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文化,讓世界認識貴州丨「村龍」·龍德在田

貴州畫報 發佈 2023-11-13T14:05:27.746712+00:00

「村龍」·龍德在田「南國旱無雨,今朝江出雲。」在明朝那個年代,如果遇到乾旱,那是半點辦法也無,人們無法如現代預知氣候,更無法干預氣候。洪武年間,現貴州省平塘縣一帶的布依族遭遇了大旱而舞水龍祈雨,經過600多年的演化,這種祈雨儀式也就成為了當地的傳統活動——水龍節。

「村龍」·龍德在田

「南國旱無雨,今朝江出雲。」在明朝那個年代,如果遇到乾旱,那是半點辦法也無,人們無法如現代預知氣候,更無法干預氣候。洪武年間,現貴州省平塘縣一帶的布依族遭遇了大旱而舞水龍祈雨,經過600多年的演化,這種祈雨儀式也就成為了當地的傳統活動——水龍節。也有傳說很久以前,龍王巡視平塘縣時,發現此處大旱,民不聊生,因不忍百姓苦難,於是派遣青龍來此降雨,後青龍故去,化作龍鬚草,布依族人為感謝青龍之恩,將龍鬚草及刺竹等物扎製成水龍形,紀念於它,同時也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在平塘,水龍節是一年一度及其盛大且歡樂的節日,因為它不僅僅是當地耍水龍祈禱風調雨順的「祭祀民俗」,還是潑吉祥水「賜福於民」潑水集會。水龍節當天的主角毋庸置疑是「水龍」,水龍隊伍由9條水龍、護龍隊組成,傳統流程有請龍、迎龍、獻寶、點睛、龍起、潑水、巡遊、謝龍等,請龍、迎龍、獻寶、點睛的過程會由當地有名望的人來主持,莊重而肅穆,還會獻上豬頭、瓜果等物祭祀,從「龍起」開始,場面就逐漸熱鬧、歡快起來,打鼓隊喧天的樂點穿透人群,水龍隊伍在廣場上不斷擺出各種姿態和造型,甚至組合成了文字,如「文明平塘」「喜迎豐收」「相約中國」「天眼之城」等等,而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是水龍隊提前許久訓練的結果。

終於到了水龍隊走街串巷潑水、巡遊的時候,在這場盛大的潑水狂歡中,水龍隊的隊員們上身畫著了彩色的圖案,舉著水龍,光著膀子,身穿稻草裙在街道上舞龍,他們不潑水,但收到的「水」卻並不少,大街上全是手拿著盆、瓢、桶、水槍的人,水花飛濺,人群中全是歡笑的聲音,熱情的人們用純淨的水潑向水龍隊員,也潑向水龍,衝起水龍上扎滿的龍鬚草,那些翠綠的草不僅讓水龍看起來生機盎然、栩栩如生,還帶著消災賜福的美好寓意,人們以水為連接,期盼水龍所過之處國泰民安、人壽年豐。

水龍節活動會持續1-3天,隨著開幕式的正式啟動,各種活動輪番上陣,平塘縣可謂萬人空巷,同時也吸引著不少外來的遊客,而水龍節也不會讓他們失望,後續也還有更多當地的遊玩項目等著他們,這麼熱鬧的盛事可要等下一年了。平塘縣對水龍的熱愛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那座跨六硐河的騰龍大橋,坐落在在縣城東部,長221米,寬14米,2005年始建,2007年建成,名字由來便是因為當地的「水龍節」傳統,寓意平塘這條龍騰飛,它作為連接城區南北兩岸的主要交通橋樑,可見這名字的「重量」,可見平塘人民對水龍的喜愛。

在2014年舉行的首屆貴州•思南全國舞龍邀請賽上,平塘縣水龍隊與來自浙江、湖南等省內外的多支舞龍隊同場競技,平塘縣水龍隊獲得了傳統表演組二等獎的成績;2019年,平塘縣水龍節被列入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平塘縣人愛過水龍節,也以水龍節為榮,那洋洋灑灑的水珠沁潤著水龍,也沁潤著過節的人們,歡聲祝福都在水裡。

圖/尹剛 文/朱白

編輯/王文竹

校對/許婷

一審/廖迅

二審/夏進

三審/吳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