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頭美國種豬坐「專機」抵達武漢,我們的「豬晶片」怎麼了?

新農鳴 發佈 2023-12-18T05:18:57.621379+00:00

6月17日,1000頭價值超過2300萬元的美國種豬,坐「專機」抵達我國武漢,這也是近幾年我國單批次進口種豬數量最大的一次。

6月17日,1000頭價值超過2300萬元的美國種豬,坐「專機」抵達我國武漢,這也是近幾年我國單批次進口種豬數量最大的一次。

消息一經傳出,國內網友就不淡定了:養豬的主要飼料原料大豆和玉米靠進口也就罷了,現在倒好連種豬也要依賴進口,中國還缺豬嗎?我們的「豬晶片」究竟怎麼了?

幾千年來,豬在我國的生存和文化中發揮著核心作用,這從象形字「家」就可以看出來,上面的寶蓋頭代表著屋頂,而下面豕(shǐ)指的就是豬,意思是說成家就要養豬,否則就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家。

事實也是如此,多項考古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將野豬馴養成家豬的國家。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三件豬下頜,說明早在8500多年前,我國就開始馴化野豬。

大約到了7000年前,豬開始在黃河流域和不斷上升的農業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並扮演著多種社會經濟角色,從基本生存、宴會活動以及社會地位的象徵,無不閃現著豬的身影,尤其是祭祀活動。

到了2000年前,我國華北地區的平原已經全部變成了良田,而人口也已經達到了數千萬。人口密度的增加解釋了豬為什麼變得越來越普遍。

隨著不斷增加的農業人口,大量的土地被用來耕作,也就減少了可供羊、牛、馬使用的放牧地,導致平原較大野生哺乳動物的消失,雖然綿羊和山羊在丘陵或貧瘠的乾旱地區仍然很常見。能夠在大多數村莊繁衍生息的家養動物是豬因為豬是雜食動物比較好飼養,豬不但吃了大量的人類食物垃圾和其他垃圾,而且,隨著人口的增長,豬糞變得越來越重要。

人口增長減少了人均耕地面積,迫使人們減少休耕,更頻繁地在同一塊土地上種植農作物,而這隻有通過施肥才能實現。對於古代很多農民而言,生產糞肥通常是養豬的主要目的,因此就有這樣一句話:「種田不養豬,就像書生不讀書」。

在我國早期,人們經常在豬圈上建造廁所,這是一種為豬提供安全生活空間的巧妙方式,也是一種廢物處理系統和方便的農家肥來源。

大多數家庭每年只養幾頭豬,在春節以及婚禮等重要慶祝活動中宰殺這些豬。雖然這是許多人唯一一次吃到新鮮豬肉的時候,但每個家庭通常也會保存豬肉和豬油。由於豬的飲食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粗糙的植物和廚餘垃圾等)和很少的蛋白質組成,因此大多數中國品種的肉比我們今天吃的豬肉更肥。

2000多年來,我國一直是一個商業社會。只要有市場,就會形成有價值的商品,豬也是一樣。這其中屠夫起著重要的作用,出售少量的肉,以便有能力吃肉的人不必殺死整頭豬就可以吃到豬肉。在十二世紀的杭州等大城市,每天都有數百頭豬被屠宰。 但不管時代怎麼變遷,農民養豬的習慣一直延續到了1990年代前後。

之所以要講養豬的歷史,是因為數百萬農民幾千年來養豬的結果,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區域品種。在1960年,我國進行了第一次本土種豬調查,確定的種豬品種多達100多個。其中有無數適應當地情況的品種可以在各種景觀和氣候條件下茁壯成長。

巨大的多樣性使得對它們很難一概而論,南方的豬體型較小、繁殖力更強,而北方的豬往往體型較大、毛髮較多,適合在寒冷的冬天在收穫的田野上覓食,並且可能仍與野豬一起繁殖。

最終,這些種豬被帶到歐洲,在那裡它們與當地的豬一起繁殖,創造出現在世界上大部分豬的工業化養豬品種。

事實上是,直到十七世紀,我國飼養的豬,無論是成熟、育肥時間,還是產仔數,都要比歐洲高出許多。可以說,如果歐洲人沒有發現中國的種豬,它們可能會完全退出現代肉類工業。

從18世紀前後開始,歐美的養殖戶開始從中國進口種豬來養殖他們的豬,並培育出了約克夏等知名品種,也是從那時起,中西豬的雜交培育一直在繼續。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歐美育種者還在從我國引進高繁殖能力的豬種,並不斷進行這些種豬的雜交試驗。

中國人與豬的關係最顯著的變化發生在過去30年左右,養豬業實現了工業化,生豬生產從家庭轉向所謂的工廠化養殖場,這一新體系在規模、時間、投入、產出和勞動力方面都與「傳統」養豬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背離。

成百上千隻基因相同(或幾乎相同)的豬在建築物中一起飼養,以度過它們已經大大縮短的生命:由於遺傳學和飼料方案的科學生產,一頭豬長到屠宰重量已經從一年下降至半年。

隨著我國豬肉產業結構的轉變,豬肉生產和消費量猛增,這不但改變了國內農業和肉類消費,而且也深刻影響了全球肉類市場和資源流動。

目前,我國農民和企業每年的生豬養殖量達到了7億頭,產量也近5500萬噸,占世界總量的一半。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進口國,占全球豬肉貿易總量的19%左右。

儘管「傳統」養殖方式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但我國早已是一個現代化、全球化的養豬業。

遺憾的是,我國現代化的養豬業,豬種卻基本依賴進口:我國的種豬基本都是從歐洲和美國進口的具有中國和歐洲血統的「改良品種」。

當下,在我國和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品種是杜洛克、長白豬和約克夏豬,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LYD」。

這與我國工業化養殖前用雜食飼養的家豬不同,現代豬顯然是為了在工業條件下生存和繁衍,現代豬的飼養只有一個目的: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將最少的穀物和油籽飼料轉化為最多的瘦肉。

在市場的驅動下,現代豬正在取代中國本土的豬,目前國內商品豬中,本土豬種占有量已經不足10%。也就是說,你每天吃的豬肉,儘管是在國內養殖的,身上裝的卻是「進口種」。

三十多年來外來品種進口和規模化養殖,導致本土豬種大量滅絕、瀕臨滅絕。據有關統計,目前現存的本土品種已經從1960年的100多個急劇下降至48個,而且越來越多的本土豬只能在國家資助的保護農場飼養。

由於遺傳多樣性喪失和豬適應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的能力受到侵蝕,養豬行業變得越來越脆弱。例如2018年的非瘟,幾乎讓我國養豬業腰斬,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豬肉價格長時間處於大起大落的波動之中。

由於種豬依賴進口,我國在種豬上花費的代價也是十分昂貴,一頭種豬平均引種費用大概在3萬元左右。也使得行業陷入了「引種-退化-再引種」的惡性循環怪圈。同時,依賴進口就意味著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斷供,一旦斷供,就意味著沒有了源頭,何談產業發展?

要想擺脫這種不利現狀,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自有種豬的自給率,保護本土豬種就迫在眉睫。歐美國家能從我們的種豬中找到優點並發揚光大,我們少點急功近利,多點資金投入和耐心,相信我們一樣也可以。也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碗裡,裝的都是「中國芯」的豬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