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茶馬古道的記憶:安化風雨橋

茶眼看陝西 發佈 2023-11-25T17:35:13.232756+00:00

湖南省安化縣是中國黑茶的核心產區。黑茶六大茶系之一,也是中國的特有茶類。安化黑茶在 1592 年被定為「官茶」並銷往西北地區。在茶馬互市政策的引領下,安化人民以茶葉與西北人民交換馬匹, 形成了以安化為起點的茶馬古道。安化茶馬古道見證了安化黑茶百年的滄桑和興衰。


湖南省安化縣是中國黑茶的核心產區。黑茶六大茶系之一,也是中國的特有茶類。

安化黑茶在 1592 年被定為「官茶」並銷往西北地區。在茶馬互市政策的引領下,安化人民以茶葉與西北人民交換馬匹, 形成了以安化為起點的茶馬古道。安化茶馬古道見證了安化黑茶百年的滄桑和興衰。

「茶馬」一詞,一是源於唐朝開始的茶馬交易機制。古代中原政權為了加強軍事力量,以茶葉等商品與邊疆遊牧民族換取戰馬,並設有專門的管理機構「茶馬司」,「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馬於四夷,率以茶易之」。二是山區茶農以茶葉換取生活物資,由於山道崎嶇,交通不便,多用馬匹作為馱運工具,因此,茶和馬聯繫在一起。由此引申出了「茶馬之路」,即留存至今所謂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 安化黑茶已經成為安化的金字招牌, 特色鮮明, 聞名於世。

在交通極為落後的時期,出行對於人們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地區與地區之間,近則十餘里,遠則上千里,那時沒有公路,也沒有汽車,運輸主要依賴於馬匹,因此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輝煌的馬幫文化。

而在茶葉貿易史上,馬幫更是走出了一條又一條聞名於世的茶馬古道。

像安化這種地處偏遠山區的小縣城,能在茶葉貿易歷史中與外界互通,可以說離不開茶馬古道的連接,而眼前這一座座猶如風足殘年老者的風雨廊橋就是曾經把安化茶馬古道連接起來的功臣。

歷史上的益陽,驛道交通發達,並與茶馬古道連接起來。千百年來,穿梭在古驛道上的辛勤馬幫,在風餐露宿的艱難行程中,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打破山林深谷的寧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開闢了一條通往邊陲的經貿之路。

也由於路途遙遠,為了防止茶葉變質,也為了便於運輸,這裡發明了一種獨特的制茶工藝,簡單來說是先用火將茶葉烘乾,然後壓緊壓實。

在茶馬古道上,使益陽茶名揚天下的是黑茶,其著名的品種有茯磚茶、千兩茶、黑磚茶和三尖茶。茶馬古道 馬幫和茶馬古道凝聚和集中了物流和人流,在茶馬古道經過的好些水陸、陸陸交匯點,慢慢而自然的形成了集鎮、驛站,以方便馬幫和過往商賈行人買賣商品,住宿歇足。高城峒、江南古鎮、永錫橋、洞市老街、唐家觀、新化圳上、白溪、隆回灘頭、寶慶這些老市鎮,便是隨「茶馬古道」誕生、發展而來的。出湖南,到洛陽,經長安,越西域,最終到歐洲。

茶馬古道已湮沒在歷史煙雲中,成群結隊的馬幫身影不見了,清脆悠揚的馬鈴聲遠去了,遠古飄來的茶草芳香也消散了, 而風雨橋卻如昔巍然屹立, 默默地丈量著山河的永恆。這些風雨廊橋橫跨在碧色山水之間,架起了時間的長河。

當走進風雨廊橋,你會發現,這裡沒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僻靜,沒有「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的悠然,也沒有迎送著漁舟唱晚的詩意......

安化風雨橋的建造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因木構部分易損,故現存橋樑多為清代遺構。安化境內現有清及民國時期建造的風雨橋29座。

其中的思賢橋、燕子橋、仙牛石橋、永錫橋、十義橋、復古橋、馬渡橋於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的橋洢溪橋、福星橋、萬善橋、適中橋、腰垻橋、紅岩塘橋、晏家橋、蕭家橋、樂善橋列入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安化風雨橋均由青石橋墩、木質橋身和小青瓦橋頂三部分組成。

安化縣江南鎮是安化黑茶千兩茶的發源地。我國歷史上有兩條茶馬古道,其中一條的起點就在江南鎮。境內古茶亭、古茶行、古道、古橋等遺蹟甚多。從江南鎮向南到原洞市鄉所在地,曾為黑茶古道的一段。在江南鎮思賢村資水支流麻溪之上,有一座造型精緻、保存完好的風雨橋——思賢橋。


1. 思賢橋


AN HUA

思賢橋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續修於嘉慶七年(1802年)。同治《安化縣誌·津梁》記載:「思賢溪之有橋也,始於乾隆庚寅,續修於嘉慶壬戌,累石為址,宏開四座玲瓏,架木為梁,遠接一條蒼莽,億萬人輪蹄絡繹。」

思賢橋由青石橋墩、木質橋身和小青瓦橋頂三部分組成。橋身為長廊式通道,鵲木抬梁,全部採用榫卯結構,不用一顆鐵釘;橋面用木板鋪成,兩旁有固定的雙邊木凳供行人休息;橋身兩側是豎式木欄杆,通風極好,視線通透。


