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怎樣評價《紅樓夢》?自稱「半個紅學家」,稱好了歌是主題歌

好奇文史談 發佈 2023-12-07T12:15:58.142599+00:00

她從青少年時就學唱京戲,演過《玉堂春》等戲曲。後來去上海拍電影、演話劇,演藝之餘還寫過隨筆小說發表在報刊上。

在文藝領域,江青還是比較內行的。她從青少年時就學唱京戲,演過《玉堂春》等戲曲。後來去上海拍電影、演話劇,演藝之餘還寫過隨筆小說發表在報刊上。再後來江青喜歡上攝影,拍攝出很多攝影作品,受到專家的好評。另外她寫字很好,模仿的毛主席書法也達到一定水平。

作為一個從「文藝領域」起家的人,江青對古典名著《紅樓夢》也很愛好。曾自我吹噓是「半個紅學家」。那麼,江青對《紅樓夢》有怎樣的見解呢?

01

毛主席批評江青:你這個人不成話,一部書都看不完

1972年,江青接受外國女作家維克特夫人的採訪,向她介紹了自己對《紅樓夢》的看法:

《紅樓夢》我讀過多少遍不記得了。大概10遍以上。到延安以前看了3遍。一看到林黛玉死就哭鼻子,看不下去,太慘了。毛主席就批評我,你這個人不成話,一部書都看不完……

從江青和維克特的談話來看,江青對《紅樓夢》還是很熟悉的。至於她有看沒看完就不清楚了。當然,沒有看完《紅樓夢》,不代表不知道《紅樓夢》的完整故事,何況後40回是高鶚續的,與曹雪芹的原意有差距,另外文筆和敘事手法也有差異,看不完《紅樓夢》也屬正常。

江青後來熱衷於談論《紅樓夢》,受毛主席的影響很大。毛主席喜歡《紅樓夢》,反覆閱讀揣摩,有時候在講話中也引用《紅樓夢》裡的人物、故事情節和語句,並且他經常向身邊人進行推薦。尤其是在與江青談話時,也經常引用《紅樓夢》裡的人物打比方。

有一次,毛主席與江青談起魯迅的文章《「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一文。魯迅在文中有一句話:

賈府上的焦大,也是不愛林妹妹的。

毛主席說:林妹妹自然不願意嫁給焦大,可是,假如有人要林妹妹嫁給焦大,怎麼辦呢?

江青說:可以宣布這樣的婚姻無效。

毛主席不同意江青的意見,說道:

你的想法很簡單。林妹妹不能嫁給寶玉,嫁給誰?嫁到哪裡去?難道找個薛蟠式的人物,那更糟糕!

毛主席對《紅樓夢》的喜愛和看法,自然會影響到江青。一般而言,喜歡《紅樓夢》,多次閱讀《紅樓夢》,不等於在紅學上有專業見解。但《紅樓夢》畢竟是人人可以發表意見的,江青也不例外。由喜歡《紅樓夢》並受毛主席的影響,江青在推動《紅樓夢》學術討論上有了具體實踐。

02

推薦李希凡、藍翎評《紅樓夢》的文章給毛主席看

1954年,青年學者李希凡和藍翎在《文史哲》上發表《關於紅樓夢簡論及其他》的文章。江青看到後推薦給毛主席看。毛主席對兩位學者的文章很感興趣,他要江青把文章交給《人民日報》轉載。然而,《人民日報》認為《紅樓夢》屬於學術問題,應該由專門的文藝報刊轉載。

江青隨後邀請胡喬木、鄧拓、林默涵、林淡秋等人商議,最後在《文藝報》轉載了這篇文章。不久後,《光明日報·文學遺產》副刊又發表了李希凡、藍翎的《評紅樓夢研究》的文章。

對於這件事情,毛主席十分重視。不久後他寫了一封信給各位領導同志和文藝界的同志們傳閱。認為李希凡和藍翎兩位青年作者的文章應該重視,在報刊轉載以期引起討論,但是在轉載的過程中,有人以種種理由反對,最後只能妥協在《文藝報》上轉載。毛主席認為:事情是由兩個小人物做起來的,但是「大人物」往往不重視「小人物」的文章,這種現象應該引起注意。

