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核心區域的最後風景線——以馬其頓為中心的安提柯王朝

青年談事 發佈 2023-11-24T19:36:53.079516+00:00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以武力征服並締造起來的亞歷山大帝國,隨著亞歷山大的突然離世,龐大的帝國在部將的瓜分下迅速瓦解。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以武力征服並締造起來的亞歷山大帝國,隨著亞歷山大的突然離世,龐大的帝國在部將的瓜分下迅速瓦解。在這場為權力而進行的血腥角逐中,安提柯家族抓準時機、脫穎而出,他們不但建立起安提柯王朝,統治著亞歷山大帝國的心臟,而且打著「為古希臘復仇」的旗號……

繼業者的爭霸賽:安提柯王朝的建立

安提柯王朝的建立者是亞歷山大麾下的大將安提柯,他早年追隨腓力二世東征西討,在戰場上失去了一隻眼睛,也因此有人稱他為獨眼安提柯。後來,他又追隨亞歷山大大帝征討小亞細亞,被任命為大弗里吉亞、呂底亞、潘菲利亞的總督,控制了絕大部分小亞細亞地區。

亞歷山大死後,佩爾狄卡斯擔任了帝國的攝政。安提柯因為戰功繼續擔任總督。然而,他卻違抗佩爾狄卡斯的命令,沒去進攻卡帕多西亞,佩爾狄卡斯率領重兵前來問責,擔心受到懲罰,安提柯帶著他的兒子德米特里逃離了小亞細亞,前去馬其頓投奔安提帕特(亞歷山大東征時,他負責留守馬其頓)和克拉特魯斯。

安提柯藉此控訴佩爾狄卡斯有奪取王位之心,煽動安提帕特、克拉特魯斯起兵攻入小亞細亞,並與埃及總督托勒密結成聯盟。安提柯之所以讓其和托勒密結盟,是因為托勒密將運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的遺體半路劫走,運往自己的屬地埃及,此舉是對佩爾狄卡斯極大的挑釁。

第一次繼業戰爭爆發

公元前320年,佩爾狄卡斯親自出征埃及,第一次繼業者戰爭爆發。由於戰事不利,佩爾狄卡斯的部將培松、塞琉古及安提貞尼斯叛變並殺死了他。佩爾狄卡斯死後,安提帕特成為帝國的攝政。安提柯深受安提帕特的信任,官復原職。

第二次繼業之戰

安提柯和托勒密支持卡山德與波利伯孔展開第二次繼業者之戰。而安提柯在公元前317年擊敗了自己的對手歐邁尼斯,控制了帝國在亞洲的領土。對於帝國東方行省的總督,向他臣服的,他繼續留以任用;對於頑固不服從的,例如米底亞總督培松,都會被他除掉。巴比倫尼亞總督塞琉古因為與他有嫌隙,懼怕他的實力逃到了埃及。這一時間,安提柯成為眾多繼業者中實力最強大的一位。

第三次繼業戰爭爆發

安提柯的強大實力讓其他繼業者感到了不安,逃到埃及的塞琉古成功說服了埃及總督托勒密與安提柯為敵。隨後托勒密又聯絡了卡山德、色雷斯總督利西馬科斯等人組成反安提柯聯盟。第三次繼業者之戰爆發。安提柯雖然實力強勁,但奈何無力多線作戰,最終雙方和談,也是在這段時期,卡山德秘密謀殺了亞歷山大四世母子。

亞歷山大的繼位者

在決定繼承人的問題上,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分成了兩派,以墨勒阿革洛斯為代表的步兵團支持他同父異母且心智不全的兄長腓力三世,以佩爾狄卡斯為代表的騎兵團支持他和羅克珊娜的遺腹子(當時還未出生),最終兩派達成妥協。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太陽神的巨像

公元前305年,德米特里一世率軍攻打羅德城,由於羅德城城牆非常堅固,德米特里一世便發明了一種很強大的攻城利器:一座高38米可以用輪子推動的巨型攻城塔,據說用於攻城的攻城錘長達55米,需要1000人操作。也因此德米特里一世獲得「圍城者」的綽號。然而即便如此,羅德城也沒能攻破。戰後,羅德城的居民為了慶祝這場勝利,修建了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巨像來慶賀,古希臘哲學家費隆於公元前225年將其納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蹟,後毀於地震。

