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張丞相列傳(申屠嘉)

南中黔首 發佈 2023-12-18T03:46:28.627622+00:00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率。從擊黥布軍,為都尉。譯文:申屠嘉,梁地人。以力大無窮能夠拉開強弓硬弩的材官身份隨高祖征項羽,後來被提拔為隊長。申屠嘉隨高祖平定英布之亂時,擔任都尉一職。孝惠時,為淮陽守。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率。從擊黥布軍,為都尉。

譯文:申屠嘉,梁地人。以力大無窮能夠拉開強弓硬弩的材官身份隨高祖征項羽,後來被提拔為隊長。申屠嘉隨高祖平定英布之亂時,擔任都尉一職。

孝惠時,為淮陽守。孝文帝元年,舉故吏士二千石從高皇帝者,悉以為關內侯,食邑二十四人,而申屠嘉食邑五百戶。

譯文:孝惠帝在位時,申屠嘉擔任淮陽郡守。孝文帝元年(前179年),朝廷提拔過去追隨高皇帝、級別為二千石的官員,將這些功臣全部封為關內侯,共有二十四個官員獲得食邑,申屠嘉就是其中之一,獲得了五百戶食邑。

張蒼已為丞相,嘉遷為御史大夫。張蒼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竇廣國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廣國。」

譯文:張蒼當上丞相以後,申屠嘉被提拔為御史大夫。張蒼被免去丞相一職後,孝文帝想任用竇皇后的弟弟竇廣國為丞相,說:「恐怕天下人都會說我偏愛廣國。」

廣國賢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時大臣又皆多死,余見無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為丞相,因故邑封為故安侯。

譯文:竇廣國十分賢能,品行很好,所以孝文帝才想讓竇廣國做丞相,但是孝文帝考慮了很長時間,還是沒有執行。當時,高帝時代的老臣大多已經亡故,其餘那些健在的大臣之中又沒有能夠勝任的人選,於是文帝就任命御史大夫申屠嘉繼任丞相,就以他原來的食邑封地封為故安侯。

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是時太中大夫鄧通方隆愛幸,賞賜累巨萬。文帝嘗燕飲通家,其寵如是。

譯文:申屠嘉為人清廉正直,他的家門不接受任何為私事而來的拜訪。當時,太中大夫鄧通最受文帝寵信,鄧通得到的賞賜價值累計達億萬。文帝曾在鄧通家中宴飲,鄧通受寵到了如此地步。

是時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禮。

譯文:當時,丞相申屠嘉上朝拜見皇帝,而鄧通恰好在文帝身邊,在禮節上有所怠慢。

丞相奏事畢,因言曰:「陛下愛幸臣,則富貴之;至於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譯文:丞相匯報完公務之後,順便說道:「陛下寵愛臣下,就可以讓他得到富貴;至於朝堂上的禮節,卻不能不嚴肅對待!」文帝說:「你不用說了,是我是偏愛鄧通。」

罷朝坐府中,嘉為檄召鄧通詣丞相府,不來,且斬通。通恐,入言文帝。

譯文:申屠嘉退朝之後回到相府里,寫了一道手令召鄧通到自己的丞相府來,鄧通不來,申屠嘉於是按律法準備斬殺鄧通。鄧通十分害怕,趕忙進宮將此事告訴給文帝。

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頓首謝。

譯文:文帝說:「你只管去好了,我馬上派人召見你。」鄧通來到丞相府,摘下帽子,赤著腳,對著申屠嘉叩頭謝罪。

嘉坐自如,故不為禮,責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

譯文:申屠嘉還是像原來一樣坐著不動,故意不向他施禮,並斥責他說:「如今的朝廷,是高皇帝的朝廷。

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吏今行斬之!」通頓首,首盡出血,不解。

譯文:你鄧通只不過是一個小臣,居然敢在大殿之上舉止隨便,犯了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來人,立刻斬了他!」鄧通連忙叩頭,頭上滿是鮮血,但是申屠嘉還是怒氣不消,也沒有放過他。

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節召通,而謝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釋之。」鄧通既至,為文帝泣曰:「丞相幾殺臣。」

譯文:文帝心中估計丞相已經難為了鄧通,於是派使者手持符節前去召見鄧通,並對申屠嘉表示歉意說:「這是我所寵幸的狎玩之臣,丞相就饒了他吧。」鄧通回宮以後,哭著對文帝說:「丞相差一點就把我給殺了。」

