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金陵地—鼓樓

啊要辣油呀 發佈 2023-11-25T22:48:39.383705+00:00

位於南京市中心的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規模宏大。氣勢雄偉,乃當年擊鼓報時的場所,為全城百姓晝夜報時,有時也用作迎王、接詔書等大慶活動的報時。到了清代,鼓樓只遺留下城闕,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時。

位於南京市中心的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規模宏大。氣勢雄偉,乃當年擊鼓報時的場所,為全城百姓晝夜報時,有時也用作迎王、接詔書等大慶活動的報時。到了清代,鼓樓只遺留下城闕,直到南巡時。在此登臨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樓基座上樹碑建樓,並更名為「碑樓」,故而鼓樓有「明鼓清碑」之稱。

南京鼓樓,是明代首都之象徵。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稱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親自參與制定國子監的布局,規定「左列鼓架,右建鐘樓」,洪武十五年(1382)在高崗上建鼓樓。

鼓樓建築物分為兩層,原由上、下同大的兩部分組成。下層台座為磚石築成,建成城闕狀。東西長44.04米,南北長22.60米,高8.8米。南北兩面各有拱門三個貫穿前後,供人們行走。中門券高6.5米,寬6.35米;左右二門券皆高5.28米,寬47米。兩邊拱門內側又各有兩個藏兵洞,能容百人,當時有御鼓官率兵士多人在此鎮守。東西兩端各築有青石台梯四十級,直通台面,梯孔之上各建歇山頂梯字一座,以防雨水下注台梯;台座橫向正中和偏前各開漏窗二口,以供巷道、台梯採光和通風。上層建築,分為中殿和東西兩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登樓遠眺,全城景物盡收眼底。原殿內有大鼓兩面、小鼓二十四面、雲板一面、牙杖四根、點鐘一隻、銅壺滴漏一架、三眼畫角二十四板,用於晝夜報時用,或為迎王、送詔書之用。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第一次南巡,至金陵,登上鼓樓台座,前瞻鐘山,後瞰石城,縱觀全城風貌,將鼓樓稱為」暢觀樓」。



戒碑碑身高3.20米,寬1.43米,厚0.38米;碑額高0.9米,寬1.56米,厚0.49米,中刻篆書「聖諭」二字,碑文皆用楷書。碑四周圖案均為多姿多態的盤龍穿雲,甚為精奇。龜趺高1.24米,長2.15米,寬15米。

鼓樓亭上安放在康熙南巡戒碑兩邊的一對龍鳳亭,相映生輝,古樸典雅,供遊人觀賞。據有關專家從其工藝、雕刻水平考察,推測可能為明末清初之作。

龍鳳亭高四米,塔形,六角七級二層木結構,外鍍金箔,金光熠熠。各級都有雕刻極精細的人物或植物、動物畫。從下至上,四級為人物,皆為武士出征、三國故事人物等。三級為花鳥,有葵花、天竹、青松、芭蕉、萬年青等;花鳥中還有虎豹、蛇蟲雜綴其中。二層隔離刻有六大騎士,六根亭支架上,鳳上龍下,六龍抱柱,六鳳呈祥;亭子上部由飛鶴、荷花蓋頂。呈現出一幅幅優美的畫面,造型緊湊協調,生動精美,工藝極為精湛,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八角亭位於鼓樓對面兒童遊樂場內,造型美觀,八角飛檐,亭頂為雙鶴戲靈芝圖案,高16米,內寬10米,亭周邊設有欄杆座位,可供遊人圍坐。

此亭建於民國初年,是軍閥齊燮元為其母做壽而建,當時稱之為「齊氏壽亭」。齊氏壽碑(為龜馱石碑)立於亭東,現已無存。新中國成立後,將壽亭改為樂之亭。樂之,其含義之一是取大鐘亭與鼓樓相呼應之意,現鼓樓東有大鐘亭,鍾、鼓東西矗立,音響呼應,故採用《詩經》「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以鐘鼓點題,取「樂之」;含義之二是:亭周圍已建兒童遊樂場,用「樂之」定名,意在給兒童以快樂。



大鐘亭位於鼓樓廣場東北角,重檐六角攢尖頂,灰筒瓦屋面。以六根鐵柱支撐的大鐘亭,高14.5米,上架六角交叉梁,大銅鐘懸在梁下,古色古香,輕巧雅逸,與西側三姑殿組成景點。大鐘亭與鼓樓成犄角之勢,一鍾一鼓,晨鐘暮鼓,構成市中心鼓樓崗的特有氣氛。大鐘系紫銅澆鑄,高3.65米,口輕2.3米,底邊厚0.17米,重約23噸。鐘的頂部鑄陽紋蓮瓣一周,提樑上飾以雲紋和波浪紋。上鑄有「洪武二十一年九月吉日鑄」的銘文。鍾質精形美,聲音洪亮。原鐘樓於清初康熙年間倒塌,二鍾墜地,立者咸豐年間被毀,外者於光緒十五年(1899)由江寧布政使許振禕在此建亭懸掛,遂稱大鐘亭。鐵柱鍾亭由「金陵機器局(今晨光機器廠前身)製造」,並在柱上鑄有銘文。亭門匾額題「元音再起」四字,現已無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