第四次繼業戰爭爆發

不久戰事又起,第四次繼業者之戰爆發。公元前307年,安提柯派兒子德米特里出征希臘,德米特里成功地將雅典從卡山德的僭主(法勒魯姆的德米特里)手裡解放出來,使得雅典重獲自由。公元前306年,德米特里率軍進攻托勒密占據的賽普勒斯,並在薩拉米斯海戰擊敗了托勒密的艦隊,托勒密的海上艦隊被摧毀,作戰部隊幾乎被削減三分之二。

借著這個大勝仗,安提柯和兒子德米特里雙雙稱王,建立了安提柯王朝,被稱為安提柯一世和德米特里一世。後來,其他勢力強大的總督,也都相繼稱王。如托勒密建立埃及托勒密王朝被稱為托勒密一世,塞琉古建立塞琉古王朝被稱為塞琉古一世,卡山德建立安提帕特王朝等。

創業艱辛,守業更難:王朝的繼任者

公元前303年,卡山德趁著德米特里一世圍攻羅德城之際侵入了希臘。第二年,結束了羅得城圍城之戰的德米特里一世率軍返回希臘,趕走了卡山德。卡山德企圖和談,但是遭到安提柯一世(德米特里的父親)的拒絕。無奈之下,卡山德聯繫色雷斯的利西馬科斯與巴比倫的塞琉古一世重新組成反安提柯聯盟。公元前301年,雙方於小亞細亞(弗里吉亞村莊伊普蘇斯)附近發生激戰。這是繼業者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雙方投入兵力達16萬,4位國王同時上陣。結果安提柯一世戰死,德米特里一世帶著殘兵逃走。最終安提柯一世在小亞細亞的領土被勝利者所瓜分。

重整旗鼓:重獲掌控權

戰敗後的德米特里一世只剩下幾座城市,由於此時他太過弱小,其他繼業者之間因忙於互相猜忌根本無暇理會他,也正因如此,德米特里一世才得以有機會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德米特里花了6年的時間招兵買馬整頓軍隊,公元前295年,他感覺時機成熟,於是率軍一舉占領了雅典,並重新控制了諸多希臘城邦。

手持長矛的馬其頓士兵。馬其頓長矛是古代世界上大規模使用的矛身最長的一種,最長可達到7米,可以有效地克制步兵和騎兵,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的路上戰無不勝。

壯志未酬:在軟禁中死去

公元前294年,德米特里借著馬其頓內亂之際(卡山德於公元前298年去世,他的繼任者安提帕特一世及亞歷山大五世因為王位發生爭鬥)率兵攻入馬其頓,殺死了亞歷山大五世,控制了馬其頓,成為馬其頓國王。德米特里一世根本不滿足如今的現狀,他一心想著恢復父親生前的領土,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瘋狂地擴充軍隊、修建艦船,這種大規模的軍事準備,引起了其他繼業者的警覺,他們不但重新組成了反德米特里聯盟,而且還勸反了德米特里一世的盟友伊庇魯斯摩羅西亞國王皮洛士(德米特里一世的妹夫)。

反德米特里聯盟成立後,皮洛士和利西馬科斯率領重兵攻打馬其頓,見對方來勢洶洶,德米特里一世只好離開馬其頓,但他依然想著收復父親的失地,於是他孤注一擲地帶領部隊向小亞細亞發起進攻,出征前他讓兒子安提柯二世留守希臘。

公元前286年,德米特里一世被塞琉古一世的軍隊包圍,被迫投降後,他被軟禁在敘利亞,並於公元前283年在軟禁中死去。

王朝的創建:以馬其頓為中心

德米特里一世被俘後,安提柯二世曾給塞琉古一世寫信,稱他願意放棄所有領地,甚至委身為人質,以此來換取父親的自由,但是都未能如願。公元前283年,在父親死後,安提柯二世成為安提柯王朝的第三任國王。