2. 復古橋


AN HUA


復古橋又名柘溪雙橋,這是連在一起兩座廊橋,分別橫跨在兩條呈「Y」形的小溪上。

稍大的一座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梁架,兩台兩墩,棱形分水,五層鵲木;全長30.8米,寬3.8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兩端橋頭均有白色風火牆和麻石階梯,門上嵌「復古橋」橋名。

另一座風雨橋體量小一些,是一座單跨石拱廊橋,橋長僅8米,但橋上的風雨廊十分精巧,將兩端設計為重檐廡殿頂式的閣樓,很是別致。


3. 永錫橋


AN HUA

永錫橋,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

橋身為長廊式通道,鵲木拾梁,全部採用卯榫結構,不用一顆鐵釘,橋面用木板鋪成,兩旁有固定的雙邊木凳供行人休息,橋身兩側都是豎式木欄杆,通風採光極好,視線通透。大多歇山重檐,小青瓦橋頂檐角飛翅,頂上有塔或寶葫蘆等裝飾。

在風雨橋上走一走,長廊、歇亭、木凳、流水,無一不滲透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在歇亭坐下,夏天來一根兒時記憶的老冰棍,時光就會變得悠緩起來,心情就會變得輕鬆起來,靜靜地忘了時間,沉浸在美好的享受之中,這樣的心境,或許只有此時才會擁有。


4. 仙牛石橋


AN HUA

仙牛石橋(1874年),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木結構梁架,四層鵲木。

仙牛石橋均由青石橋墩、木質橋身和小青瓦橋頂三部分組成。

橋身為長廊式通道,鵲木抬梁,全部採用卯榫結構,不用一顆鐵釘,橋面用木板鋪成,兩旁有固定的雙邊木凳供行人休息,橋身兩側都是豎式木欄杆,通風採光極好,視線通透。


5. 十義橋


AN HUA

安化的風雨橋,有歷史記載的,有幾百座,現存的也還有30餘座,都是當地樂善好施的人捐資修建的。或許,它們已經被水泥公路鋼筋大橋所取代,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或者,它們已經被五彩霓虹世相浮華所遮攔,失去了往昔的風采。然而,這青石的橋墩,古舊的橋廊,滄桑的橋身,無不蘊含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地方風味,每一座風雨橋,都是靜默而豐饒的歷史,令人心動而神往……

十義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渠架,兩台三墩,棱形分水,四層鵲木;全長約65米,通高10.2米,寬3.9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24空,每空長2.5米;北橋頭有過道,南橋頭西側有青石台階。


6. 馬渡橋


AN HUA

「入鏡鸞窺沼,行天馬渡橋」。東坪鎮馬渡村馬渡橋是一座有著100多年歷史的風雨橋,曾經也是馬幫茶商的必經之路。大橋的古老氣息,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訴說著茶馬古道的故事。


7. 燕子橋


AN HUA

燕子橋東西向橫跨伊溪,始建於宋熙寧年間,現存建築為清道光二年(1822年)。

大橋為歇山重檐小青瓦頂,懸臂挑梁式木結構渠架,兩台兩墩,棱形分水,四層鵲木;全長約38.5米,通高11米,寬3.8米;中間為走道,兩側為歇亭;歇亭共11間;西橋頭有過道和守橋亭,東橋頭南北兩側有石台階級;東、西橋頭和橋中間各有一座廡殿頂的閣樓;正脊上卷塑有三星寶頂,兩側的為花形裝飾,脊角聳立龍形泥塑。

安化風雨橋多為伸臂木樑橋。目前常見到的伸臂木樑橋有三種類型, 即單向伸臂式、 雙向伸臂式和斜撐伸臂式。

安化風雨橋多採用單檐硬山頂。


除了這七座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其中的洢溪橋、福星橋、萬善橋、適中橋、腰垻橋、紅岩塘橋、晏家橋、蕭家橋、樂善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臥龍橋、大林口橋、高橋、南關橋、大塘橋、木家橋、包台橋、曉溪橋、苦竹溪橋、烈溪橋、蛇山溪橋、漾佳橋、葺龍橋、山河村橋亭、新橋村橋、永盛橋等,另外還有石拱橋。

這些風雨廊橋是茶葉貿易的交通樞紐,見證和經歷著一次次的悲歡離合和滄海桑田。

或許那時趕馬歇腳的商販,落日橋頭的茶馬故事,聽著「噠噠噠」馬蹄聲入夢的橋頭人家,都早已被時間簽字畫押,但風雨廊橋古樸的遺蹟仍零星保留著茶馬古道的記憶碎片。

風雨橋將這裡令人咂舌的秀麗風景,神秘悠遠的蚩尤梅山文化,未被打擾的淳樸民風,未經污染的山水河流,流傳古今的茶馬故事連接在一起,才足以呈現著這個縣城最美的模樣。

你在廊橋上歇腳乘涼,也感受橋外田野、山川與溪流的律動,回想歷史的某個點,悠遠的馬鈴聲迴蕩山谷、激流。

遙想安化茶馬古道,在那裡,風雨橋仍然安靜地屹立著,只待到風平時,待到愛茶之人記住它,待到茶人將它升華成一種持久的美,讓漸漸缺失的文脈記憶重新填進我們的心裡。

這裡保留了原生態的高山民居風光和峽谷風光,遠離塵囂,秀美獨特,故被稱為「高山之城,茶馬遺風」。

擇一期風雨,在風雨橋上走一走,或許還能喚醒每個人心中家鄉的記憶。

而到那時,人們侃侃而談關於安化的一切,風雨廊橋也仍然安靜地屹立在那,而安化的茶也飄香如故香......


圖片來自網絡,旨在分享安化廊橋的更多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