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慈禧死後一年才下葬?葬禮奢侈至極,下葬當天為何怪事頻發

任先生講歷史 發佈 2023-12-19T10:39:01.012528+00:00

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掌握了政治和軍事的大權,成為了大清國的真正掌控者。當她得知外國人帶著戰艦來炮轟北京時,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她不顧百姓的生死,竟然決定與十幾個國家開戰。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任先生

編輯|任先生

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慈禧年輕時卑躬屈節,她憑藉著內心的堅忍和毒辣手段一步步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掌握了政治和軍事的大權,成為了大清國的真正掌控者。她以她自己的意願來執掌朝政,將整個國家置於她的掌控之下。

當時的大清國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然而慈禧仍然沉溺於貪婪之中。當她得知外國人帶著戰艦來炮轟北京時,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她不顧百姓的生死,竟然決定與十幾個國家開戰。

最終,北京城被攻破,而慈禧卻毫不猶豫地帶著財寶迅速逃離,將老百姓置於危險之中。

為了慶祝自己的壽辰,慈禧竟然將北洋水師購買戰艦的資金用於豪華的大北筵席,她要求菜餚不僅令人驚嘆,還要獨一無二,甚至超過了圓明園的滿漢全席。

她揮金如土,銀子花得如流水一般。然而,就在壽宴剛剛開始時,八國聯軍便突然發動了進攻。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慈禧竟然喊出了寧願與外國人合作,也不與本國百姓為伍的荒唐言論。

她甚至在面對日本人虎視眈眈的威脅時,仍然囂張地表示只要對方無法攻入北京城,她就不會允許任何事情干擾她的壽宴。

在失去了補給的情況下,北洋艦隊在威海衛遭到日本海軍的徹底擊潰,而清朝也在老百姓的唾罵聲中邁向了滅亡的道路。

1908年11月,清朝的兩位重要人物相繼去世,其中一位是傀儡皇帝光緒帝,另一位則是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

令人驚訝的是,雖然兩人去世只相隔兩天,但根據名義上的規矩,大臣們卻急忙將光緒帝匆匆下葬,而慈禧太后則拖延了整整一年才下葬。難道這僅僅是因為光緒帝的去世嗎?

慈禧為何死後一年才下葬?

慈禧太后在世時,奢華放縱,專橫跋扈,而在她去世後,這種鋪張浪費的風格並未改變。她的葬禮竟然耗費了已經日薄西山的大清朝五分之一的財富。據說整個葬禮的總價值超過兩億兩白銀。

首先,慈禧太后的棺木選用了最好的金絲楠木,木材來源於雲南,光是運輸這些木材就花費了三個月的費用。十萬兩白銀運到京城後,還需要請來熟練工匠進行製作,製作完成後還要進行49次的油漆刷塗,這才算完工。因此,僅僅是為了這個棺木,就耗費了近半年的時間。

此外,慈禧太后的棺木內部鋪設和覆蓋的衣物,以及她穿戴的服飾,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工製作,所使用的材料也都是舉世罕見的。棺材底部的被子上鑲嵌著12604顆珍珠,準備棺材和其他無數陪葬品的準備工作至少耗費了兩億兩白銀和將近一年的時間。

此外,還有慈禧太后口中含有的夜明珠,被後世奉為稀世珍寶。

為了確保慈禧太后能夠順利下葬,還需要重新修建一條長達150公里的道路。因此,整整一年間,無數工匠和女工都忙碌於為慈禧的葬禮進行準備工作。

其次,慈禧太后要選擇一個吉祥的日期下葬,因此在她感覺自己離去的時候,她請來了一位江湖術士為自己算卦。術士告訴她,最佳的下葬時間是在第二年的11月。因此,慈禧才等待了整整一年才下葬。

此外,慈禧太后的臨寢也經歷了多次修改和重建,一直到一年後才最終完成修建。在1909年11月9日,慈禧太后終於以盛大的方式被下葬,大家為她舉行了一場風光的葬禮。

慈谿下葬當天怪事頻發

在1909年11月9日,慈禧太后最終下葬,儘管她在生前驕奢淫逸,但在死後仍然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葬禮。

當天天空晴朗,然而在送葬隊伍經過崇武門時,天空突然陰雲密布,狂風大作,甚至出現了驚雷。儘管已經是深秋,極少出現驚雷無雨的情況,送葬人群心中充滿了不安,但仍然繼續進行著儀式。

參與出行的殯葬隊伍規模龐大,人數眾多,包括太監、宮女、侍衛、文武百官、宗室和公妻等人。每個人手提輓聯,悲痛哭泣,一眼望不到隊伍的盡頭。

京城的街道上一時間空無一人,所有人都湧來圍觀這場奢華的葬禮。慈禧太后的棺木採用了一噸多重的金絲楠木製成,被美其名曰為"子宮"為了抬動這座與眾不同的棺木,共有7920名扛棺手輪番搬運。人群個個披麻戴孝,全城民眾跪拜迎送慈禧太后的遺體。

在葬禮進行的過程中,一些詭異的陪葬紙人被風吹得滿大街跑,它們的笑容異常陰森可怖,身上還穿著不同關節的服飾,仿佛預示著它們將在地底下展開新的統治。

然而奇怪的事情並未止步。隊伍剛剛通過村鎮時,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刺鼻的腥臭味,讓人幾乎窒息。與此同時,慈禧太后的棺木開始流出紅色液體。