公元前279年,一支從北方高盧遷徙而來的凱爾特人入侵了馬其頓,當時馬其頓國王托勒密·克勞諾斯(托勒密一世的兒子)戰死,隨後馬其頓陷入了持續兩年時間的無政府統治狀態。高盧人繼續南下,進入希臘,安提柯二世和希臘中部的埃托利亞同盟聯合重創了高盧人。在此期間,安提柯二世迎娶了塞琉古公主菲拉,通過政治聯姻的方式與塞琉古帝國關係趨於友好。

《垂死的高盧人》雕塑:現藏於羅馬卡庇托利美術館,約公元前2世紀的作品(作者不詳)。該作品刻畫的是高盧人戰敗的場景,一位受傷的高盧戰士,悲痛的坐在地上,他身體前傾,左膝彎曲,右手支撐在地,雖然傷得很重,體力不支,但他依然掙扎著試圖站起來……

公元前277年,安提柯二世在達達尼爾海峽將高盧人擊敗,接著率軍直入馬其頓,成了新的馬其頓國王。這也奠定了安提柯王朝以馬其頓為中心的統治,安提柯二世也因此被認為是安提柯王朝真正的創建者。

安提柯二世:依靠武力才是硬道理

公元前274年,馬其頓西邊的鄰邦伊庇魯斯的國王皮洛士在義大利戰場失利返回了本土。為了補充軍餉,第二年,他率部隊入侵馬其頓,這讓安提柯二世失去了很多馬其頓的領土,在對方的強勢攻擊下,最後安提柯二世只能借著海軍的優勢退守到海港城市。公元前272年,皮洛士又轉戰伯羅奔尼撒半島,在圍攻未果後,他又率軍入侵阿爾戈斯城。作為阿爾戈斯同盟的安提柯二世,立即出兵援助,與斯巴達人和阿爾戈斯人一同擊敗了皮洛士的大軍,皮洛士戰死。安提柯二世也趁機收回了被皮洛士占據的領土,此後他穩固地掌管著馬其頓和希臘的政權。

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也想染指希臘半島,公元前267年,托勒密二世鼓動希臘的兩個主要城邦——雅典和斯巴達聯合起來反抗馬其頓,這導致克雷莫尼迪恩戰爭爆發。作為回應,安提柯二世對這兩個城市給予了毀滅性的打擊。而此時的托勒密王朝由於被塞琉古王朝牽制,無法援助雅典。最終,雅典、斯巴達被迫求和,希臘半島局勢穩定。後來在第二次敘利亞戰爭中,安提柯二世與塞琉古帝國結成同盟,在科斯島戰役中大敗托勒密王朝的艦隊,可以說托勒密的潰敗,解決了安提柯二世來自外部的軍事威脅。

然而安提柯王朝的後院並不太平,熱愛自由的希臘人不停地給他製造事端。公元前251年,希臘城邦西庫昂在年輕貴族阿拉圖的帶領下驅逐了親馬其頓的僭主,宣布獨立。為了防止安提柯二世的報復,西庫昂加入了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亞該亞同盟,共同抵抗馬其頓。隨著亞該亞同盟的不斷發展壯大,科林斯、阿爾戈斯等城邦也陸續加入進來。這個同盟的存在,讓安提柯王朝的政局非常不穩定。

內憂外患下的帝國晚景:王朝的滅亡

公元前239年,80歲的安提柯二世去世,他的兒子德米特里二世繼位。此時,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內憂外患、動盪不安的國家。

在內部,他要隨時防範希臘本土的兩大同盟——埃托利亞同盟和亞該亞同盟的進攻,這兩個本來互為敵對的同盟,為了抵抗馬其頓竟然化干戈為玉帛——結成了同盟。德米特里二世起初在與兩大同盟的對戰中,奪取了位於希臘中心的波奧蒂亞,將兩大同盟隔開,這樣正好削弱了兩大同盟聯合的力量。

