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舊書業:老業態盡顯新調性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發佈 2023-11-12T02:13:11.644865+00:00

走進中國書店琉璃廠店,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各種新書門類和舊書典藏令人目不暇接。 喬健 攝2023年北京書市、地壇書市等文化活動現場均設置了古舊書展區,成為人氣最高的區域之一,實現舊書銷售收入近400萬元。今年以來,北京市各級單位也以古舊書為主題開展了多項閱讀文化活動。

走進中國書店琉璃廠店,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各種新書門類和舊書典藏令人目不暇接。 喬健 攝

2023年北京書市、地壇書市等文化活動現場均設置了古舊書展區,成為人氣最高的區域之一,實現舊書銷售收入近400萬元。今年以來,北京市各級單位也以古舊書為主題開展了多項閱讀文化活動。

近年來,北京市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擺在新時代首都發展的突出位置。相關單位在做好北京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的前提下,引導古舊書業從業者積極對接市民讀者需求,並予以政策扶持和行業指導。通過持續推廣扶持,如今,北京的古舊書業已基本形成經營渠道豐富、流通體系完備,覆蓋北京、輻射全國的古舊書交易體系。據統計,北京市全年古舊書刊銷售額已近億元規模。10月31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在北京市委宣傳部組織下走訪西四布衣連環畫書店、中國書店琉璃廠店、潘家園舊書市場、孔夫子舊書網,圍繞「一畫、一店、一市場、一線上平台」4個古舊書業經營實體,探尋首都古舊書業現狀和發展前景,聚焦「書香京城」建設在垂直細分領域的新成果。

連環畫不只是童年回憶

走進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87號,西四布衣連環畫書店便隱於鬧市的這座四合院內。作為北京市唯一一家以連環畫銷售為主題特色的古舊書店,西四布衣連環畫書店專營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連環畫冊,店藏存書近兩萬冊,題材豐富,種類繁多。「當年風靡一時的連環畫,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閃閃的紅星》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80後」書店主理人王旭文向記者介紹。

四合院布局的布衣連環畫書店,以東廂房和西廂房為主要售賣區。其中,東廂房分為3個區域,按照價格區間劃分為淘書樂、精品連環畫書屋、「悅讀」空間。作為展覽展示活動區的正房,聯合北京市朝陽區榮唐連環畫博物館,長期舉辦珍貴連環畫版本展覽和珍品連環畫拍賣活動。眼下,「中國近現代名家任率英連環畫作品展」正在展出,吸引了近千名觀眾前來參觀。

「關鍵在『淘』的樂趣。」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劉女士經常帶著孩子來書店買書,「孩子們對這種圖文並茂的小畫冊尤為喜歡。」在劉女士看來,連環畫不僅是老一輩人的童年回憶,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傳承的一種載體,「希望更多的孩子、年輕人能夠在這裡重新認識連環畫,了解歷史,感受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從數據師跨界經營連環畫書店,這與王旭文的兒時閱讀經歷相關。幼時在姑姑家接觸到表哥的連環畫,王旭文就迷上了這一行。據王旭文觀察,當下購買連環畫的還是年輕人占大多數,「很多人自小耳濡目染,走上了連環畫收藏的道路。藉助這家書店,我們希望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連環畫的歷史」。

據王旭文介紹,書店通過舉辦中秋文化市集等活動,吸引了眾多年輕群體了解連環畫以及背后豐富的歷史知識。此外,書店還不定期邀請連環畫繪畫大師或其家屬來現場開展新作簽售活動,宣傳連環畫新文化,並為附近居民提供借閱服務。去年,布衣連環畫書店入選了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項目,被評為「北京市示範書店」。「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幫助書店豐富店藏和博物館藏,修繕服務設施以更好地回饋讀者。」王旭文表示,未來,布衣連環畫書店計劃打造成為集精品連環畫書籍售賣、展覽、書畫古籍修復、培訓為一體的城市綜合性閱讀空間。

70歲老店產業鏈全上新

說起「京城傳統文化守護者」「北京傳統文化金名片」,立時讓人想到琉璃廠東街的中國書店。作為我國第一家國營古舊書店,自1952年創立至今,中國書店在古籍搶救、保護和文化傳播上作出了巨大貢獻。

走進書店一樓,古色古香的裝飾,線裝書、精裝書、平裝書讓人目不暇接,店堂中心位置展示有文學、歷史、哲學、美術、考古、藝術類等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各種新書門類和舊書典藏。展示櫃陳列著《吳昌碩自用印集》《周秦古璽》《吳倉石印譜》等,配合著書店經典文創產品——「片羽存真」,處處彰顯店內獨特文化底蘊。

店內二樓承載著「小型典籍博物館」的功能,中國書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琉璃廠店經理劉易臣介紹說:「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文獻,從中可以看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等各種印刷技術,以及各種裝幀工藝,這裡已經成為一個弘揚中華典籍文化的宣傳陣地。」

2008年6月,中國書店裝裱修復技藝·古籍修復技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國書店古籍修復中心,四代人用過的錘書石沉澱著歲月的痕跡,滿牆張貼著剛剛托裱的虎皮宣泛著自然光澤,庫房書櫃裡珍藏的一片片紙張有著幾百年歷史,而一碗糨糊、一支毛筆、一把鑷子、一把竹啟子、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一個噴壺就是他們工作的全部。劉易臣說:「這項工作做到60分容易,做到100分就很難了,未來關於修復師人才的培養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

