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展覽|「畢卡索,面具之像」將於明天開幕

西班牙國家旅遊局 發佈 2023-12-06T08:32:32.075113+00:00

David Douglas Duncan。Villa La Californie, Cannes, verano, 1957。

大衛·道格拉斯·鄧肯 (1916-2018)

戴面具的巴勃羅·畢卡索 (《大鏤空面具》,1955)

加利福尼亞別墅,坎城,1957年夏

David Douglas Duncan (1916-2018)

Pablo Picasso enmascarado (Gran máscara recortada, 1955)

Villa La Californie, Cannes, verano, 1957

© David Douglas Duncan

© Sucesión Pablo Picasso, VEGAP, Madrid, 2023

「他是神。他應當懂得要想成功必須不斷偽裝,於是前進道路上的每一張面具都被他戴在臉上……這位畫家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創作設想是什麼?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畢卡索?未來人們一定會這樣發問。」 皮奧·巴羅哈在描繪這位來自馬拉加的藝術家時如是說,而他所言完全正確。

2023年正逢畢卡索逝世50周年。值此之際,展覽「畢卡索,面具之像」將以藝術家多面的人物形象為主題,於上海拉開帷幕。本展覽由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和西班牙駐華大使館協同舉辦,馬拉加畢卡索博物館作為特別顧問,並得到了西班牙國家旅遊局和中智塞萬提斯西語中心的支持。通過幾位二十世紀偉大攝影家的鏡頭語言,展覽將向觀眾展現畢卡索的個人世界,讓大家看到這位藝術家的不同側面。

愛德華·奎恩 (1920-1997)

頭戴鬥牛士面具的巴勃羅·畢卡索

加利福尼亞別墅,坎城,1959 年

Edward Quinn (1920-1997)

Pablo Picasso con una máscara de toro utilizada para los entrenamientos de las corridas

Villa La Californie, Cannes, 1959

Foto: Edward Quinn, © edwardquinn.com

© Sucesión Pablo Picasso, VEGAP, Madrid, 2023

6月22日下午5點開幕式期間,馬拉加畢卡索博物館館長José Lebrero Stals將與特邀藝術家鄔建安、知名策展人和藝術評論家沈奇嵐、上海塞萬提斯圖書館負責人易瑪進行對話。結束後,José Lebrero Stals將為現場觀眾進行展覽導覽

👇戳下方視頻,搶先開啟西班牙·面具之路!

20世紀50年代中期,紀實攝影的出現使得繪本雜誌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人們渴望獲得名聲,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很快畢卡索便意識到,在當代社會中,成為現代藝術家的前提是建立一個良好公眾形象,以便提升自己的社會知名度。展覽中多姿多彩的作品記錄下了畢卡索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豐富了這位偉大藝術家的形象,拉近了他與公眾間的距離。

展覽匯集了畢卡索的好友阿根廷攝影師羅伯托·奧特羅(Roberto Otero)、法國攝影師安德烈·維萊(André Villers)呂西安·克萊格(Lucien Clergue),愛爾蘭世界主義者愛德華·奎恩(Edward Quinn)以及戰地記者大衛·道格拉斯·鄧肯(David Douglas Duncan)的攝影作品。鏡頭下畢卡索生活瞬間的拼貼描繪出鮮活的藝術家形象,匯集成為集體想像的一部分,建立起這位20世紀最重要畫家的全方位視覺神話。

羅伯托·奧特羅 (1931-2004)

畢卡索和《頭》(1934)

加利福尼亞別墅,坎城,1961

羅伯托·奧特羅收藏,馬拉加畢卡索博物館

Roberto Otero (1931-2004)

Picasso junto a Cabeza(1934)

Villa La Californie, Cannes, 1961

Fondo Roberto Otero. Museo Picasso Málaga

© Fondo Roberto Otero. Museo Picasso Málaga, 2023

© Sucesión Pablo Picasso, VEGAP, Madrid, 2023

「塞外」空間:鄔建安《看不見的面孔》

展覽期間,藝術家鄔建安的作品《看不見的面孔》將在上海塞萬提斯圖書館「塞外」藝術空間展出。鄔建安利用玻璃雕塑回溯了中國和歐洲的面具傳統,破除了現實與偽裝之間的界限。改造與變形後的面孔從不同角度展示了時刻發生著相互作用的內在與外部世界。

《看不見的面孔 - 鼻子,眼睛,嘴》2019

玻璃,著色玻璃,銀

一套兩層作品,外層 43 x 47 x 35 cm; 內層 28 x 13 x 15 cm

Rostro invisible - nariz, ojos, boca, 2019

Vidrio tintado, vidrio, plata.