嘉為丞相五歲,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錯為內史,貴幸用事,諸法令多所請變更,議以謫罰侵削諸侯。

譯文:申屠嘉做了五年丞相,孝文帝去世,孝景帝即位。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被任命為內史,深受皇帝寵信,對於很多法令他都請求修改,他還建議景帝用貶謫和處罰的辦法來削弱諸侯的勢力。

而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錯為內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

譯文:申屠嘉對自己的建議不被皇上採納而深感羞愧,於是開始忌恨晁錯。晁錯擔任內史時,內史府大門朝東面開,很不方便,於是他下令改設一道門從南面出入。

南出者,太上皇廟堧垣。嘉聞之,欲因此以法錯擅穿宗廟垣為門,奏請誅錯。

譯文:這個朝南開的大門,恰巧就在太上皇宗廟的外牆上。申屠嘉聽說之後,想要借這個機會以晁錯擅自鑿開宗廟外牆為門為罪名,奏請皇帝將其殺掉。

錯客有語錯,錯恐,夜入宮上謁,自歸景帝。至朝,丞相奏請誅內史錯。

譯文:晁錯的門客之中有人將此事告訴給他,晁錯非常恐慌,於是連夜入宮面聖,向景帝說明情況。到了上朝時,丞相奏請景帝誅殺晁錯。

景帝曰:「錯所穿非真廟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為之,錯無罪。」

譯文:景帝說:「晁錯所鑿的並非真正的廟牆,只是宗廟的外牆,由於內史府就在太上皇廟之外的短牆之中,而且這又是我讓他去做的,所以說晁錯無罪。」

罷朝,嘉謂長史曰:「吾悔不先斬錯,乃先請之,為錯所賣。」至舍,因歐血而死,諡為節侯。

譯文:退朝之後,申屠嘉對長史說:「我真後悔沒有先將晁錯斬殺,卻先向皇上請示,最後反而被晁錯給戲弄了。」申屠嘉回到家以後,終因鬱悶,吐血而死,諡號為節侯。

子共侯蔑代,三年卒。子侯去病代,三十一年卒。子侯臾代,六歲,坐為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國除。

譯文:申屠嘉的兒子共侯申屠蔑繼承了侯爵之位,僅僅過了三年便去世了。此後,共侯的兒子申屠去病繼承了爵位,三十一年以後去世。申屠去病去世後,其子申屠臾繼承了爵位,六年以後,由於他在擔任九江太守期間收受原下屬官員的賄賂而犯罪,其封國也被廢除。

自申屠嘉死之後,景帝時開封侯陶青、桃侯劉舍為丞相。

譯文:自從申屠嘉去世以後,景帝時代的開封侯陶青、桃侯劉舍相繼擔任丞相。

及今上時,柏至侯許昌、平棘侯薛澤、武強侯莊青翟、高陵侯趙周等為丞相。

譯文:到了當今皇上(漢武帝)執政時,柏至侯許昌、平棘侯薛澤、武強侯莊青翟以及高陵侯趙周等人相繼擔任丞相一職。

皆以列侯繼嗣,娖娖廉謹,為丞相備員而已,無所能發明功名有著於當世者。

譯文:他們全都是憑藉列侯繼承人的身份步入官場,做事謹小慎微,擔任丞相也不過是徒充官員編制罷了,並沒有在政績上取得什麼成績,也沒有什麼功名可以著稱於世。

太史公曰:張蒼文學律歷,為漢名相,而絀賈生、公孫臣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秦之《顓頊曆》,何哉?

譯文:太史公說:張蒼精通文學、音律和曆法,是漢朝的一位著名丞相,但是他對賈誼、公孫臣等人提出的改變曆法、服色的意見很排斥,並不採用,公然沿用秦朝的《顓頊曆》,這是為什麼呢?