隨後,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一場對《紅樓夢》展開的學術討論轟轟烈烈地展開了。討論《紅樓夢》的目的,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紅樓夢》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做出比較全面的分析和評價,引導青年和讀者們正確地認識《紅樓夢》,正確地看待中國古典文學。

對於《紅樓夢》問題的討論,江青後來沾沾自喜地說:《紅樓夢》的學術討論是由她發起的。說實話,這屬於江青的一種自我吹噓。

關於《紅樓夢》問題的討論是在毛主席指示下開展的,江青只不過在毛主席指導下開展了一些聯繫工作。她起到的作用,就是看到李希凡、藍翎發表的評《紅樓夢》文章後,推薦給毛主席看,從而引起毛主席的重視。

但是,也應該承認江青在「文學」方面有一定鑑賞能力,否則她就算看了李希凡、藍翎的文章,也不會發現其價值。她能鑑別出什麼是好文章並推薦給毛主席,引起毛主席的共鳴,就說明她有一定眼光。

《紅樓夢》是常說常新的話題,自從問世以來就誕生了一門學問:紅學。無論讀者還是專家都熱衷於對《紅樓夢》進行研究、考證。江青也不例外。她自稱「半個紅學家」,對《紅樓夢》自然也有一些見解。

03

一部《紅樓夢》,看到林黛玉死就差不多了

《紅樓夢》是一部未完成的小說,前80回是曹雪芹的原著,後40回是高鶚續寫的。對於喜歡《紅樓夢》的讀者來說,普遍有一個感覺,就是讀到80回後就很難讀下去了。

理由顯而易見,高鶚續寫的後40回與曹雪芹的前80回,無論文筆還是故事情節都差距甚遠,也就是說,高鶚背離了曹雪芹的願意。因此從總體上說,後40回顯得寡然無味。

但是也應該承認,高鶚續書里也有一些精彩篇章,比如《黛玉焚稿》、《黛玉魂歸》等。甚至有專家認為高鶚讀過曹雪芹後40回的原稿,所以才把林黛玉的結局寫得這麼感人。

曹雪芹有沒有後40回原稿是紅學界的一個「迷案」,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現證據。但讀者比較有共識的是:後40回讀到林黛玉的結局,再往後就沒有太多可讀性了。

江青認為:

一部《紅樓夢》,看到林黛玉死也就差不多了!

她這個觀點雖然不新鮮,但表明江青的確讀過幾遍《紅樓夢》,從藝術感覺上來說是準確的。

04

《好了歌》是《紅樓夢》的主題歌

《好了歌》在《紅樓夢》第一回就出現。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江青認為:《好了歌》是《紅樓夢》的主題歌。

對於甄士隱對《好了歌》的解注,江青做了如下解讀: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指得是薛寶釵結婚。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指賈寶玉。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說得是薛蟠、柳湘蓮這些狐朋狗友……

應該說,江青的解釋有一定道理,但《好了歌》的解注畢竟不同於《金陵十二釵》的判詞,它並非單純指某一個或幾個具體的人物,而是從《紅樓夢》人物總體「命運」上來說的。比如「轉眼乞丐人皆謗」,江青認為指得是賈寶玉,但其實也可以指其他同病相憐的人物。

江青認為,《好了歌》是《紅樓夢》的主題歌。她這個看法比較膚淺。從總體上說,《紅樓夢》的確傳達了「一場繁華,最終如過眼雲煙」這樣一種「宿命論」的觀點,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其更深的意涵是:

曹雪芹通過描寫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揭示了人吃人的封建社會必然走向覆亡的趨勢。尤其第四回出現的「護官符」,道破了封建社的本質,這也是毛主席在評價《紅樓夢》時,認為第四回是總綱的原因。很顯然,江青沒有看到這層更深的意思。

05

高鶚最大的功勞,是寫了寶玉出家

《紅樓夢》後40回是高鶚續的。對於這個續書,有專家評價很高,認為保留了《紅樓夢》的完整性,高鶚是有功勞的。有專家評價很低,認為背離了曹雪芹的願意,是對《紅樓夢》「全本」的歪曲,高鶚不但沒有功勞,反而還有罪。云云。

