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鎮廣州番禺 | 沙灣古鎮,尋找800多年嶺南廣府文化古韻

古村記 發佈 2023-12-03T13:05:39.081632+00: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灣古鎮。名列第2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廣府文化的傑出代表,一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嶺南文化古鎮。沙灣鎮歷史悠久,原為一古海灣,先人在此築堤圍墾,因始建於古海灣的半月型沙灘之畔,故名沙灣。宋代沙灣以北已成陸地,以南後陸續圍海造田,面積不斷擴大。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沙灣古鎮。
名列第2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廣府文化的傑出代表,一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嶺南文化古鎮。

沙灣鎮歷史悠久,原為一古海灣,先人在此築堤圍墾,因始建於古海灣的半月型沙灘之畔,故名沙灣。宋代沙灣以北已成陸地,以南後陸續圍海造田,面積不斷擴大。沙灣何族始祖何德明於宋熙宗十五年 從廣州遷居沙灣,後又在宋紹定六年(1233 年)擇沙灣定居,何氏宗族定居沙灣標誌著沙灣聚落開始形成。



明代番禺縣設沙灣巡檢司,清沿明制。沙灣聚族而居,其中有何、王、李、黎、趙五姓先後遷入並逐漸成為鄉中大族,逐漸成為珠三角「煙火萬家」的宗族聚居之地。這裡,自古繁華,是聞名珠江三角洲的古鎮之一。這裡還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龍獅之鄉」、「民間雕塑之鄉」等榮譽稱號。


沙灣古鎮建築群保存基本完好,整個古鎮建築基本坐向是從東北至西南呈線形分布。街巷格局以東西走向為主,以安寧街與車陂街為東西主線,形成多條與之平行的東西走向的街巷,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嶺南建築和文化形態。


沙灣古鎮「石階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街巷均用青麻石鋪成,巷有門,街有閘,坊里之間更有門樓閘口,並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建築。古建築中還蘊藏豐富的磚雕、灰塑、木雕、壁畫等藝術珍品;獨具嶺南特色的鑊耳屋也在這。


古時候沙灣臨海,可以發現當地有不少用蚝殼砌成的外牆的房屋,也就是蚝殼屋。冬暖夏涼,不積雨水,不怕蟲蛀,別有特色。


沙灣古鎮建築風貌具有傳統的嶺南廣府風格,類型齊全,既有留耕堂、三稔廳為代表的祠堂建築,又有以安寧街、車陂街為代表的街巷建築,還有李忠簡祠、清水井等明清建築及設施。

其中,留耕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番禺現存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宏大、布局最嚴謹、造工最精巧、保存最完好的粵中宗祠的經典之作。


同樣值得參觀的,還有為了紀念何氏三傑而建三稔廳,廳內有廣東音樂何氏三傑畫像。清末民初「何氏三傑」何柳堂、何少霞、何與年在此創作《雨打芭蕉》、《賽龍奪錦》等曲目,為享譽世界華人的不朽名曲,沙灣因此成為「廣東音樂之鄉」。

另文峰塔值得一訪,俗稱文昌閣,留耕堂附屬的風水建築,三層分別供奉文昌、關帝和魁星神像。每年開學時,鄉中的兒童本來此地叩拜,祈求功成名就和平步青雲。



沙灣古鎮,走入這裡,獨有一種古樸而清新的感覺,悠然自得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你可以感受濃濃的嶺南獨特風韻。空時,值得一來!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