周昌,木強人也。任敖以舊德用。申屠嘉可謂剛毅守節矣,然無術學,殆與蕭、曹、陳平異矣。

譯文:周昌,是一個性格木訥而倔強的人。任敖憑藉自己對呂后有舊恩而受到重用。申屠嘉可稱得上是剛毅守節的人了,然而他沒有治國的方略與學識,怕是跟蕭何、曹參、陳平等人相比,要遜色一些。

孝武時丞相多甚,不記,莫錄其行起居狀略,且紀征和以來:

譯文:漢武帝時期,擔任丞相的人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記述了,也沒有收錄他們的言行事跡,這裡暫且將征和以來的丞相記述如下:

有車丞相,長陵人也。卒而有韋丞相代。韋丞相賢者,魯人也。

譯文:車丞相,是長陵人。他去世之後由韋丞相接任。韋丞相,名賢,魯國人。

以讀書術儒術為吏,至大鴻臚。有相工相之,當至丞相。

譯文:靠會讀書寫字當上小吏,後來官至大鴻臚。曾經有看相的人為他相面,說他以後會官至丞相。

有男四人,使相工相之,至第二子,其名玄成。相工曰:「此子貴,當封。」

譯文:韋賢有四個兒子,他就讓相師給這幾個兒子看相。當看到第二個兒子玄成的時候,看相的人說:「這孩子有富貴相,應該被封侯。」

韋丞相言曰:「我即為丞相,有長子,是安從得之?」

譯文:韋丞相說:「如果我真的成為丞相,那時有長子繼承我的爵位,這孩子又是從哪兒得到爵位呢?」

後竟為丞相,病死,而長子有罪論,不得嗣,而立玄成。

譯文:後來,韋賢果然當上了丞相,病死之後,由於長子犯了罪,不能繼承爵位,因此立韋玄繼承了爵位。

玄成時佯狂,不肯立,竟立之,有讓國之名。

譯文:當時,韋玄成假裝瘋癲,不肯接受,但是最後皇帝還是讓他繼承了爵位,他還因此得到了辭讓封國的好名聲。

後坐騎至廟,不敬,有詔奪爵一級,為關內侯,失列侯,得食其故國邑。韋丞相卒,有魏丞相代。

譯文:後來,韋玄成由於騎馬闖進皇帝的祖廟,犯下不敬之罪,於是皇帝詔令將他降爵一級,做關內侯,從而失去了列侯的爵位,只享有原來封地的食邑。韋丞相死後,魏相接替其相位。

魏丞相相者,濟陰人也。以文吏至丞相。其人好武,皆令諸吏帶劍,帶劍前奏事。

譯文:魏相,濟陰人。魏相從小小的文書吏一直做到丞相。魏相尚武,要求每一位官員身上都要帶劍,只有佩劍才可以上前奏事。

或有不帶劍者,當入奏事,至乃借劍而敢入奏事。

譯文:如果有不佩劍的人要入府奏事的話,甚至要向別人借劍才敢進去。

其時京兆尹趙君,丞相奏以免罪。使人執魏丞相,欲求脫罪而不聽。

譯文:當時擔任京兆尹的是趙廣漢,魏相上奏朝廷,說他犯了罪應當免職。

復使人脅恐魏丞相,以夫人賊殺侍婢事而私獨奏請驗之,發吏卒至丞相舍,捕奴婢笞擊問之,實不以兵刃殺也。

譯文:於是趙廣漢派人威脅魏相,要他為自己開脫罪責,但是魏相併沒有理會。於是趙廣漢又派人威脅魏相,把魏相夫人虐待殺害奴婢的事私自奏報給皇上並請求核實,還派官兵前往丞相的住所,將魏相的奴婢抓起來鞭打拷問,最後得知事實是那個死去的奴婢並非是被人用利器所殺。

而丞相司直繁君奏京兆尹趙君迫脅丞相,誣以夫人賊殺婢,發吏卒圍捕丞相舍,不道。

譯文:魏相的司直繁延壽奏報皇上說,京兆尹趙廣漢脅迫丞相,誣陷魏夫人虐待殺害奴婢,還調動官兵前往丞相的住所圍捕,犯下了不道之罪。

又得擅屏騎士事,趙京兆坐要斬。又有使掾陳平等劾中尚書,疑以獨擅劫事而坐之,大不敬,長史以下皆坐死,或下蠶。

譯文:此外,還查獲趙廣漢曾經擅自遣散騎兵,因此趙廣漢被判處腰斬。此外,還有丞相府屬吏陳平等人彈劾中尚書,懷疑他是脅迫丞相的主謀,犯了大不敬之罪,以致長史以下的官員不是被判處死刑,就是被判處宮刑。