70多歲的中國書店,積累了一批穩定而忠實的老讀者群體。同時,為了吸引年輕客群,把文明傳承的接力棒交到青年人的手中,中國書店重視線下線上舊書交易融合發展,策劃推出了「中醫典籍」「戲曲小說」「民國期刊」等古舊書主題專展,還在孔夫子舊書網平台舉辦了「中國書店首屆線上古舊書展」等活動,既滿足了北京市及全國各地讀者的線上淘書需求,同時,也為線下讀者提供了近距離接觸珍稀古籍善本的機會。劉易臣還記得一位初中生,連續6年都會拿著壓歲錢來買一套古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古舊書業,讓劉易臣深刻感受到了古舊書收藏的文物價值、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據悉,中國書店古舊書類銷售額同比2022年增長近四成。

談及中國書店未來的發展,中國書店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東曉說:「中國書店將以古舊書業全產業鏈業務為核心,以古籍出版業務和古舊書歷史文獻拍賣業務為『兩翼』,充分發揮資源驅動、科技驅動和國際合作驅動的優勢。」

淘書中尋找靈感啟發

「每周六、日的潘家園舊書市場,那就是比誰起得早,來晚的話基本就趕不上第一波『淘書潮』了。大冬天的時候,都是人擠人的。」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悅說。

作為北京古舊書市場的代表,潘家園舊書市場以其市井氛圍之濃厚和書籍涵蓋面之廣闊而獨樹一幟。市場內總計347家商戶,經營二手書、紅色收藏品、古籍善本、舊書刊、名人信札、連環畫等,是北京古舊書業重要的市場支撐平台。據統計,潘家園古舊書年均銷售規模體量超千萬元。

古舊書市場,很多書和生意都是代代相傳。已開店20年的趙先生說:「我父親在潘家園幹了10年後,我繼續接班又幹了20年。未來我干不動了,也會考慮讓我的孩子接手。」為了淘到好的古書、古籍、碑帖和連環畫等,賣家也會主動上門,進行「搶救式」收書。從事連環畫工作的岳先生說:「其實來我們這兒買書的人,也是本著繼承的心態,畢竟老一輩的書也不能就此失傳,而我們通過渠道收購的舊書也能重新流通起來。」

逛潘家園舊書市場最大的樂趣就是淘書。一方面,來書市收藏、購買的年輕人變多了,大家對淘書的樂趣帶動了書市的活力。張悅說:「現在年輕人也很喜歡看,他們覺得古舊書市是一個有價值的事。我們有一位在798搞藝術的朋友,經常來這兒淘圖冊和畫冊,目的是尋找一些靈感和啟發。」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這個古舊書行業。經營線裝書生意的趙書香說:「我孩子本身是學會計的,在愛好和家庭影響下,她也投入到了我們這個行業。年輕人和我們的經營理念有明顯差異,他們採用的經營方式,包括買書和賣書的領域、範圍都更加多元且專業,接觸到的客戶群很快就超過了我。」

談及網際網路對實體書店包括古舊書行業的衝擊時,張悅表示,紙質書本身經過了價值篩選才能出版成冊,古舊書籍更是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在不斷地修訂和再版中保留下來的,每一個版本都包含它流通的版本價值,「拿在手裡的古舊書,有撲面而來的歷史厚重氣息,儀式感很強。打開的一瞬間滿足了我的精神追求,滿足了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追求,這種最直觀的感受,是電子書永遠無法替代的。」

「線上+線下」激活閱讀價值

擁抱網際網路時代變化,打通「線上+線下」新銷售渠道,古舊書業也有自己的嘗試和創新。

創建於2002年的孔夫子舊書網(以下簡稱孔網),是全國大型的古舊書、二手舊貨和商品交易平台,其間匯聚了時間跨度近千年的古舊書籍,數量高達上億種,還包括明清、民國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名人信札、碑帖、印譜、連環畫等各類紙質文獻資料。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全網總註冊用戶超過2000萬,開通的書店、書攤超40萬家。在線展示銷售商品高達1.5億多種,其中5元以下的商品有4300萬件,占比28%。每天新註冊的買家中,18—24歲年輕人占比28%;賣家群體中,30歲以下年輕人占比32%。

依託網際網路,孔網打破了古舊書流通的地域限制,在平台上,用戶可以同時擁有賣家、買家「雙重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孔網賣書群體中,舊貨店與舊貨攤賣家均以個人業餘小額經營(平均年營業額不足2萬元)為主,這些個人賣家占賣家總數的97%以上。舊書來源主要是單位、家庭和個人清理的圖書以及廢品回收站。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通過孔網這個線上交易平台,讓很多舊書變廢為寶,重新獲得了閱讀價值。

在孔夫子舊書網總經理孫雨田看來,古舊書業的繁榮與城市的文化底蘊密切相關。他表示,通過孔網的交易平台數據可以看到,越是城市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孕育著更多的買書人、賣書人,「從這一點來說,北京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

「孔網的出現,一方面擴展了老百姓花少錢、買好書的渠道,另一方面,使得珍貴的書籍文獻能更加高效地得到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孫雨田說。

不遺餘力地倡導並推動古籍文獻的發掘、搶救、保護、傳承,是孔網定位的一個目標。孔網目前已成立雜書館、籌辦孔網紅色文獻博物館和孔網民俗典籍博物館,將上百萬件古籍文獻集中陳列在展館內。

前不久舉辦的2023潘家園第五屆古舊書博覽會上,珍稀古籍善本悉數亮相,全國各地的書商及古舊書收藏愛好者匯聚一堂。多年來,孔網與潘家園市場強強聯合,通過集中展銷的方式,打造行業內頗具影響力的古舊書展會IP,讓古舊書流動起來、讓經典活躍開來、讓文化傳承下來。未來,孔網將繼續攜手多方古舊書業經營主體,為古舊書行業的長足發展,為「書香京城」建設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李婧璇 實習生 張曉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