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海淀!看看「水」有多重要

北京紀事 發佈 2023-12-17T08:55:32.198997+00:00

西山之所以稱「西山」就是因為它就在京城之西,而永定河則是「北京的母親河」,其間的親密關係無須贅言。今天,我們試圖從「海淀」說起,來看看其間血肉相連的關係。

原標題:《海淀與西郊園林、京西稻》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是北京的「三大文化帶」之一。

西山之所以稱「西山」就是因為它就在京城之西,而永定河則是「北京的母親河」,其間的親密關係無須贅言。

今天,我們試圖從「海淀」說起,來看看其間血肉相連的關係。

「海淀」原是古河床

「海淀」這個名字,對於人們來說是再也熟悉不過了。因為一提起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園」一一玉泉山的靜明園、香山的靜宜園、萬壽山清漪園(頤和園)、暢春園、圓明園,都會不約而同地想起海淀。

「海淀」二字都是水字旁,顯然與「水」有關。

「淀」是我國華北平原北部,對一些水位較淺的湖泊的泛稱。而「海」呢,在北京人的口語中常有「海了去了」即「大」的意思。「海淀」即是:「其淀大如海」的意思。問題是,在北京的西郊何以會有「海」一般的「淀」呢?

把「海淀」當作居民聚居的村落名,甚至是鎮名,卻是原先居住在「淀」邊上的人們,在對「淀」進行了開發經營之後,聚落的人口越來越多,最後形成的「鎮」,也叫「海淀」了。

明蔣一葵在其《長安客話》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描述海淀:「水所聚曰淀。高梁橋西北十里,平地有泉(按此處指萬泉莊一帶的泉),彪灑四出,淙汩草木之間,瀦為小溪,凡數十處,北為北海淀,南為南海淀。遠樹參差,高下攢簇,間以水田,町塍相接,蓋神皋之佳麗,郊居之勝選也。北淀之水,來自巴溝,或雲巴溝即南淀也。」

據侯仁之先生考證,「北海淀」就是今天北京大學燕南園。其南面海淀鎮的一條街巷亦名「南海淀」;「巴溝」在海淀鎮南,這裡泉眼眾多,「其平地淙淙出乳穴者不可勝數」。近旁的村子即名「萬泉莊」。不僅如此,清乾隆帝還曾在此建「泉宗廟」,並將其中的28眼泉賜以嘉名。由泉流匯集向北流淌並匯入清河的就是萬泉河。

研究表明,海淀鎮和巴溝低地一帶原是永定河早期流經的河道。

遠在地質時期,源自山西、內蒙古高原的永定河滾滾而下,並切開北京西山,在三家店附近出山後,卻遇到了橫亘在南的石景山、金頂山、八寶山等自然山脈的阻隔,不得不折而東北流,經西黃村、巨山村進入巴溝低地,再沿今天的圓明園、朱房、清河,匯入溫榆河。主河道寬6~7千米。這也就讓我們明白了海淀一帶地理風貌的淵源所在。

海淀一帶的自然美景,一經都下文人的讚美吟誦,官僚、富豪等也就趨之若鶩,追蹤而至。修苑囿、辟別墅、建園林。海淀鎮也就隨之日漸興盛了起來。

西郊園林的興起

據歷史地理學家、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研究,海淀一帶的園林開發始於元代。其依據是明朝中葉曾在海淀的一座古墓中發現元上都路刺史朵里真所撰的碑文中,把海淀稱之為「丹稜沜」。其所以用如此文雅的名字是因為此時元大都已建成,而海淀去都城的距離較前大為縮短。住在大都(當時又稱「北城」)的人既可去南城(原金中都城)踏青遊覽,也可以來海淀郊遊。因此,也就會有文人墨客賜此嘉名。到了明朝就更是如此了。明人王嘉謨有《海淀望西山》詩,可以為證:

西山吾夙好,水竹幸為鄰。晴日蒼煙在,青苔古樹新。

雀勤雛尚彀,燈報客愁人。岩壑朝將往,丹稜沜可津。

海淀一帶的美景一經都下文人墨客的吟誦讚美,就必然會有人趨之若騖,並來此辟治園林、修築別墅。而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由李偉辟治的清華園和米萬鐘的勺園。

李偉是明穆宗朱載垕李後的父親。萬曆(1573—1620)間封武清侯。他於海淀西南巴溝低地,引水辟治園林,額曰:清華園。當時景物之勝,被推為京國第一名園。清初改為暢春園。