而魏丞相竟以丞相病死。子嗣,後坐騎至廟,不敬,有詔奪爵一級,為關內侯,失列侯,得食其故國邑。

譯文:後來魏丞相病死於任上。其子繼承了爵位,後來由於騎馬闖進宗廟,犯了大不敬之罪,皇上下詔將其削爵一級,做關內侯,從而失去了列侯的爵位,只享有原來封地食邑。

魏丞相卒,以御史大夫邴吉代。

譯文:魏丞相去世之後,朝廷派御史大夫邴吉接任丞相一職。

邴丞相吉者,魯國人也。以讀書好法令至御史大夫。

譯文:邴吉,魯國人。邴吉憑藉讀書、喜好研習法令而官至御史大夫。

孝宣帝時,以有舊故,封為列侯,而因為丞相。明於事,有大智,後世稱之。以丞相病死。

譯文:孝宣帝時期,因為他曾對宣帝有救命之恩,所以被封為列侯,並因此當上了丞相。邴吉明事理,足智多謀,後人都對他大加稱讚。邴吉最後在丞相任內病逝。

子顯嗣,後坐騎至廟,不敬,有詔奪爵一級,失列侯,得食故國邑。

譯文:其子邴顯繼承了爵位,後來因為騎馬闖進皇帝祖廟,犯下了大不敬之罪,皇帝下詔將他降爵一級,從而失去了列侯的爵位,只享有原來的封國食邑。

顯為吏至太僕,坐官耗亂,身及子男有奸贓,免為庶人。

譯文:邴顯官至太僕,由於在任期間揮霍浪費,他本人及兒子都犯下貪贓枉法的罪行,因而被免職,降為平民。

邴丞相卒,黃丞相代。長安中有善相工田文者,與韋丞相、魏丞相、邴丞相微賤時會於客家。

譯文:邴丞相去世後,由黃霸接任丞相。當時,長安城中有個擅長看相的人名叫田文,在韋丞相、魏丞相、邴丞相地位卑微的時候,田文曾與他們在客人家裡見過面。

田文言曰:「今此三君者,皆丞相也。」其後三人竟更相代為丞相,何見之明也。

譯文:田文說:「今日我面前的這三位先生都將成為一國的丞相。」後來,他們三個果然相繼當上了丞相,田文多麼有先見之明!

黃丞相霸者,淮陽人也。以讀書為吏,至潁川太守。治潁川,以禮義條教喻告化之。

譯文:黃霸,淮陰人。黃霸靠讀書用功做了官,後來出任穎川太守。在治理潁川期間,他用禮義來教化當地百姓。

犯法者,風曉令自殺。化大行,名聲聞。

譯文:對於犯了法該判處死刑的人,他便曉之以理令其自殺。黃霸的教化暢行各地,他的名聲很快就傳遍當世。

孝宣帝下制曰:「潁川太守霸,以宣布詔令治民,道不十遺,男女異路,獄中無重囚。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

譯文:孝宣帝發布制書說:「潁川太守黃霸,通過宣傳朝廷法令教化治理百姓,因此當地人走在路上不拾取他人丟失的物品,男女各行其道,牢獄之中沒有重刑犯。現賜予黃霸關內侯的爵位,黃金一百斤。」

征為京兆尹而至丞相,復以禮義為治。以丞相病死。子嗣,後為列侯。

譯文:此後皇帝調任黃霸為京兆尹,後來又提拔為丞相,黃霸依然以禮義治國。後來黃霸在丞相任上病逝。其子繼承了爵位,後來又被加封為列侯。

黃丞相卒,以御史大夫於定國代。於丞相已有廷尉傳,在《張廷尉》語中。於丞相去,御史大夫韋玄成代。

譯文:黃霸去世後,朝廷任命御史大夫於定國接任丞相。關于于丞相的事跡,已經有廷尉傳,附在《張廷尉傳》之中。於丞相離開相位之後,由御史大夫韋玄成接替。

韋丞相玄成者,即前韋丞相子也。代父,後失列侯。

譯文:韋玄成,就是前面所說的韋丞相的兒子。他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後來又失去列侯的爵位。

