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四大書院」聯合聚力 文旅融合弦歌不綴

這裏是寧鄉 發佈 2023-11-13T17:20:02.569601+00:00

11月12日,與宋代著名理學家、哲學家、教育家張栻頗有淵源的「四大書院」(嶽麓書院、碧泉書院、城南書院、南軒書院)舉行合作掛牌儀式,宣告坐落於巷子口鎮南軒文化園的南軒書院正式成為嶽麓書院的國學傳承教育基地,城南書院、碧泉書院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基地。

11月12日,與宋代著名理學家、哲學家、教育家張栻頗有淵源的「四大書院」(嶽麓書院、碧泉書院、城南書院、南軒書院)舉行合作掛牌儀式,宣告坐落於巷子口鎮南軒文化園的南軒書院正式成為嶽麓書院的國學傳承教育基地,城南書院、碧泉書院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基地。通過進一步拓展交流合作的寬度和深度,在人才培養、聯合傳播、學術交流、遊學研修等方面積極探索,以更加豐富多元的形式,實現共研共建共促,把南軒書院打造成為高端學術交流平台、遊學研修目的地和傳統文化傳播示範基地。

而巷子口鎮利用這一契機,整合全鎮文旅資源,集聚寧鄉西部鄉鎮文旅優勢力量,開發「農文旅+特色產業」新模式,推出了南軒文化園一日周邊游、二日自駕游、三日親子游等旅遊線路,為做強「巷子花開」三產融合品牌、爭創更高水準的鄉村振興示範鎮開創新路徑。

「南軒書院」前世今生

官山原名羅帶山,地處溈水之濱,衡岳余脈。因此處葬有南宋抗金名將魏國公張浚及其子南宋一代大儒張栻,歷代帝王以張浚為宰相典範,明世宗在嘉靖三年下詔建「南軒書院」,御書匾額,命其墓地為「官山」。

背依羅帶山,前臨溈江水,白牆灰瓦的南軒文化園如散落的明珠,融入這一片青山綠水、阡陌交通中,歲月靜好,安然若素。重修之後的南軒書院就坐落於其中。

南軒書院是明嘉靖年間,明世宗為紀念張栻(字南軒)和他父親張浚,下詔在官山創建的。此前,巷子口便有張浚張栻父子墓。《張栻傳》記載,張栻曾任嶽麓書院山長,有傳世的「朱張會講」。張浚則為抗金名將。修建紀念父子倆的祠,因有祠而有書院,書院得名也是因張栻字號南軒而來。張栻曾為嶽麓書院山長,故南軒書院也有「小嶽麓書院」之稱。

張栻,字敬夫,號南軒,1133年出生於四川綿竹。張家幾代仕宦,且播政聲。要說張栻與寧鄉的關係,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親——張浚。張浚是宋徽宗政和年間進士,歷仕欽宗、高宗、孝宗三朝,出將入相,力主抗金,組織北伐,號稱「中興名相」。由於遭秦檜排擠,張浚貶謫湘粵二十餘年。年幼時起,張栻就跟隨父親離開故土,到長沙時,他才8歲,父子倆定居於城南妙高峰處。張浚將其私家花園命名為「城南書院」。張栻從小聰穎好學,深得父親張浚喜愛,令其長隨身旁,「教以忠孝仁義之識」,15歲時張栻已經是遠近聞名的飽學少年了。

1164年,正當張栻在學術上深思明辨、精益求精時,噩耗傳來,張浚病逝。彌留之際,他仍不忘抗金報國。臨死前張浚囑咐張栻,抗金任務沒有完成,他沒有顏面回去見祖宗,於是要張栻把他葬在湖南衡山腳下。張栻扶靈柩到寧鄉,他走到溈水上游羅帶山這一帶時,便把父親安葬在巷子口龍塘。

根據古時候的規制,張栻需要在此丁憂三年。於是,張栻在張浚墓祠內丁憂的同時,潛心研究理學。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張栻的理學思想逐漸走向成熟。他撰寫了多部著作,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世人評價,湖湘學派雖開創於胡宏,確立湖湘學派並稱之為「湖湘學最盛」的則是張栻,師生二人是湖湘學派的奠基人。

在張栻的一生中,他曾為官十年之久。1170年,張栻應召入朝。他不諱現實,敢於揭露南宋社會的昏暗,敢於面對人民的疾苦,先後擔任嚴州知州、袁州知州,在靜江、江陵等地擔任官職。張栻雖仕途多艱,但勤政愛民,政績顯著,被人讚嘆「南朝真有如此能人」。1180年,憂患成疾的張栻卒於江陵,時年四十八歲。當張栻辭世的消息傳來,江陵、靜江百姓為之慟哭。宋寧宗為其事跡感動,追諡張栻曰「宣」,後世尊稱張宣公。宋理宗詔封張栻為華陽伯,並從祀庭。張栻死後,和他父親一樣沒有歸葬四川故里,而是由弟弟護送,葬於寧鄉巷子口。

