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千年古縣裡這件「兵器」有來頭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發佈 2023-12-21T15:03:06.142945+00:00

#這麼近 那麼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看圖識景##奮進新時代 大美新易縣#探源中華文明傾聽燕趙跫音戰國燕下都遺址士兵墓中發現現存最早的卜字戟讓我們一起了解它揭開燕下都遺址塵封的歷史易縣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古稱易州,因易水而得名,是革命老區、生態大縣、文化大縣和旅遊大縣。

探源中華文明

傾聽燕趙跫音

戰國燕下都遺址

士兵墓中發現現存最早的卜字戟

讓我們一起了解它

揭開燕下都遺址塵封的歷史

易縣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古稱易州,因易水而得名,是革命老區、生態大縣、文化大縣和旅遊大縣。2534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風貌,8000多年人類文明史源遠流長,300多處歷史文化遺存、41處文保單位熠熠生輝,是聯合國命名的首批「千年古縣」,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狼牙山

易水湖

燕下都位於易縣東南2.5公里處,介於中易水和北易水之間。燕下都遺址是已知已發現的戰國都城中最大的一座遺址,建於戰國末期燕昭王時代(公元前311年),東西約8公里,南北約4至6公里,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

燕下都西城西城牆

燕下都遺址整體格局分為東西二城,東城為內城,西城為防禦的廓城;東城內有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墓葬區等,東城的文化遺存十分豐富,說明此為燕下都的繁華區,為當時人群活動的中心。現已發現不可移動文物達103處,主要類型有城牆、城壕、夯土建築基址和遺蹟、居住址、作坊址、墓葬遺址、河渠遺址。

遺址區內已探明手工業作坊及居住遺址30處、夯土建築台基12座、地下夯土遺蹟14處、古墓葬34座、古城牆8道約36公里、古河道4條、排水管道1條,出土文物總量約10萬餘件,主要是陶、鐵、銅、金、銀制的建築構件、生產用具、禮器、兵器、貨幣等。燕下都遺址及其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為研究戰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及戰國時期的城市建設,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和憑證。1961年3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燕下都作為燕國都城長達300餘年。遺址內還出土了這些文物↓↓↓

透雕龍鳳紋銅鋪環

透雕龍鳳紋銅鋪環外徑29厘米,內徑16厘米,通高74厘米,重21.5公斤,鋪首為宮殿大門的門環,獸首銜環形,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戰國時期銅鋪首。


陶禮器九鼎八簋

陶鼎

陶簋

陶禮器九鼎八簋出土於燕下都16號墓。器物通高41-52厘米,體量高大,紋飾細膩,渾厚大方,是仿青銅器製作。鼎和簋的足、耳、把手等部位多有獸首形象裝飾。器表刻劃、拍印或朱繪紋飾,均模仿銅器紋飾,如捲雲紋、獸面紋、垂葉紋、鱗紋等。九鼎依次盛放祭祀的肉食,簋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等飯食,與鼎配套使用。

西周時期,對禮器的使用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據記載,天子在祭祀、宴饗、隨葬時使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依次類推,不能越級使用,平民百姓禁止使用鼎。春秋以後,綱紀廢弛,禮器使用時有僭越。燕下都16號墓中出土的全套仿銅陶禮器九鼎八簋,僭用了天子之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