其人少時好讀書,明於《詩》《論語》。為吏至衛尉,徙為太子太傅。御史大夫薛君免,為御史大夫。

譯文:韋玄成自幼就喜好讀書,對《詩經》《論語》頗為精通。他從普通的官吏升至衛尉,又調任太子太傅。御史大夫薛廣德被免職以後,韋玄成就做了御史大夫。

於丞相乞骸骨免,而為丞相,因封故邑為扶陽侯。數年,病死。

譯文:後來於丞相告老請求辭去相位,他就接任了丞相一職,沿用原來的食邑,被封為扶陽侯。幾年後,韋玄成因病去世。

孝元帝親臨喪,賜賞甚厚。子嗣後。其治容容隨世俗浮沉,而見謂諂巧。而相工本謂之當為侯代父,而後失之。

譯文:孝元帝親自參加了他的喪禮,對他家的賞賜非常豐厚。此後,韋玄成的兒子繼承了爵位。韋玄成在世時執政敷衍搪塞,流於世俗,所以人們對他的評價是諂媚乖巧。看相的人原本就說他會繼承父親的爵位成為列侯,但後來卻失去了爵位。

復自遊宦而起,至丞相。父子俱為丞相,世間美之,豈不命哉!相工其先知之。韋丞相卒,御史大夫匡衡代。

譯文:但他又從一般的官吏做起,一直升到丞相。韋家父子兩代人都做過丞相,世人傳為美談,這難道不是命中注定的嗎!這些看相的人早就瞭然於心了。韋玄成去世以後,丞相一職由御史大夫匡衡接替。

丞相匡衡者,東海人也。好讀書,從博士受《詩》。家貧,衡傭作以給食飲。

譯文:匡衡,東海人。好讀書,曾隨博士學習《詩經》。匡衡家境貧寒,於是他就靠給人家幫傭來賺取自己衣食的費用。

才下,數射策不中,至九,乃中丙科。其經以不中科故明習。

譯文:匡衡天資比較低下,多次參加考試但是始終沒有考中,一直考到第九次,他才中了第三等科目。他的經學多次沒能考中,所以他對經學了解得十分透徹。

補平原文學卒史。數年,郡不尊敬。御史征之,以補百石屬薦為郎,而補博士,拜為太子少傅,而事孝元帝。

譯文:後來,他補任平原文學卒史。幾年下來,郡里的人都不尊敬他。後來御史大夫徵召匡衡,以候補百石級的卑微身份被推薦為郎官,之後又補任博士,還被任命為太子少傅,侍奉孝元帝。

孝元好《詩》,而遷為光祿勛,居殿中為師,授教左右,而縣官坐其旁聽,甚善之,日以尊貴。

譯文:孝元帝好研習《詩經》,於是提拔匡衡為光祿勛,在皇宮之中做教師,教授皇帝身邊的人,就連皇帝也坐在一旁聽講,對他讚譽有加,匡衡的地位也一天天尊貴起來。

御史大夫鄭弘坐事免,而匡君為御史大夫。歲余,韋丞相死,匡君代為丞相,封樂安侯。

譯文:後來御史大夫鄭弘由於犯罪而被免職,匡衡便擔任御史大夫。一年多以後,丞相韋玄成去世,匡衡便接替他做了丞相,受封樂安侯。

以十年之間,不出長安城門而至丞相,豈非遇時而命也哉!

譯文:匡衡在十年之內,不出長安城門就升到了丞相,這難道不是因為遇到了絕好的時機和命運嗎!

太史公曰:深惟士之遊宦所以至封侯者,微甚。然多至御史大夫即去者。

譯文:太史公說:我曾經深思,讀書人遠離家鄉步入仕途,最後能夠被封侯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大多數人都是在做到御史大夫以後就離職了。

諸為大夫而丞相次也,其心冀幸丞相物故也。或乃陰私相毀害,欲代之。

譯文:那些當上御史大夫而身處候補丞相位置的人,他們心中是希望在任的丞相早點死的。有些人甚至背地裡對丞相進行毀謗和傷害,希望能夠取而代之。

然守之日久不得,或為之日少而得之,至於封侯,真命也夫!

譯文:可是,有的人等待多年也得不到相位,有的人候補時間不長就能夠當上丞相,直至被封侯,這實在是命運使然啊!

御史大夫鄭君守之數年不得,匡君居之未滿歲,而韋丞相死,即代之矣,豈可以智巧得哉!多有賢聖之才,困厄不得者眾甚也。

譯文:御史大夫鄭弘在候補位置等待多年也沒有得到相位,匡衡在任還不滿一年,丞相韋玄成就去世了,於是匡衡接替了丞相的職位,這難道是可以憑智謀巧計得到的嗎!世間有很多聖明賢能的人才,然而處境困窘不得志者實在太多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