對於高鶚的續書,江青也認為可讀性不高,讀到林黛玉去世就差不多了,這其實是多數讀者的一個普遍感覺。

但江青認為:高鶚「最大的功勞是寫了寶玉出家」,雖然背離曹雪芹的原意,但還是在某種程度上讓賈寶玉的結局符合《紅樓夢》作為悲劇的總體氛圍。雖然「寶玉中舉」是一個敗筆。

江青說:

因為高鶚當時只中了舉人,所以他寫賈寶玉中了舉人,又是有了兒子後才出家的。如果高鶚中了進士後寫後四十回,那寶玉也一定寫成中進士。

高鶚寫賈寶玉結婚,有了兒子才出家,是對寶玉人生結局的一個「折中方案」,一方面,維護了儒家傳統價值觀,中舉人和傳宗接代;另一方面也符合《紅樓夢》作為悲劇的基本基調。

但是,江青認為高鶚中了舉人才寫賈寶玉中舉,假如高鶚中了進士,則在續書中就會寫成賈寶玉中進士。這種觀點看似有道理,其實是猜想,沒有太多實際意義。

06

評《紅樓夢》越來越離譜,稱晴雯是左派,襲人是右派

江青還有個論調,稱「晴雯是左派,襲人是右派。」客觀的說這純屬於「過度解讀」。《紅樓夢》畢竟是一部小說,過去曾有索隱派,認為《紅樓夢》好像給讀者打了一個「啞謎」,需要從故事情節的蛛絲馬跡解讀出與現實生活有關的情況。實踐證明這種解讀不符合藝術規律。

江青把《紅樓夢》裡的人物分成「左右」,則不但表明她對《紅樓夢》的認知不專業,反而還越來越離譜。人是豐富多彩的,這種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觀點,顯然別有用心。

07

江青為何格外重視「柳嫂子」的情節?馮其庸:她野心暴露

柳嫂子是《紅樓夢》裡一個次要人物。她是管理廚房的。她有個女兒叫柳五兒,雖是廚役之女,但也如平兒、襲人、紫鵑、鴛鴦一樣漂亮。因此柳嫂子很疼愛她。柳嫂子管理廚房,因為做事大方穩重,人緣不錯。柳嫂子的故事情節不多,為何江青格外重視「柳嫂子」的情節呢?

柳嫂子的故事主要表現在第六十一回,六十二回中。芳官給了柳五兒一點玫瑰露,後來柳五兒因入大觀園被林之孝家的逮住,平時與芳官不和睦的人便向林之孝家的告狀,說柳五兒偷東西。林之孝家的從廚房裡搜出玫瑰露等物品,後來,林之孝家的安排秦顯家的接替柳嫂子。

但是,柳五兒的事情很快查明,柳嫂子又回到廚房,而秦顯家的,只做了一頓早飯就出去了。

對於這個故事情節,江青格外感興趣。曾下令某曲藝團改編成大鼓書演唱。她為何要改編這個情節呢?

紅學家馮其庸在談到江青為何重視「柳嫂子」這一節時,說道:

為什麼江青要編這段鼓詞?目的還在奪權。毛主席洞察一切,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反革命野心,早就明確指出:「江青有野心。」

從這裡可以看出,江青之所以重視「柳嫂子」一節,並不在於從學術角度對《紅樓夢》進行解讀,而是從她個人的「野心」出發,為實現其「野心」從《紅樓夢》裡尋找理論依據!

只能說,她這種解讀《紅樓夢》的方式很離譜。

總結

江青在電影、話劇、攝影等方面還算比較內行。她對《紅樓夢》也很感興趣,自稱為「半個紅學家」,但她對《紅樓夢》的解讀令人不敢恭維。

首先,她對《紅樓夢》沒有什麼新鮮見解。其次,她對《紅樓夢》的解讀很隨意,不嚴謹。再次,她對《紅樓夢》的解讀別有用心,希圖從《紅樓夢》裡為實現其野心而尋找理論依據。

對待任何文學作品都應該抱著嚴肅認真的態度,而不是隨意解讀。江青不懂這一點,還自封為「半個紅學家」,豈不是貽笑大方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