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端午習俗 弘揚傳統文化——遼寧省軍區大連第七干休所組織工休人員開展迎端午包粽子活動紀實

老年日報廣西新聞 發佈 2023-12-17T18:55:13.325984+00:00

端午臨近,粽葉飄香。6月19日,遼寧省軍區大連第七干休所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豐富老幹部、官兵和文職人員的文化生活,組織以「品味端午習俗、感悟端午文化,增強家國情懷」為主題,開展迎端午包粽子活動,讓大家真切感受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端午臨近,粽葉飄香。6月19日,遼寧省軍區大連第七干休所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豐富老幹部、官兵和文職人員的文化生活,組織以「品味端午習俗、感悟端午文化,增強家國情懷」為主題,開展迎端午包粽子活動,讓大家真切感受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為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一周前,干休所就精心採購了優質糯米、大黃米開始浸泡,同時陸續配齊了粽葉、五花肉、鴨蛋黃、蜜棗等材料整齊擺放在桌子上。上午九點整,工休人員興致盎然地開始包粽子:首先集體表演,老幹部和工作人員配合,大家捋粽葉、填糯米、綑紮等,一片片清香的粽葉、一粒粒晶瑩的糯米,在一雙雙巧手下,瞬間變成了「胖胖」的小粽子。而後個人展示,年輕的文職人員「手速」驚人。她們嫻熟地拿起粽葉、麻利地將粽葉捲成漏斗狀放入糯米,填裝餡料、綑紮結實,一個個鮮綠飽滿的粽子陸續成型。那邊,老幹部王鴻程在和年輕的戰士文職人員聊天時了解到,一些人只知道過端午節吃粽子、放幾天假,至於其他習俗卻是一知半解,92歲的老人家結合自己從記事開始過的80多個端午節,傾情講述告誡大家對端午節,最起碼應該了解八大習俗: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除了吃粽子這個習俗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外還有,一是掛艾草、菖蒲: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起個大早,在自己家的門窗上邊插上驅邪祛病的花草,北方地區以艾草為主,南方地區則以菖蒲為主。這些花草具有驅蟲的作用,可以起到防止蚊蟲叮咬的作用。二是戴五色線:我們小的時候,每年到了端午節,父母就會給我們的手脖和腳脖上邊戴上五色線。五色線主要是用「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的線組成的,這五種顏色被稱為吉祥色,在端午節這一天戴上,可以保平安。然後等到下雨的時候,把五色線去掉,扔在雨水裡,讓雨水把一切不好的東西都給帶走!三是……等

說道愛國詩人屈原,老幹部劉德夫打開了話匣子:我的童年是在日本侵華時期的戰亂年代度過的,那時每年過端午節,就聽老一輩人給我講屈原的故事,因而屈原偉大的愛國報國理念一直伴我成長,後來我參加了黨領導的革命隊伍,與同志們一道趕走了日本鬼子、推翻了蔣家王朝,後來又過江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幾十年的革命征途上,屈原的家國情懷已經深深融入我的血液里、銘刻我的骨子裡,感召激勵我奮進前行。

……講起端午文化,老幹部眼中有光,心中有夢,堅定的信念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最後,大家將蒸好的粽子等慰問品送到老兵手中,讓他們感受家的溫暖,品味愛的味道,為他們送上了節日的祝福。

「一個端午節居然涵蓋這麼多有味道的習俗,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戰士靳鐵男聽後感慨萬千。

「上大學的時候,為了追求時髦,我和很多盲從的學生一樣競相過上了什麼『聖誕節』、什麼『平安夜』……。現在看來,還是過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有意思啊!」文職人員陳雪感觸頗深。

本次包粽子活動,通過親手包,品味端午文化,營造出了濃濃的傳統節日氛圍,讓工休人員深刻體驗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文化意義,進一步增強了大家對祖國源遠流長文化的自信。(徐俊斌 李德峰 王君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