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後,趁熱打「貼」!

廣州中醫藥大學三附院 發佈 2023-12-07T07:37:59.146325+00:00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在這一天,白天之長,日影之短,都達到了一年中的極限,所以叫作「夏至」。夏至標誌著炎炎夏日到來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這時候有什麼養生保健的好辦法呢?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在這一天,白天之長,日影之短,都達到了一年中的極限,所以叫作「夏至」。


夏至標誌著炎炎夏日到來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這時候有什麼養生保健的好辦法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中醫師曲崇正表示,此時養生,不妨趁熱打「貼」。

曲崇正指出,夏天人體陽氣發於外,而三伏天是一年之中外界陽氣最盛的階段,最適合藉助天時,通過三伏灸、三伏貼等中醫外治療法,結合中藥內服,佐以食療、按蹺導引,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幫助身體補充陽氣,達到溫陽散寒,補虛利濕的目的,從而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和根治「冬病」。


認識「三伏天灸」

天灸療法,是傳統中醫學中較為獨特的一種外治法,又叫發泡療法。它以中醫經穴理論和「冬病夏治」的傳統療法為基礎,選擇溫肺散寒、化痰平喘的中藥研成細末,用薑汁調成糊狀,製成藥餅,直接貼敷在患者背部的穴位上,通過藥物的透皮吸收和經絡腧穴的刺激共同作用,使人體皮膚局部發紅、充血、發泡,甚至化膿,從而產生激發人體經氣、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平衡陰陽,直接影響到相關臟腑,激發和調整機體內在的生理功能,起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作用。

中醫提倡「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對於虛寒性的疾病及那些體質虛寒的病人,三伏天灸會有很好的預防保健作用。即使沒有‍陽虛症狀的健康人,只要沒有明顯的實熱症狀,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三伏天灸也不失為強身健體的一種保健方法。

「天灸」被譽為「中醫疫苗」


「天灸」最早文字記載於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間,《荊楚歲時記》載:八月十四日,民以朱水點額頭,名為天灸。《針灸資生經》記載:「鄉居人用旱蓮草推碎,置於三掌上一夫,當兩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水皰,謂之天灸。尚能愈虐。」《本草綱目·卷十七》毛良條記載:「仙人截虐,採藥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呼為天灸,自灸。」明末清初,張璐著《張氏醫通》載:「冷哮灸肺俞、膏盲、天突,有應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

經過後世歷代醫家的不斷變革與實踐,已經證實天灸對於多種疾病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能顯著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天灸也因為它獨特的效果,被稱為「中醫疫苗」。據現代醫學文獻研究表明,天灸對流感也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天灸」的作用機理


天灸療法產生療效的作用機制比較複雜,根據中醫基礎理論及其臟腑-經絡相關理論,天灸療法刺激於體表穴位,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整,可糾正臟腑陰陽的偏衰,改善經絡氣血的運行,良好調整五臟六腑的生理病理狀態,從而達到扶正祛邪強身的目的。

中醫認為是寒痰伏於內,冬天易由風寒所誘發;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炎熱的時候,隨著外界氣溫升高,人體「氣易行、血易瀉」,痼疾在此時治療便會變得容易。

現代實驗室研究證實,天灸時段貼藥後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減少,皮質醇顯著提高。穴位貼藥通過刺激穴位及藥物吸收,對肺部的有關物理、產生影響,直接和間接地調整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改善機體的反應性,增強抗病能力。


「天灸」的用藥


天灸多選用白芥子、斑蝥、細辛、延胡索、大蒜等辛溫、走竄、通經的強刺激藥物,其藥性透過皮膚屏障,由表入里,激發經絡之氣,溫通經絡、行氣活血、調暢氣機,從而發揮最大的藥理效應。

藥物直接貼敷於體表穴位上,發揮著藥物的刺激作用及其本身的四氣五味、藥理效應。因此,天灸療法不僅僅是穴位和藥物兩兩相加的作用,而是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發揮的整體作用。


這些疾病適合「天灸」


天灸療法的歷史悠久,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古代與現代醫家不斷發展與完善天灸療法的應用,使之成為臨床上廣泛使用並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天灸療法的優點很多,適應範圍廣、治療起效快、毒副作用少等等,能夠在治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骨關節疼痛、兒科疾病、生殖系統疾病等各系統疾病方面均有較好的療效。

①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體虛感冒等。

②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各類慢性胃、腸功能失調,慢性結腸炎等。

③骨科慢性疼痛類疾病:頸椎病、腰椎病、各類關節疼痛等。

④兒科類疾病:小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育遲緩、反覆感冒咳嗽、遺尿等。

⑤生殖系統疾病:男性功能不足、女性宮寒引起的痛經、月經不調等。


趁熱打「貼」!我院三伏貼準備開貼


夏至過後,氣溫直線上升,此時又逢梅雨期,暑熱與濕氣交加,易損胃傷脾、使津液流失。對於老年人來說,容易出現訥呆、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口感舌燥、牙齦腫痛、便秘等症狀,睡眠質量也有所下降。

曲崇正指出,「三伏貼」具有操作方法簡便、價廉效優、安全無毒、無創無痛的特點。由於不經過消化道,治療期間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避免了對胃腸道及肝臟的影響,易於接受。

詳情可了解→7月11日,廣中醫三院「三伏貼」開貼!

科學起居護心腦

除了三伏天灸,我們依然需要知曉這些養生要點。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人體出汗量增多,這使得循環容量減少、心跳加快,心臟負擔加重。大量出汗還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緩慢,易形成腦血栓。空調等冷氣刺激,易使血管收縮,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曲崇正表示,夏季愛護心腦首先要遵循科學的起居習慣,具體可從以下六方面著手。

1.建議老年人晚睡早起,適當午睡。

2.既要避免過度暴曬,防止日光中紫外線的照射傷害,也要預防納涼過度。

3.夜間用空調時,要特別注意腹部的保護。

4.不可飲冷無度,致使中氣內虛。

5.儘量從事溫和運動,避免體液過度流失。

6.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火上加油。


科室介紹

針灸推拿科

針灸推拿科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繼承中醫傳統針灸推拿的基礎上,與現代診療技術及理療手段結合,為患者提供多樣化的醫療服務。

針灸推拿科目前開展的診療技術全面而綜合。其中針灸方面包括:針刺、點刺、挑治、放血療法、穴位敷貼、艾灸、埋線、平衡針法、穴位注射、岐黃針法、切脈針法等;推拿方面包括:傳統推拿手法、正骨推拿、脊柱整復推拿、關節鬆動技術、神經鬆動技術等。


專家介紹

曲崇正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

副主任中醫師、博士

擅長:運用傳統的推拿針灸治療頸腰腿痛等脊柱及其相關疾病,四肢筋傷、神經系統疾病;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骨質疏鬆症。

出診信息

總院:周二上午 周四下午
骨傷科分院:周一 周三 周五

總院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大道261號

骨傷科分院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江南西路青竹大街22號



初審:曲崇正、田菊升

排版編輯(實習生):林於琳

文字編輯:葉美琪 | 校對編輯:李龍浩

審核:王劍 | 審定發布:范琳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