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與重塑——關於原鄂州師範建築群的思考與建議(張靖鳴)

楚天視野 發佈 2023-11-21T08:57:48.938563+00:00

鄂州師範有著近百年歷史,曾滋潤過萬名師範畢業生的青春與夢想,已成為幾代人的珍貴記憶。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昌(今武漢)創辦湖北師範學堂。隨後,各縣創辦師範學堂與傳習所。1905年,湖北省武昌縣(今鄂州市)創辦師範學堂,地點在縣城寒溪地段(《朱峙三日記》163頁)。

鄂州師範有著近百年歷史,曾滋潤過萬名師範畢業生的青春與夢想,已成為幾代人的珍貴記憶。

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昌(今武漢)創辦湖北師範學堂。隨後,各縣創辦師範學堂與傳習所。1905年,湖北省武昌縣(今鄂州市)創辦師範學堂,地點在縣城寒溪地段(《朱峙三日記》163頁)。1953年,鄂城師範由縣城遷往三江口,本縣人稱為「三江師範」。1983年改為湖北省鄂州師範學校。1994年至1995年,鄂州師範由三江口分批分期遷往鄂州市城區蓮花山。1995年,經過鄂州市教育局批准,鄂州籍知名人士趙炳坤在鄂州師範原址創辦湖北坤志外國語學校。2000年,鄂州師範併入鄂州職業大學,鄂州師範由此撤銷。鄂州師範歷經90餘年,培養了萬名教師,其中有不少人成為了社會各界精英。鄂州師範被時人譽為「鄂州的黃埔軍校」,為地方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原鄂州師範部分建築(圖片來自網絡)


原鄂州師範(三江師範)校址位於鄂州市段店鎮境內,校園面積93.67畝,約有數十棟建築,其中有的建築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由外國天主教神甫主持建成的。其建築磚瓦由武漢阜成磚瓦廠製造,阜成磚瓦廠是由德國人漢貝和薩克斯開辦的,磚瓦質量遠遠超過了本土窯廠產品,堪稱湖北磚瓦品牌。其建築風格別具一格,是鄂州市近現代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被列為鄂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而現在該建築群無人管理,校園雜草叢生,一片荒蕪景象,圖書館等個別建築天頂已坍塌。許多師範教師和畢業生、以及社會人士看到這樣的境況,對此深為憂慮。



原鄂州師範圖書館等建築(圖片來自網絡)


圖書館坍塌場景(圖片來自網絡)


筆者與很多社會人士認為,如果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不採取任何保護措施,原鄂州師範建築群將會全部毀敗。現在正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大好時期,作為鄂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鄂州市現當代師範教育發展的重要見證,若是毀於一旦,地方有關部門是要擔責的,我們這一代人也將會為此留下遺憾。前些年,領袖為《福州古厝》一書作序時寫道:「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現在國家對文化高度重視,對古建築不遺餘力地保護。為此,筆者呼籲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儘快實施保護措施,並及時修繕坍塌建築。

原鄂州師範大部分建築保存較好,如果這些建築只是保護而不進行科學有效地利用,也是一種資源浪費,因此,筆者建議合理利用這處特色建築群,將它改造為鄂州市教育博物館。

改造鄂州市教育博物館的理由是可以永久性地保存鄂州教育歷史資源,給青少年學生提供教育學習的場地,從而面向不同階段的學生開展教育活動;可以為文化研究者提供一定的教育史料;特別是以鄂州師範教育為導引,延展鄂州千年教育文脈。鄂州師範與鄂州史上的學宮、書院、縣學、義學、社學、私塾等構建了完整的教育脈絡,在武漢城市圈有一定代表性。改造後的鄂州教育博物館將成為三江港新區的一座文化地標,並與鄂州市博物館、華容博物館、張裕釗書法文化博物館、嵩山百節龍民俗博物館等一起形成博物館體系,多元維度地展現鄂州歷史文化,提升城市影響力。為此,筆者提出幾條建議,如有不妥之處,還望大家修正或補充:

一、鑑於原鄂州師範土地與校產賣給了趙炳坤,建議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面與趙炳坤協商,並買下湖北坤志外國語學校土地與校產。或者由趙炳坤提供原湖北坤志外國語學校場地,地方政府出資修繕並改造鄂州市教育博物館,地方政府每年付給趙炳坤場地租金。

二、如果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趙炳坤本人同意上述意見,則共同商議成立鄂州師範建築群保護及鄂州市教育博物館籌建組委會。