歷代朝廷對張浚、張栻景仰有加。南宋朝廷為張浚舉行國葬。元皇慶二年,以宋儒周敦頤、程顥、顥弟頤、張載、邵雍、司馬光、朱熹、張栻、呂祖謙及故中書左丞許衡從祀孔子廟廷。明洪武二十一年,詔張浚從祀帝王廟,並將張浚的英雄事跡載入《永樂大典》國朝忠傳。明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下詔修復張浚父子墓,敕建「張浚祠」,並下旨修建「南軒書院」,同時將墓地羅帶山改名為「官山」,賜封墓地為「皇家封地」,將張浚、張栻父子墓及綿竹張浚父母納入國家祀典。清同治八年御賜「大小文武官員至此止步下車」,張氏後裔「免除一切雜役」。而張氏族人隨張栻徙居於寧鄉,繁衍至今,此後又分別出了張鏜、張銑兩位名儒。

當時間來到現代,張浚、張栻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紀念二人,2017年11月5日,由政府出資建設的巷子口南軒文化園開幕,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浚張栻父子墓,由書院路、官步橋、南軒書院(包括求實堂、學習齋、南軒閣、紫岩閣及書院遺址)等組成。南軒書院背靠羅帶山,面朝溈水,以傳統書院建築結構為基本格調,整體為封閉的四合院結構,體現濃郁的書院文化氛圍,坐落在綠水青山相間,宛如一幅美輪美奐的水墨畫。

「四大書院」結緣「南軒」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為何近代湖南人才輩出?或許可以從歷經千年而弦歌不絕的湖南書院中尋找答案。

從古至今,湖湘地區文化發達,書院林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棟樑之才。其中,因為張栻與嶽麓書院、城南書院、碧泉書院、南軒書院「四大書院」結下不解之緣。

南宋時期,嶽麓書院在張栻主教下,一時群英驟至,人文薈萃,從學者廣及東南數省,人數達千人之多,為歷史上所未有,人才濟濟,奠定了湖湘學派的規模,嶽麓書院因而成為湖湘學派的基地。自此而後越千年,嶽麓書院始終人才匯聚,成為開風氣之先、領時代之變者,閃爍於歷史長河。

張栻以其卓越的才華和學識,脫穎而出,成為湘水之濱的一顆璀璨明珠。他在1166年接任嶽麓書院的主教,因其獨特的教育宗旨,成就人才,傳道濟民,為社會培養經國濟世的人才。張栻的主教生涯長達8年,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熱情吸引了眾多湖湘士子前來研習,形成了一個學術思想相近的學者群體「嶽麓諸儒」,湖湘學派達到了極盛。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親往湖南,拉開了書院史上著名的「朱張會講」序幕。這場會講,不僅推拓了湖湘學的發展,也對朱熹思想理念體系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朱張會講令嶽麓書院作為學術重鎮得以聞名於天下。

「現代教育應該注重全面的素質培養,而不僅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對於這一點,南軒先生張栻的教育理念對嶽麓書院、南軒書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們應該注重對於學生知識和品德的全面發展,只有這樣,現代教育才能真正培養有價值的人才。」嶽麓書院院長助理於月表示。

在南宋時期,湘潭市有一所著名的學府——碧泉書院。張栻、彪居正、吳翌等學者曾在這潛心求學。紹興三十一年,張栻隨父回到湖南,進入了碧泉書院學習,他遵父命,從學胡宏。胡宏對張栻的教誨使他成為一代儒學宗師。後來,張栻兩次回訪碧泉書院,心中充滿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胡宏的敬意。碧泉書院見證了湖湘學派的輝煌,張栻與胡宏的師生之情成為後世傳頌的佳話,他們的故事如同潭州的山水一般永恆地留在了人們心中。

「碧泉書院是張栻的母校,張栻在碧泉書院的求學經歷對他是至關重要的。在這裡,他不僅傳承和發展了胡宏父子的學術思想,為湖湘學派的發展和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湖湘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出了傑出貢獻。」湘潭大學碧泉書院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張今傑表示。

妙高峰上,一片乾淨的土地,宛如玉帶飄浮在潭州之上。1161年,一代名相張浚和兒子張栻改私宅為書院,並親自為書院題寫了「城南書院」的牌匾。城南書院廣闊清幽,令人流連忘返,美不勝收。理學家朱熹不遠千里來訪,傾訴如斯,張栻朱熹二人在城南月色里談論天地之精深、聖言之奧妙、德業之進修,他們的談論如同繁星閃爍,照亮了檐屋。張栻英年早逝後,城南書院在弟子和再傳弟子們的傳承下,依舊弦歌不輟,餘音裊裊。清乾隆皇帝、先後賜匾「道南正脈」「理澤豐長」,對城南書院予以褒獎。

