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蘭陵》(二十二)蘭陵王高長恭(1)

十月刀1 發佈 2023-12-15T14:34:31.940914+00:00

作者簡介 劉明才,我用了20多年的時間,續寫了《平凡的世界》,重新定名為《平凡的人生》。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筆名十月刀,男,中共黨員。

作者簡介 劉明才,我用了20多年的時間,續寫了《平凡的世界》,重新定名為《平凡的人生》。在今日頭條連載了。

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筆名十月刀,男,中共黨員。出版小小說集《包子·書·愛》、詩集《故鄉·蓮·愛》。

現在連載《發現蘭陵》。我研究蘭陵歷史文化20多年,在國家級、省級、市級以上報刊雜誌發表文章無法統計。現在,借今日頭條的平台,取名「發現蘭陵」,再發表出來,以饗讀者。還望廣大讀者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發現蘭陵》(二十二)蘭陵王高長恭(1)

高長恭(約541年——573年),一名孝瓘,是文襄帝的第四子,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大丞相高歡之孫,封為蘭陵王。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

高歡長子高澄在父親死後當上東魏第二任權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強幹,卻於29歲死在奴隸手裡,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四子就是成為千古傳說的蘭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實記錄了另外五兄弟的母親出處,就長恭例外:「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不知道是書史的遺漏,還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隱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繼任,乾脆一腳踢走皇帝,自己稱帝,北齊建立。這是個出了名的野獸世家,群交亂性,酗酒暴虐,以殺人為樂。高長恭生在其中,人算很不錯的,只留下一樁八卦:皇帝賞他20個侍妾,他只收下一個。原因是起原本就並非好色之徒,但若拒絕皇帝則會使皇帝有失顏面,遂只挑選了一個。

據《北齊書》講,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應是有英雄氣概之美男。

突厥入侵晉陽,他盡力反擊。武成帝河清四年,北周軍大舉進攻,包圍洛陽,高長恭為齊軍中軍統帥,他率五百騎沖入周軍,直至金墉城(洛陽附近屯兵之城)下,城被周軍包圍甚急。城上人不識,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得進城,解除包圍。大捷之後。武士共歌《蘭陵王入陣曲》。後為太尉,討柏谷,攻定陽,立不少戰功。

以他多次戰役所取得的戰績大體上可以推論,高長恭的智商應該是不錯的。說他「音容兼美」,大約他也能以優美的聲音高歌。武士們唱《蘭陵王入陣曲》,他也可能是參加者之一。

高長恭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懾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陽,他帶領五百騎士,衝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盔胄(注意,這裡是個把臉遮了很大部分的頭盔,而不是面具。「蘭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後來的編舞者編出來的,其目的是為了增強故事的戲劇性),示之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跳邊歌。

由於高長恭的功勞很大,且威望很高,擔心被皇帝猜忌。所以故意給自己弄些污點出來,在高長恭擔任司州牧、青瀛州牧的時候,收受了很多財物。這一點被他門客相願看了出來。相願問他:「王既然俸祿那麼高,何必如此貪?」長恭不答。相願說:「朝廷如果猜忌王,這正好給他留了一條辮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禍。」長恭淚下,跪膝,請他給個安身的法子。相願說:「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養病,別干預政事了。」 長恭聽了勸告,便偶爾裝裝病。完全隱退,又不甘心。正處盛年的男子,誰願意退休?何況高長恭不是當隱士的個性。高長恭死之前有一個舉動,「有千金責券,臨死日,盡燔之」,把所有的價值千金的金券都燒了。在那個奢侈成風的時代,以他王子的身份「千金券」也實在「貪」得太少了點,可知他的確不是一個貪財的人。

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旦失利,追悔莫及。」長恭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高緯一聽「家事」這兩個字,心生警覺。叫人給他送去毒藥一杯。皇帝殺人,連理由都沒扯。高長恭對自己的妃子說:「我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但也沒有要求見皇帝申述,就飲藥自盡了。

高長恭死時的年齡沒有記載,估計才三十出頭。留下個悲痛欲絕的遺孀鄭妃,守著佛門孤燈,度此殘生。四年後,失去了支柱的北齊就為宇文氏所滅,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