三、由組委會制定鄂州師範建築群保護及鄂州市教育博物館籌建措施計劃。

四、由組委會發動熱愛教育的企業家與社會人士捐資。

五、歷屆鄂州師範畢業生可以自願捐資。



原鄂州師範教學樓(圖片來自網絡)


辦公室(圖片來自網絡)


附:鄂州市教育博物館展區構架


鄂州教育歷史歷經千餘年,促進了地方教育與社會文明的提升。根據其教育發展過程,鄂州市教育博物館可分為六大展區:

一、學宮展區

晉代武昌(今鄂州市)學宮是當時湖北乃至中部地區重要教育場所,在全國有影響(《湖北通史》《湖北文化史》有記載)。當時的創辦者是庾亮,他的特殊身份,既是帝舅、重臣、將軍,又是文化名士,學宮負責人是名士孟嘉。展區凸顯武昌學宮的特點與教育影響,以及對庾亮、孟嘉等歷史名人的宣傳。

二、書院展區

鄂州歷史上的書院聞名遐邇,宋代南湖書院有權臣賈似道與抗金名將孟珙助學,該書院條件優越,藏書豐富。龍川書院歷經元、明、清三朝,是湖北地區辦學時間最悠久的學校之一。展區介紹宋代以來南湖書院、龍川書院、壽昌書院、湖山書院、東皋書院、鳳台書院、崇文書院的辦學特點與教育成果,對歷代書院山長黃端涼、胡朝穎、談有典、羅彪、柯茂芝、張慶甲、姜語曉、劉子溪、田穎、夏正笏、沈炳彝、石志咸、范龍光等人作介紹。

三、縣學展區

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重要的選官用人制度,始創於隋代,終於清末。古代縣學是官辦學校,是各省鄉試的生源地。湖北武昌縣 ( 今鄂州 ) 縣學的發展可視為官學的一個縮影,布展將復原縣學場景:、歷代先賢牌位、講台、書桌等。展區以歷史文物為主體,直觀感受科舉文化,如縣學教材、文房四寶、科舉捷報、木刻匾牌等。目前存世的鄂州古代士子的鄉試試卷甚多,將在此一一展示。推介鄂州歷代科舉精英,如葛店范氏「四翰林」、太和朱氏「同懷三進士」、沼山朱氏父子「同科舉人」等。

四、私塾展區

私塾是我國古代學子求學的場所,是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私塾教育展區可作為展示鄉村私塾文化的重要窗口。鄂州史上私塾教育繁盛,清代葛店有鄧平塾館、太和東壁書屋、沼山雍公義學、長嶺紫陽家塾,湧現余自奎、佘映奎、楊慰農、袁雪亭、胡卓夫、徐仁南等一批鄉村名師,培養出陳中孚、張裕釗、柯逢時等一批享譽全國的人物。其中可以展出有代表性的塾館、塾師資料。

五、師範展區

自清末以來,本縣師範教育享譽一方。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劉澎和童梅生校長的領導下,鄂州師範被省教委評定為湖北省10所重點師範學校之一。鄂州師範湧現出不少優秀領導、教師、學生,其中有首任校長阮毓崧(中華民國首屆國會眾議員),首屆畢業生朱峙三(知名報人、文藝家)、五十年代畢業生吳高福(武漢大學教授)、六十年代教師王路(詞作家)、七十年代畢業生李向農(華中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八十年代教師陳盛凡(全國優秀教師)和凌忠祺(特級教師)、八十年代畢業生陳希(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九十年代畢業生陳志平(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教授)等人。展館分為校史陳列、教育章程、教育文獻、統計規劃、校史檔案等部分,展出歷屆領導、教師、畢業生的成果,包括教學成果、著述、獲獎證書,還有教科書、教具、備課本、教育筆記、圖書、藝術作品、學生名錄等。

六、私立學校展區

當代私立學校是教育和市場的結合,主要解決區域人才來源短缺等問題。湖北坤志外國語學校創辦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學校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為育人理念,從整體改革實驗到差異教育的研究從二級循環活動的嘗試到創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網絡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索,捕捉著現代教育最敏感的話題」(百度該校介紹頁面),這是當代鄂州私立教育辦學重要思路與特色,值得存檔借鑑,為以後私立學校辦學提供了一個模板。展區重點展示其辦學模式、辦學特點、管理經驗等,以及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優秀學生的工作手冊、備課本、教育筆記、成績單、獲獎證書等。


附:鄂州師範部分師生著作






作者簡介:張靖鳴,湖北鄂州人。學者、作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