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的「三教九流」,三教是哪三教,九流又是哪九流?

趣史談 發佈 2023-12-01T16:36:08.273944+00:00

「三教九流」一般理解為古代職業的名稱,或者泛指舊時下層社會闖蕩江湖從事各種行業的人,受明清白話小說或如今影視作品影響,它已經被理解為是在江湖上從事不正當或低等行當的人,理解起來多少帶點貶義。

「三教九流」一般理解為古代職業的名稱,或者泛指舊時下層社會闖蕩江湖從事各種行業的人,受明清白話小說或如今影視作品影響,它已經被理解為是在江湖上從事不正當或低等行當的人,理解起來多少帶點貶義。

然而,「三教九流」這個詞的本來含義並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今天就說「三教」、「九流」到底具體指的是什麼。

一、「三教」

「三教」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代,當時的儒士把「夏尚武,殷尚敬,周尚文」這三種不同社會教化風氣稱為三教。

佛教自東漢時傳入中國,以其為印度釋迦牟尼所創而簡稱為釋。同一時期,本土道教也在興起和發展,它以先秦老子「道」的學說為中心,具有老子樸素辯證的思想,尊老子為道教始祖,講究煉丹修道,尋求長生不老之法。

三國時期,「三教」以儒教、道教、佛教三種教派固定下來,如河南嵩陽書院就裡有一尊三神像,它是在一個頭上雕出了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的面孔。

二、「九流」

與「三教」只有唯一答案不同,「九流」有了兩種說法。一說它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學術流派,一說他是泛指古代社會不同職業的等級劃分。

1、學術流派

「九流」的說法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說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各有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勢,其中有9個主要的學術流派,他們分別是指儒家(孔孟)、道家(老莊)、陰陽家(鄒衍)、法家(韓非子)、名家(鄧析)、墨家(墨翟)、縱橫家(蘇秦)、雜家(呂不韋)、農家(許行)。於是,人們把宗教和學術中各流派統稱為「三教九流」。

2、等級劃分

古代社會等級制度森嚴,除了科舉考試以外,基本沒有辦法實現等級躍遷。不知道從何時起,民間把社會上的各種職業也進行了等級劃分,依據職業的高低貴賤具體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聖隱、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民。

下九流:師爺、衙役、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及巫婆)、盜、竊、娟。

因為社會經濟、風俗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因此民間對職業進行了各種版本的劃分,不過不管怎麼變動,各版本的上九流及中九流差異不大,變化主要在下九流。例如賣油、修腳、剃頭、裁縫、戲子、搓背、賣糖等職業在不同時期都被列進過下九流之列。

整體上看,上九流是權勢階層,中九流是技術較高或比較高雅的職業,下九流則是固定的盜賊、娼妓和簡單的服務性行業。前面也說階層之間很難跨越,所以古代職業劃分九流並不是推崇、鼓勵大家成為上、中兩階層的人,而是反過來在強調屬於下九流的職業是多麼輕賤,所以不同時期都存在職業歧視,這也是為什麼「三教九流」、「下九流」逐步含有貶義的原因。

元代曾出現過「十流」的說法,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入主中原但沒有中原「以儒治國」的理念,科舉取士制度被廢棄幾十年,這期間的儒士入仕無門,社會地位比娼妓還低微,僅僅比乞丐有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