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蔡冠深基金會當代藝術獎」獲獎展覽開幕,探索生態與藝術

新京報 發佈 2023-11-25T22:07:29.657022+00:00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第二屆「蔡冠深基金會當代藝術獎」的獲獎展覽「蛇紋綠岩」,日前在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白雲館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第二屆「蔡冠深基金會當代藝術獎」的獲獎展覽「蛇紋綠岩」,日前在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白雲館開幕。作為「中法文化之春」的一部分,今年的「蔡冠深基金會當代藝術獎」側重於從更廣闊的視野探索生態環境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呈現了蔡冠深基金會和法國尼斯現代與當代藝術博物館以及北京中間美術館兩家知名中法藝術機構的合作成果。據悉,此次展覽將展出至9月17日。

《蛇紋綠岩Ophiolite》展覽現場。

此次展出的獲獎藝術家分別是來自中國成都的藝術家組合曹明浩和陳建軍,與身居柏林的法國藝術家阿德里安·米西卡。他們長期圍繞與生態相關的議題展開創作,以謙遜的、嚴肅的、友好的和詩意的視角接近和描述他們所關注的生態對象和語境。在展覽中,我們從他們各自的創作脈絡中選取出若干作品,邀請觀眾隨著作品將其視點遊走在水系與植物之間,去發掘隱藏在世界構成之中的「蛇紋綠岩」,同時探尋自己可能與世界產生連接的多種密碼。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也是第二次擔任「蔡冠深基金會當代藝術獎」評委的盧迎華,在為展覽構思題目時,借用了曹明浩和陳建軍作品中所提及的「蛇紋綠岩」,她談道:「蛇紋綠岩的主體是古大洋的地殼殘片,是已消亡的海洋的遺物,它還是判定因海底擴張而本不相鄰的地球陸地板塊間相互縫合的標誌。針對蛇紋綠岩的發現徹底顛覆了人類對於地球構造的認知——山脈和海溝不是因為地球收縮而形成的褶皺,而是陸地板塊的碰撞所形成的縫合帶。蛇紋綠岩把我們對於那些自然災難頻發地區(如山脈和海溝)的成因,從『斷裂』引導進一種『縫合』的思維里去。作為一個美好的隱喻,蛇紋綠岩給我們提示了一種與他者和未知的相處之道。我們應該不斷地去努力靠近複雜的現實,把天然的差異與激烈的碰撞看成一種積極的縫合行為。這也是展覽中藝術家的創作給我們最好的提示。」

「蛇紋綠岩」展覽將展至9月。

今年四月,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第17屆中法文化之春的啟動儀式上宣布了和蔡冠深基金會合作的中法藝術家駐地計劃。蔡冠深基金會董事、新華集團執行董事蔡雋思先生表示:「『蔡冠深基金會當代藝術獎』一直致力於推廣中國和法國高水平的藝術家在國際平台上的影響力。希望通過這個獎項,為中法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搭建橋樑,為中國藝術家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台和交流機會。白雲館也是以此為初衷,運營至今。希望這個獎項可以繼續發展,未來發掘更多青年藝術家,推動藝術在全球性議題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吳興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