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端午節談傳統文化保護

虛而待物者 發佈 2023-12-02T10:59:37.532808+00:00

端午節和我們傳統節日一個最大的差異,就是它在大江南北習俗各異,這天吃一個粽子都有甜鹹肉素,還別說端午節吃以外的講究,賽龍舟就表達的是喜慶奮發,而紀念屈原講究的是平安緬懷,其實龍舟屈原,跟漢人文明都聯繫不直接,是漢人到了長江流域或者更南方溶入了其他民族的習俗。

端午節和我們傳統節日一個最大的差異,就是它在大江南北習俗各異,這天吃一個粽子都有甜鹹肉素,還別說端午節吃以外的講究,賽龍舟就表達的是喜慶奮發,而紀念屈原講究的是平安緬懷,其實龍舟屈原,跟漢人文明都聯繫不直接,是漢人到了或者更南方溶入了其他民族的習俗。傳統的漢人禮樂規範是周朝興起並流傳發揚光大的,那麼周文化里端午節是什麼樣子的呢?

一是曆法。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易經·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端午是「飛龍在天」吉祥日,上古干支紀元法,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端午原為干支歷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初五。這是端午節由來。龍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歷史中,連帶著後人很容易接受龍舟傳統。

二是道教。道家是中華本土習俗的重要維護傳承人,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與《雲笈七箋》中說,五月初五名地臘,五帝攢會之日,此日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校定生人官爵。所以這天是大家的功過考評日,一般家庭都希望福祿壽和子孫滿堂,這一天由德高望重老人調製雄黃酒分賜家人,並為新添的兒孫戴上「韁繩」留住福命,一開始只有富貴人家給韁繩配銀飾,後來韁繩演變成金銀項圈,長命鎖。

三是防疫。端午節關中和中原地區正式進入盛夏,毒蟲瘟疫開始抬頭,所以陰曆五月是毒月毒日。菖蒲、艾草有驅蟲辟邪作用,端午陽氣旺,且艾、菖長勢茂盛,每年端午人們有在門上掛菖蒲或艾草辟陰邪的習俗,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艾節」。不僅如此,端午節人們香湯沐浴,佩戴香囊,更給小孩子五色彩線編髮髻,纏手腕,帶腳環,這個時候比的是誰家主婦心靈手巧。

加入人文因素是從屈原起,介子推,曹娥,都是後續人們附會的,無非表達對德行厚重的推崇,各地因人而異,近代由於商旅經營,南方富裕,這些習俗逐漸到北方,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粽子,須知一開始北方不產大米,周興起的農耕文明里沒有粽子。

一個端午節,見證了文化文明傳播,多樣性正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容並蓄的體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