紅色液體不斷滲出,惡臭瀰漫,讓送葬人群心生畏懼。然而,誰都不敢打開慈禧太后的棺槨,探究其中的秘密。他們只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繼續前行。

整個送葬隊伍從紫禁城出發,歷經五天的跋涉,才終於到達清東陵,完成了慈禧太后的安葬。

孫殿英盜墓

1928年7月,距離慈禧太后去世已經過去了20年,然而她的陵墓遭到了一夥貪婪的強盜的襲擊。東林大盜孫殿英為了獲取墓中的財寶,竟然冒險進行挖墳盜墓的行為

他率領手下使用炸藥炸開了慈禧太后的陵墓,然後一批盜賊湧入其中,搶劫墓中的寶物,甚至打開了慈禧的棺木。

然而,當士兵們費力地用斧頭劈開那座巨大的棺槨時,他們都被嚇了一跳。

他們看到,已經下葬了20年的慈禧太后躺在一堆金銀財寶之上,面容與生前一樣生動,肌膚也十分飽滿,仿佛只是在沉睡中一樣。即使經歷了20年的時間,慈禧的屍身仍然保存得完好無損。

其中一位勇敢的老兵大膽地將手伸進慈禧太后的嘴裡,驚訝地發現她好像含著一樣東西。他取出來一看,竟然是一枚巨大的圓球,閃爍著詭異的光芒,這讓士兵們都目瞪口呆。

然而,在士兵們慶祝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慈禧的屍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乾癟,最終變成一副枯骨,同時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惡臭。孫殿英見狀,也不敢停留,他搶劫了陵墓中的珠寶後匆匆離去。慈禧陵墓被盜一事引起了巨大的軒然大波。

年幼的溥儀得知這一情況後,特意請人重返陵墓,為他的老祖宗進行再次的安葬。

揭秘詭異事件

在士兵們進入墓林時,他們驚訝地發現慈禧的屍體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隻長滿白毛、面容猙獰、牙齒鋒利的怪物。

回想起之前的種種怪異現象,如棺槨中的出血、深秋中的驚雷、陰風的吹拂以及越抬越重的棺木,還有那詭異笑容的紙人,士兵們開始懷疑是否慈禧的亡靈在作祟。

士兵們感到恐懼和不安,他們紛紛撤離墓林並報告了這一情況。消息迅速傳遍京城,人們對慈禧亡靈的傳聞議論紛紛。然而,慈禧的去向仍然是個謎。

有人傳言說慈禧的亡靈已經離開陵墓,四處遊蕩。有人害怕慈禧的亡靈會帶來厄運和災難,紛紛祈求神明保佑。無論真相如何,這個離奇的事件在京城引起了軒然大波,讓人們倍感詭異和恐懼。

為了解開這段神秘歷史,考古學家展開了現場勘探,並對血水、驚雷、沖關等現象展開了調查。

經過考古人員的努力,他們發現地下暗潮的存在,這裡很少見陽光照射,因此物體容易腐爛。白毛則是霉變的標誌,而士兵們在爭奪中對屍體的踐踏以及隨意丟棄的角落進一步加劇了屍體的腐爛。

現代醫學證實,人體死後仍有細菌活動,尤其是指甲等組織,在一段時間內會迅速生長。那些類似鋼針的刺可能是身體腐爛後產生的反應。

為了防止慈禧太后的屍體腐爛,宮內的醫生們秘密製作了一種香料,並將其與防腐藥材混合後倒入棺液中,以延緩屍體的腐爛過程。

然而,在運輸過程中,由於顛簸和搖晃,棺液中的紅色物質意外泄露出來,被路人誤解為慈禧太后遭天譴,全身浴血的傳聞由此產生。

至於天空的驚雷,實際上只是當時出現的強對流天氣所致,氣溫的突變導致了雷暴的發生,並非超自然的現象。而關於棺材變得越來越沉的傳聞,則是由於抬棺的人在長時間的勞累中逐漸感到疲憊,產生了心理暗示,使得他們認為棺材變得越來越重。

通過科學解釋,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事件背後的真相,並理性地理解其中的原因。這有助於消除對超自然現象的恐懼,並讓人們更加客觀地認識歷史。

總結

慈禧與晚清的破滅確實有著密切的關聯,她的統治方式和政策決策對於晚清的走向起到了重要影響。

慈禧在位期間,奢靡的生活方式和揮霍的政策導致了國家財政的嚴重困境,社會矛盾的激化以及對外侵略勢力的崛起。這些問題最終導致了晚清政權的破滅。

慈禧死後的種種困難和災難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贖罪方式。她在生前追求權力和享樂,但死後卻淪為了人們的笑柄和譏諷。這無疑是對她統治時期的錯誤和揮霍的一種反思和懲罰。

這也提醒我們,人生充滿了變數和不可知,繁榮與衰敗、榮耀與恥辱都是世事無常的一部分。無論多麼強大和顯赫,一切都會歸於塵土,這是對人類的一種深刻警示,也讓人感嘆人生的脆弱和無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