米萬鍾是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進士,官至太僕少卿,擅長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時稱「南董北米。」勺園則在清華園的下游。論規模雖不如清華園,但格局幽雅,當時有「李園壯麗,米園曲折;米園不俗,李園不酸」之說。勺園故址即在原燕京大學校園的西南部。

到了明清易代之際,上述的清華園、勺園漸就湮圮。到了清期初年,聖祖玄燁又就清華園故址重加修治,改名「暢春園」。自此往後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百餘年間,海淀附近名園並起。如圓明園、清漪園、長春園、萬春園、淑春園等,還如近春園、熙春園、澄懷園、蔚秀園、承澤園、鏡春園、朗潤園、一畝園、自得園等,它們或是因「避喧聽政」而修築的皇家離宮別館,抑或是宗室大臣的賜園,在方圓數十里內「舉目所見皆為園林飛閣,連綿隱現於煙雲樹杪之間」,可以說達到空前的狀況。而這些園林的共同特點是園中的水面都占有很大的比重。盛極一時的圓明園更是一個以水景為主體的水景園。在這裡,不僅溪流縱橫、湖泊星布,還有30多眼泉流滮溢其間。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構成中國古典園林形態和生機的要素。沒有水,任何園林都將會黯然失色。而永定河早期的古河床——海淀,正是它們極好的天然基礎。

京西稻作成遺產

海淀迤西大面積的稻作,原是非常受人青睞,甚至是讓人饞涎欲滴的「京西稻」的主要產區。

用「京西稻」做成的米飯,以其軟糯清香、口感極好而受到人們的追捧。

在北京地區種植稻作的歷史,可以上溯至東漢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張堪官拜漁陽太守的時候。但在清帝入關之後,面對著農耕文化的汪洋大海,更感受到了糧食的豐歉與大清王朝統治之間存在著一種生死攸關的密切關係。而康熙「自幼喜歡稼穡,所得各方五右菜蔬之種,必種之,以觀其收穫」。在其親政之後,更是對全國的旱澇雨情、農業生產的豐歉等關懷備至。據《清聖祖實錄》《御製耕織圖序》等史料記載,康熙帝先是把南巡時從南方帶回的優良稻種,在玉泉山一帶進行試種。為保持水溫還特地把福建、浙江等地用豬毛、雞毛給稻田保溫、增溫的技術引進京西稻種植區,以提高京西稻的產量。後來,他在西苑(今中南海豐澤園)開闢稻田,進行育種、選種,並親自培育出了一年兩熟的稻種,命為「御稻」。

《幾暇格物編》一書還詳細地記載了康熙帝發現、培育「京西稻」的過程:有一年六月下旬,水稻開始吐穗,康熙下田巡視,「忽見一棵高出眾稻之上,實已堅好」。他馬上「收藏其種,待來年驗其成熟之早否」。翌年六月,「此種果先熟。從此生生不已,歲取千百,40餘年以來,內膳所進,皆此米也。其米色微紅而粒長,氣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京西御稻由此誕生。

在圓明園他專辟有稻田、菜畦,並在園內修築「多稼軒」「稻香亭」「耕織軒」「學圃」「觀稼軒」等,以此標榜天下。「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帝更是結合皇家園林建設發展水稻種植。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在暢春園內種了一塊6畝地的水稻田。他在《早御稻》一詩中這樣吟誦:紫芒半頃綠陰陰,最愛先時御稻深。若使炎方多廣布,可能兩次見秧針。

最近,考古人員在「圓明園四十一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處發掘了一座建於雍正五年(1727年)的大型建築——「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並在其北側發掘了一處稻田遺址。這就是說,清代帝王不僅以「田」為房,且還在其近旁的稻田裡勞作,察看農時、農事。

清乾隆帝則是大肆興修水利、改善灌溉條件,以擴大京西御稻的種植面積。當時,京西稻田已達萬餘畝。乾隆帝曾寫詩描繪西郊的御稻風光:新辟水田千頃綠,喜看惠澤利三長。京西稻米也已成為專供宮廷享用的「貢米」。當時,京西稻作區南起萬泉河沿岸,西至玉泉山下,北抵清河以南的廣大地區。

現如今,「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統」,已於2015年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作者✎朱祖希


【文章來源:《北京紀事》6月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