「張浚是宋代名臣,他曾被譽為才兼文武之材。兒子張栻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哲學家,也是湖湘學派的集大成者。他最大的貢獻是在學術思想和書院教育上,學術思想上他繼承和發展了胡宏的性本論,提出心主性情、學術立本、學以成身、知行並發等觀點,在書院教育上,他在長沙的嶽麓書院、城南書院等培養了大批學者,使湖湘學派聞名全國,所以,他的學術思想和成就對後世也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舊址紀念館館長楊丹表示。

張栻曾求學於碧泉書院,創立城南書院、南軒書院,掌教嶽麓書院,培養了大批學者,使湖湘學派聞名全國。也是因為張栻,11月12日,嶽麓書院、城南書院、碧泉書院與南軒書院正式掛牌合作,南軒書院正式成為嶽麓書院的國學傳承教育基地,城南書院、碧泉書院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基地。三大書院將定期邀請全國各地知名學者來此講學研討,傳承湖湘文化,弘揚國學經典。此外,嶽麓書院前院長陳谷嘉將捐贈自己的大部分藏書,在南軒書院建成谷嘉書屋,延續精神文脈。

「文旅融合」振興鄉村

酒香不怕巷子深。

巷子口鎮雖地處長沙西部山區,但擁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更賡續著厚積薄發的文化脈絡。這裡既是長沙歷史上唯一狀元易祓的故里,更是南宋名將張浚、東南三賢張栻的長眠之地。

從南軒文化園往西,可以走進狀元廣場、步月池、詩詞長廊,可以移步蘭花屋場感受南方明清建築活化石之美,也可以搭上黃鶴航空基地的小飛機,品嘗漫山遍野的小水果,來一場自由飛翔的浪漫。

往東則可到達青銅王國炭河裡,聞一聞大禾古城裡煙火氣,聽一聽青銅冶煉的敲擊聲,看一看震驚天下的青銅國寶,賞一出關於寧妃的絕唱——《炭河千古情》。

往南,則是紅色沙田、紅色龍田,可以踏步毛澤東遊學的惠同廊橋,徜徉何叔衡、謝覺哉同志故居;往北則是步步皆景的溈山密印景區,在千年銀杏下聽一曲梵音呢喃,蘆花瀑布下掬一捧透亮清泉……

「我們推出『一日周邊游』,打卡地包括南軒書院、巷子花開營地、黃鶴航空基地等;『二日自駕游』打卡地包括何叔衡故居、謝覺哉故居、南軒書院、巷子花開營地、黃鶴航空基地、蘭花屋場、詩詞長廊等;『三日親子游』打卡地包括何叔衡故居、謝覺哉故居、南軒書院、巷子花開營地、狀元文化風情街、黃鶴航空基地、蘭花屋場、溈山密印寺、炭河古城、青銅博物館等。」巷子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鄧毅推出了「五彩詩畫,心靈旅程」的三條旅遊線路,熱忱歡迎四方遊客的到來。

「我們舉全鎮之力打造『巷子花開』鎮域公共品牌,引入社會資本與集體經濟合作,成立湖南巷子花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全鎮農旅文旅資源,致力打造『誠信+質優』的品牌形象,主營研學實踐、黨建團建、美食民宿、電商帶貨等業務。搭建『公司+合作聯社+專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成功探索了『巷子花開』鄉村振興的新路子。」巷子口鎮黨委書記周術林介紹,目前全鎮小水果、紅薯粉、蓮子、豆腐乳等特色農副產品產量突破100萬公斤,並成功搭上電商「數字快車」走進千家萬戶,產值超2000萬元;南軒文化園、翔和通用航空基地等景點遊客如織、絡繹不絕,年均接待遊客超10萬人次;形成了「黨建引領、政府搭台、文化引流、市場唱戲、百姓增收」的生動畫面。巷子口鎮被評為「長沙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範鄉鎮」「長沙市十佳鄉村旅遊目的地」。

此次,四大書院合作掛牌,湖南巷子花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世代雙雄食品、優氏乳業、唐辣子食品、沙田包子、湘一鴨業、千壺客酒業、溈山茶葉、五里堆豆製品等企業簽訂電商發展合同。巷子花開合作聯社與世代雙雄食品、唐辣子食品、沙田包子、千壺客酒業、五里堆豆製品等簽訂農業產業發展合同。

龍頭加持、如虎添翼,「巷子花開」新篇章已經開啟。「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依託三大書院教學實踐平台的搭建和旅遊線路的發布,秉承『知行並發,傳道濟民』的南軒精神,著力打造『長沙遠郊周末游最佳目的地』『長沙中小學生研學勞動實踐特色示範基地』,成功創建湖南省乃至國家級鄉村振興示範鎮。」周術林表示。

(值班領導:張益華 審核:王敬仁 統籌:劉石江 校對:劉暢 記者:李向 編輯:劉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