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中的文化,夏至說「日」

大道知行 發佈 2023-12-07T05:48:38.793322+00:00

時間轉至6月,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正所謂「綠樹陰濃夏日長」,值此時節,烈日炎炎,樹陰匝地。關於「夏至」這一名稱的由來,清代陳希齡所著《恪遵憲度》一書抄本中作如是解釋:「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可見,夏至這個節氣跟「日」關係密切。

時間轉至6月,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正所謂「綠樹陰濃夏日長」,值此時節,烈日炎炎,樹陰匝地。關於「夏至」這一名稱的由來,清代陳希齡所著《恪遵憲度》一書抄本中作如是解釋:「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可見,夏至這個節氣跟「日」關係密切。

「日」在甲骨文中寫成

等形狀,描摹的是太陽的形象。然而,對於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字形,學者也不乏異議。爭議主要集中在對其內部或作一點、或作一短橫的筆畫的解釋上。有的文字學家認為,這一筆並不具有實質含義,而僅作為區別於其他字形的符號;以許慎為代表的文字學家則認為,這一筆表現的是太陽的光,即所謂「太陽之精」。

甚至還有人對這一簡單的筆畫作出了大膽的推斷。這個推斷涉及到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和天文學觀測。《淮南子·精神訓》有「日中有踆烏」的說法。「踆烏」是古代傳說中太陽里的三足烏。我國古代天文學著作《開元占經》中則記載了戰國天文學家石申觀察到的現象:「日中有立人之像。」「踆烏」也好,「立人之像」也罷,據今人推測,指的都是太陽黑子。《漢書·五行志》中有一段文字描寫了公元前28年5月10日這一天的天象:「(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其中,對太陽黑子出現的時間、形狀、大小及位置都作了明確的記述,是當今世界公認的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通過上述材料,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古人對太陽黑子現象的觀察和認識由來已久,難怪有人據此認為甲骨文「日」字裡面的一點或一短橫代表太陽黑子。然而,迄今為止尚沒有確鑿的證據證實這一說法,我們權且把它當作一種有趣的假設吧。

不過,由於「日中有踆烏」這一傳說,以「踆烏」借指太陽這一用法被沿襲下來。例如唐代黃滔《秋色賦》:「踆烏減赫,顧兔添明。」句中的「踆烏」和「顧兔」,一指太陽,一指月亮。魯迅的《集外集·斯巴達之魂》中也有:「壯哉勁氣亘天,踆烏退舍。」

「日」最初指太陽,關於這一點是沒有疑義的。《詩經·衛風·伯兮》中有「杲杲出日」一句,形容太陽出來以後明亮的樣子,用的正是「日」本來的含義。其他如「日上三竿」「鋤禾日當午」等,其中的「日」同此用法。

「日」從「太陽」的意思發展出「白天」之義,也就是從太陽升起到落下的一段時間,與「夜」相對,例如「日夜兼程」「夜以繼日」等。再進一步,「日」又從「白天」發展出表示「一天」,即「一晝夜」這樣的時間單位的用法。例如《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般認為,這句詩採用誇張的手法表現了殷切的思念之情。後來,還由此產生了「一日三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等說法。

除此之外,「日」還可以表示每天、一段時間、特定的某一天等意思,都是在前述意思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來的。

太陽的出沒是可以憑藉肉眼直接觀察到的現象,因此,古人根據太陽的起落來判斷時間的做法也就順理成章了。一方面,古人發明了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測定時間的工具——日晷。另一方面,他們還把一晝夜分為若干時段,並用特定的字詞來表示。比如說,日出時分叫作「旦、早、朝、晨」等,日落時分叫作「夕、暮、昏、晚」等,是以古文中常有「朝夕」並舉、「旦夕」並舉、「旦暮」並舉、「晨昏」並舉等用法。例如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史記·魏公子列傳》「吾攻趙,旦暮且下」,清代袁枚《祭妹文》「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等等。仔細觀察這些字,它們的字形中大多包含「日」。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漢字作為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凝聚了他們對大千世界的認識。

「日」現在還作為部首使用。以「日」為部首的字大多跟太陽或時間有關,只不過有的字經過語義的發展演變已經不容易看出它們跟「日」的關聯了。例如:「普」現在主要表示廣泛、全面等意思,而它最初的含義是「日無光」;「景」現在多表示風景、情況等意思,而它本來是指「日光」;等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我們祖先簡單樸實的生活方式。如今,憑藉現代科學技術,人類不必時時事事都受自然所限,而且擁有了利用自然甚至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便如此,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無論何時都不失為一種明智的做法。

◎本文原載於《月讀》(作者富麗),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