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後裔在面對"夷狄"時,誰來就投降誰,忽必烈:你們都去讀書

歷史小破站 發佈 2023-12-18T13:49:09.258290+00:00

在中國歷史上,家族興衰更替是一個廣泛存在的現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孔子家族展現了與眾不同的耐久性和影響力,並延續至今。

在中國歷史上,家族興衰更替是一個廣泛存在的現象。即使是像李家這樣為大唐盛世建造功勳的家族,也只能輝煌300多年而已。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孔子家族展現了與眾不同的耐久性和影響力,並延續至今。 孔子家族的崇高地位源於傳統中國的封建體制。作為授予孔子後代的尊貴頭銜——衍聖公,歷代的封建王朝都效仿並推崇此家族。因此,該家族得以流傳至今。

在王朝更迭之際,許多家族的代表會向新政權投降,但孔子家族成員通常是第一批站出來的。孔子家族在中國歷史中擔任了特殊的角色,這種超然的屬性也因此顯得自然而然。然而,對於孔子及其家族後代在面對"夷狄"時"誰來就投降誰"的行為,確實令人感到一些失望。例如:當金兵南下時,孔氏南宗中的衍聖公孔端友隨之南下。但他的同父異母弟弟孔端操卻投降了金軍,並成為北宗的始祖。孔門後來北宗最為正宗;在蒙古、金、南宋三國並立時期,竟然出現了三個衍聖公。其中一個投降蒙古的孔之全,還曾經跟隨蒙古軍隊與南宋交戰,並最終在戰鬥中死去。

公元1252年,北宗第五十代衍聖公孔元措去世,這時正是蒙古貴族統治中原時期。在民族危機的時刻,孔子的後裔們沒有帶領人民「精忠報國」,而是爭先向新主人忽必烈媚諂。據說當時孔元措的子侄們都跑到忽必烈面前爭取寵幸,以奪得「衍聖公」的頭銜。看到孔子後裔們的這種醜態,忽必烈哈哈大笑回應道:「你們都去好好讀書吧。只有才華橫溢者,朕才會封為官員。」這些奴才的醜陋嘴臉不言而喻。 然而,儒家給了忽必烈一個「儒家大宗師」的稱號。

1644年,愛新覺羅·福臨在北京登基稱帝。而被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冊封的第六十四代衍聖公孔衍植立即在第二天寫信向順治皇帝稱臣。在《初進表文》中,孔衍植諛詞讚媚滿清皇帝:「承天御極,以德綏民」、「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聖帝」、「山河與日月交輝」、「國祚同者韓並永」。孔衍植還自稱「臣等闕里堅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慶新朝盛治,瞻學之崇隆,趨距恐後」等等。

1937年日軍大舉進攻北平之前,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突然產生詩興,讚揚中日兩國「同文同種」,詩中寫道:「江河的源頭、河流和水滴都匯集在一起,更何況我們同州的人與你們並無區別呢。」為了防止當年孔子後人投靠女真人、蒙古人、滿清的歷史重演,所以在曲阜淪陷之前一刻,蔣介石密令軍隊把孔家掌門人帶到了大後方。

衍聖公一脈歷來都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代表性人物,衍聖公本人更是孔子及其思想傳承的後代。在封建社會中,官吏地位高、有權有勢,而衍聖公家族不僅地位顯赫,還擁有天下讀書人的崇敬和尊重。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於衍聖公的看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於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越來越強烈。這樣的追求和傳統的封建意識有所區別,因此,許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並質疑其中的不合理、不正義與不平等。在這種背景下,衍聖公作為封建文化的代表,就被人們所批評和否定。

同時,衍聖公一脈在歷史上的許多行為也讓人們不能容忍。在宋代,衍聖公和皇帝關係密切,掌握一定的權力,但卻往往只顧著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百姓的疾苦,這也是導致他們在後來被人們批評的重要原因之一。到了元代和明代,衍聖公則更顯得陰險奸詐,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勾結外族入侵中原,甚至傀儡稱帝犧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些行為讓人深感痛心,也成為了他們形象變遷的一個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衍聖公作為封建文化的代表,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再符合人們對於價值觀念、道德準則和歷史發展的要求。雖然衍聖公一脈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歷史並非只能歌頌,它同樣需要批判和反思,以期能夠給我們的生活與未來提供借鑑和啟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