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談儒、佛、道三個教派之間的關係

堂佶訶德 發佈 2023-11-29T15:21:55.159226+00:00

說起對中國影響最深的思想,毫無疑問,有這三個: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中,我們對於三家的一些思想也有著一些了解,現在就來說一下這三家之間有什麼聯繫吧?

說起對中國影響最深的思想,毫無疑問,有這三個: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中,我們對於三家的一些思想也有著一些了解,現在就來說一下這三家之間有什麼聯繫吧?

南懷瑾:「儒家好比糧食店,為人們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佛家是百貨店,日常用品,林林總總,一應俱全;道家則是藥店,靈丹妙藥,用以救人救世。」

儒、佛、道三家的區別

儒家的文化,對於我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普通人,每日為了生計在奔波、為了名利在打轉,當我們在面對複雜的社會關係、難以抉擇的選擇時,它會給與我們一個選擇的原擇,讓我們更加順利的走在一條康莊大道,讓我們的行為不會對我們的心裡產生負面的影響。它是偏重於物理層面,以行為論善惡。

例如:「中庸」的思想,它絕對不是讓我們做一個不得罪人老好人,反而是讓我們在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要太過極端,過於激進、過於保守都不是很好,要把握一個度,度掌握的恰到好處,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非常得罪人的情況出現。

佛家的思想,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必須的,但是沒有的話卻會讓生活索然無味,是可以隨手接觸到的,佛教的寺廟到處都有,佛教的經典也是隨處可見,我們想要了解的話可以說是非常的方便,當我們面對挫折、面對極大的成就的時候,它能夠助我們擺脫對於欲望的執著,獲得思想上的解脫,從而面對世事更加豁達、從容。它是偏重於精神方面,以心論善惡。

例如:萬物「空」的本質,萬物都不會永久的存在,現在所擁有的東西都會消失,現在所追求的物品也都會隨風而逝,了解到萬物都會消失的本質,就會放下對萬物的執著;「因果報應」的思想,讓惡業在發生的時候,人們有一個顧慮,無論以何種方式最後這些業力都會報應在我的身上,當了解到「因果」以後,不會去主動做業,當果報降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也不會難以承受。

道家的思想,不是我們日常必需品,但卻是涉及生死的難關面前的治病良藥,它從物理層面入手,轉向精神層面的修行,最終參悟「道」的真諦。

例如:道家「老莊思想」的經典《道德經》分為兩篇--《道經》和《德經》,其中多次提到「聖人」該如何如何,這裡的「聖人」是得道的統治者,什麼意思呢?也就是皇帝。所以《道德經》更像是為帝王學說。「黃老」的道家思想,則是濟世安民、依法治國的代表,主張寬刑簡政因俗簡禮,依道生法依法治國,是漢唐盛世的根本。

南懷瑾:「華夏文明,數千年的歷史有一個不易的法則,即每當時代變亂到極點,最終都要靠道家思想來撥亂反正。漢唐宋元明清開基立業的鼎盛時期,都是由『三玄之學』--《易經》《老子》《莊子》出來用世,內用黃老,外示儒術,外面標榜的是『孔孟之道』,實際運用的是卻是『黃老之學』。」

儒、佛、道三家的聯繫

嵩山少林寺,佛教禪宗的祖庭,裡面有一個供奉著老子、孔子、釋迦摩尼的地方,門口有著一副對聯「百家爭理,萬法一統;三教一體,九流同源」。

在兩千年的發展中,三家的理念經常會有互通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講,三教其實是一體的,所以歷史上才會有那麼多身兼三教之長的大思想家,最著名的王陽明,其陽明心學就是以三教思想為基礎的。

儒家的「修身、治國、平天下」,佛家的「見性、救世、通萬通」,道家的「養生、遁世、窮萬物」,說法各不相同,但是其本質卻是一致的。

ps:關於道家的「養生、遁世、窮萬物」的解釋,說道家注重養生、只管自己修行,完全是在瞎說,「老莊」思想中的「聖人」學說、「黃老」思想的依法治國,是外表的冷淡,卻是內心狂熱的表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對於「關帝」神祇的信仰,祂不僅僅局限於一個宗教,而是三教都在共同信仰,實現了三教在信仰崇拜體系上的合一,使得三教合一這個概念的內涵有了實質性的飛躍。

三家合一的原因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的大一統,社會的規章制度、倫理道德、君臣治國之道需要儒家來提供;而關於如何去預防犯罪,則需要佛教、道教來進行補充,他們用行善可以成佛、成仙,反之則會墮入地獄來促使老百姓去惡從善。

由於社會的需要,三教在為社會共同出力的過程中,就需要有統一的精神串聯起來。這個也是外部的要求。

隨著13世紀,印度佛教的覆滅,佛教沒有了外來理論的輸入,只吸收中國文化,而中國文化又講究兼容並蓄。在隋唐宋諸朝多次的三家辯論大賽,雖然主觀的暴露了三家的區別,但是在客觀角度上也給三家理論和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機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