Set de dos esculturas: externa 43 x 47 x 35 cm; interna 28 x 13 x 15 cm

出席嘉賓

何塞·萊布雷羅·斯塔爾斯(1954年,出生於巴塞隆納), 1996-2002年擔任巴塞隆納當代美術館展覽部的首席策展人,2003- 2009年任塞維亞安達盧西亞當代藝術中心館長,2009年10月起任馬拉加畢卡索博物館藝術總監,策劃和組織了眾多文化項目和展覽,包括展覽「怪誕元素」,「畢卡索:德國印記」,回顧展「安迪·沃霍爾:機械藝術」 (由巴塞隆納凱克薩銀行廣場當代藝術館、馬德里凱克薩銀行廣場當代藝術館和馬拉加畢卡索博物館聯合舉辦),展覽「畢卡索的南方:安達盧西亞文化及其影響」,展覽「布魯斯·瑙曼:房間,身體,文字」,展覽「藝術的譜系」 (由馬德里胡安馬奇基金會和馬拉加畢卡索博物館聯合舉辦),以及展覽「布拉塞鏡頭下的巴黎」。2012 年被法國政府文化部授予文學藝術騎士勳章。2019 年被任命為馬拉加聖特爾莫皇家美術學院院士。

鄔建安目前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的藝術思辨和視覺創造核心在於藉助那些看似遠離今日生活的情境,表達人類文明歷史中永恆的部分,喚醒人內心感受中隱秘幽微卻宏大磅礴的潛意識,進而引發對時代和人的反思與觀照。

鄔建安的作品先後在美國伯克利美術館及太平洋影像藝術中心(2022)、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2021)、法國里爾伯爵夫人博物館(2021)、中國銀川當代美術館 (2020)、義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2019)、日本森美術館(2018)、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2017)等機構展出。2017年,他代中國參加第57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

多家世界級美術館和藝術基金會等機構皆收藏有鄔建安的藝術作品,如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洛杉磯郡立藝術博物館、康奈爾大學赫伯特 F. 詹森藝術博物館、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生現代美術館、星美術館、巴⻄奧斯卡 ·尼邁耶博物館、日本福岡亞洲藝術博物館、澳大利亞白兔藝術基金會等。

沈奇嵐是藝術評論家,策展人,文化學者,作家。於德國明斯特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曾任《藝術世界》雜誌社編輯部主任,出版社藝術主編。現任《書城》雜誌編委。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客座教授。

近年來策劃的展覽包括《時間的裂縫》《A.R.Penck: 暗喻會否成真?》《包浩斯課堂》《暗蝕》《中國驕傲——把當代作為方法》、《萬物有靈且美》、《賈藹力:莽原》、《感性對話》、《再生》、《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世跡》,《萬物皆相見》,上海雙年展國際論壇「迴環」系列等。

沈奇嵐為多家國際藝術媒體和藝術機構撰寫專欄和畫冊文章,包括Financial Times中文網、《artnet》、《信睿周報》、《生活》月刊、《Noblesse》、《T Magazine》、義大利烏菲齊美術館、上海博物館、澳大利亞當代藝術館、義大利Skira出版社等。

平行活動

展覽開幕當天、6月24日西班牙語日以及展覽期間的每個周末,圖書館的室外露台都將有面對公眾開放的精彩面具互動環節。人們可以探索畢卡索宇宙並試戴中國和非洲的傳統面具,一起暢遊、拍照、打卡。

此外,圖書館還將啟動一系列兒童沙龍「影像畢卡索」電影放映季,多方面展現畢卡索這位殿堂級藝術家的人格魅力。6月30日晚18:30,放映季將由影片《朵拉·瑪爾,畢卡索之外》拉開序幕。電影講述了朵拉·瑪爾的作品與生活,這位優秀的攝影師曾經也是畢卡索的情人。放映結束後,導演Victoria Combalía將在線與觀眾交流。

其餘的三部影片《特別的畢卡索》、《畢卡索樂隊》和《畢卡索之謎》將分別於7月8日、15日和22日在展廳放映。展覽每周一至周日11:00到18:30在塞萬提斯圖書館一樓展廳向公眾開放,將持續至10月8日

非常感謝法蘭克西班牙酒莊和Apollo的傾情贊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