在外部,安提柯王朝面臨著北方蠻族入侵的危機。公元前229年,德米特里二世在與蠻族的作戰中死去,留下了年幼的兒子腓力五世。德米特里二世的堂弟安提柯三世以攝政王的名義控制了馬其頓,成了手握大權的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三世為了瓦解希臘同盟,於是向亞該亞同盟伸出橄欖枝。而此時,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斯巴達新任國王(克里昂米尼三世),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試圖擺脫馬其頓的控制,為了化解國內矛盾,他不斷對外用兵,並多次進攻亞該亞同盟,於是導致亞該亞同盟逐漸倒向馬其頓。公元前222年,安提柯三世擊敗了斯巴達,在廢除了斯巴達的政治改革後,又重新扶持親馬其頓的貴族上台,這使得斯巴達乃至亞該亞同盟再度臣服於馬其頓。

同盟者之戰:長達4年的拉鋸戰

公元前221年,安提柯三世在一次戰爭中死去,17歲的腓力五世開始親政。埃托利亞同盟認為17歲的新君繼位暫時無力涉足希臘本土事務,於是便抓住時機舉兵進攻亞該亞同盟南部的領土——爆發了同盟者戰爭。腓力五世聯合亞該亞同盟與埃托利亞同盟展開了長達4年的戰爭,依然沒有決定性的勝利,雙方最終於公元前217年協商停戰,隨著和約的簽訂,希臘本土勢力基本維持原狀。

馬其頓淪為附庸國:衰落的象徵

與埃托利亞同盟妥協後,腓力五世決定專心對付將勢力滲透到伊利里亞的羅馬共和國。公元前215年,腓力五世與迦太基的漢尼拔締結盟約,共同對付羅馬——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爆發。通過戰爭,馬其頓最終占領了伊利里亞。公元前200年,羅馬主動進攻馬其頓——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爆發。為了獲取更大的勝算,羅馬聯合埃托利亞同盟和亞該亞同盟共同攻打馬其頓,在以羅馬為首的戰略聯盟下,公元前197年他們擊潰了腓力五世的馬其頓方陣,腓力五世被迫簽訂和約,他不但喪失了對希臘城邦的統治權,而且只保留了少量的軍隊,為了讓對方安心,他又派出自己的兒子去羅馬做人質。至此,馬其頓喪失了強國地位,淪為羅馬的附庸。

馬其頓解體:覆滅的徵兆

公元前197年,腓力五世去世,他的兒子珀爾修斯成為馬其頓國王(他是安提柯王朝第七任也是最後一任國王)。珀爾修斯頗具雄心,並意圖恢復安提柯王朝往日雄風,他擴建軍隊,與塞琉古帝國的公主結婚,介入鄰國事務,將勢力滲透到色雷斯和伊利里亞地區,他還武裝視察希臘聖地德爾菲神廟,引起了希臘的恐慌。所有的這些舉動都引起了羅馬的不滿。公元前171年,羅馬出兵馬其頓——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爆發。

戰爭初期,馬其頓占據上風,贏得了幾場戰役,但是在公元前168年,在關鍵性的彼得拿戰役中,馬其頓方陣不敵羅馬軍團,珀爾修斯本人也被俘虜。自此,存在了124年的安提柯王朝覆滅,戰後的馬其頓王國也被羅馬拆分成4個共和體制的小國。其間,先後出現3個自稱珀爾修斯兒子的人自立為王,公開反抗羅馬統治,但最終被羅馬剿滅。公元前146年,馬其頓的4個共和政體被解散,馬其頓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羅馬戰車:這種戰車雖然很帥,可對地理環境要求頗高,比如顛簸的山地就無法使用,也因此在當時只有局部地區才有這種戰車,其作戰方式主要是以騎兵為主。在圖中的二輪雙馬戰車上,駕馭戰車者身穿鎧甲、頭戴頭盔,身上披著的紅色披風隨風飄逸,不管遠觀抑或近看都極威風。

參考文獻

[1]龍沛.論馬其頓軍事體系在希臘化國家中的繼承、發展與衰亡[J].西部學刊,2018(10):46-51.DOI:10.16721/j.cnki.cn61-1487/c.2018.10.014.

[2]韓翔. 托勒密二世時代對外關係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2.

[3]邵大路. 希臘化時期新建城市研究[D].南開大學,2017.DOI:10.27254/d.cnki.gnkau.2017.00000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