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泰安段:活化的世界文化遺產,流動的運河魂

齊魯壹點 發佈 2023-12-17T09:53:33.667810+00:00

泰安市文保中心 邢向前大運河泰安段是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中,戴村垻及小汶河(含泰安段)被列入遺產點。做好大運河泰安段遺產保護,建設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講好大運河 「泰安故事」具有重要意義。

泰安市文保中心 邢向前

大運河泰安段是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中,戴村垻及小汶河(含泰安段)被列入遺產點。做好大運河泰安段遺產保護,建設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講好大運河 「泰安故事」具有重要意義。

京杭大運河流經泰安市東平縣,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東平段運河(會通河)開鑿於元代。由於後來運河河道變遷,年久河廢,元代會通河遺址已難以考辨。明代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2月,朝廷命工部尚書宋禮等率山東六郡及徐州應天鎮民眾30萬人修復運河,因為袁口以北運河淤塞,安民山南安山、壽張等閘頻受河患,乃自袁口左改道北移20餘里,並將東平境內安山湖設為水櫃,自是漕運直達通州。明清時期多次修復,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京杭大運河改由各省分管,漕運終止。古運河在東平境內的一段也完成了其歷史使命。京杭大運河泰安段是明清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大運河上重要的節點,現存有運河故道、東平湖、「兩垻」、「兩閘」等重要文物遺存,為研究運河流經路線及其規模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泰安境內現存運河故道有兩段,一段是元代運河故道,由東平湖水域南來的柳長河和東平湖內聚義島東側濟水故道。另一段為明永樂九年宋禮疏浚運河時,為解決壽張附近的運道淤塞,把會通河中心北移二十里,從濟寧市汶上縣進入東平縣新湖鄉小河崖村,沿東平和汶上兩縣縣境西北方向,經大安山進入東平湖,出東平湖西北進入戴廟鄉,至十里堡以西黃河東岸。途徑東平縣新湖、商老莊、戴廟三個鄉鎮,全長約40公里。運河沿線群眾多稱為「運糧河」。運河河道為廢棄河道,部分遺蹟尚存,遺存最寬處200餘米,最窄處不過40米。

東平湖古時稱大野澤、、梁山泊、安山湖,到清朝咸豐年間定名稱為東平湖。《尚書·禹貢》有載:「大野即瀦,東原底平」。今東平西部、南部一帶,因古時地勢低洼,加之濟水、汶河流經,山泉集會,時常形成或大或小的水域,與今巨野縣處古代水域通稱大野澤或巨野澤。黃河的泛濫也是東平形成大面積水域的主要作用。元末明初梁山泊堙涸,僅存東平湖(古稱安山湖)遺存水域,時建有安山閘、戴廟閘,蓄水濟運,是大運河的水櫃,起著調節運河水量的作用,常年積水面積209平方公里,蘊含著豐富的運河文化和水滸文化。湖周邊有洪頂山摩崖、棘梁山石刻、臘山古建群等眾多文物資源,湖下沉埋著商周時期至宋代的須昌城、唐代洄源亭、隋代清水石橋等文物古蹟,自2015年,省水下考古中心對東平湖水域及其周圍淹沒區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通過運用多波束、旁測聲吶、淺地層和磁力儀等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獲取了東平湖底高精度水下三維地形地貌信息和部分湖底淺層地層剖面信息,採集標本數百件,為東平湖和周邊歷史研究以及劃定文物保護區提供了基礎數據。

「兩垻」即堽城垻、戴村垻。堽城垻(閘)遺址,位於寧陽縣堽城鎮堽城裡村西北的大汶河內。始建於元代,現存遺址13萬平方米,由西向東依次為石堰、斗門(西閘)、雙虹懸門(東閘)、東大閘和擋水牆等,其作用是攔截汶水,流經洸河,注入濟寧大運河,抬高運河水位,使南來北往的船隻暢通無阻。並灌溉濟寧兗州之間的農田,在歷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溢垻西去的滔滔汶水注入東平湖,進入黃河水系,從而形成了黃淮水系的分界線。元代堽城垻(閘)作為大運河沿線的一處重要水利工程配套設施,在歷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京杭大運河著名分水樞紐工程。戴村垻,東平縣彭集鎮南城子村北大汶河上。始建於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為三位一體且科學完善的遏汶濟運樞紐工程。垻分主石壩、竇公堤、三合土壩三部分,全長1600米。其中主石壩分玲瓏、亂石、滾水三垻,長414米。主要是攔蓄大汶河水,使趨南旺,三分南注,七分北流,以濟運道,其功能等同於人的「心臟」,故把戴村垻譽為「運河之心」。由於戴村垻的作用,保障了明清兩代漕運暢通,對我國南北經濟交流、文化融合、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設計之巧妙,木樁與石條自身與相互之間結合之科學,四季向南旺持續供水之準確,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精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世界水利史上享有盛譽,可與都江堰相媲美。

「兩閘」即戴廟閘、安山閘。戴廟閘,位於東平縣戴廟鎮戴廟村南的運河故道上,具有調節運河水流,控制漕船荷載,保障古代運河暢通之作用。始建於明代景泰五年(1454年),清光緒五年《東平州志》載:「戴家廟閘,在州西四十里,安山閘北三十里,明景泰五年建,西鄰安山湖,舊有進水二口,曰安濟,曰私溝」。1973年修建220國道時在原垻基礎上增高加寬改為石橋。增修時改為長10米、寬5米、高4米的石橋。由於220過道的通過和常年河水淤積,原閘樣式大部分淤積地下。安山閘,位於東平縣商老莊鄉東平湖南堤北側、潘孟於村南,具有調節運河水流,控制漕船荷載,保障古代運河暢通之作用。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清代光緒五年《東平州志載:「安山閘,在州西十二里,靳家口閘北三十里,明成化十八年建,西鄰安山湖」。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增修該橋時在原橋基礎上將橋面增高加寬成為石橋,橋長7.米,寬5.米。

當前,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豐富的文化遺產,推動大運河沿線文化和旅遊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融合,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泰安是中國大運河沿線重要節點城市,在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理應走在前列,發揮示範帶頭作用。深入挖掘大運河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涵,加大運河文化遺產考古研究與保護展示力度。加強對運河文化、運河藝術、運河故事的研究闡發,推動運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促進運河文化與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價值引導力、精神原動力、文化軟實力。立足泰安實際,努力實踐和探索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的「泰安模式」,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大運河泰安段文化特色。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