上,秦國沒有中原的嫡長子繼承,而是選賢與能,充分利用有能力的人。秦尚武的禮俗在軍禮和遊藝上也有著明顯的表現。

由於春秋戰國時期,秦國還是一個諸侯國,還不屬於一個朝代,所以把秦朝建立前的所有歷史時期,稱為先秦時期。大家都知道秦國統一六國後,建立了秦朝,隨之也統一了貨幣和服飾,那麼先秦時期,但屬於秦國的服飾有什麼特點呢?

1、先秦男子服裝

男子服裝有深衣、袍、孺。主要特點都是上衣和下衣連在一體,右衽、窄袖,長至腳踝,腰間束帶的較多,也有衣長與坐齊的。有時也配合平頂帽穿戴。

2、先秦女子服裝

女子服裝主要有曲裾深衣、袍、禪衣。一般為前身後身以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領、袖、襟、裾均有一到緣邊,袖端緣邊通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飾。

3、鞋

先秦時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xì)、鞋、靴等形制。

關於秦國的文化和服飾就簡單介紹到這裡,後面介紹到秦朝的時候,再來看看秦朝的文化和服飾和秦國時期有什麼變化。下一次,我們一起來看看存在感沒有那麼強的,但在孔子刪定的《春秋》中占據五霸之一的宋國的文化和服飾。感謝您的關注與閱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