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的「耶路撒冷」究竟意味著什麼?

青潮評論 發佈 2023-12-21T22:14:45.501395+00:00

上輯聊到「感性與理性」的相關話題與延展,其實感性與理性不僅是「對立面」,且還是「一體兩面」,二者相生相伴、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真正的成功者皆是感性與理性兼而有之,該感性時感性、該理性時理性,不顧此失彼、亦不厚此薄彼,一切「恰到好處」。

上輯聊到「感性與理性」的相關話題與延展,其實感性與理性不僅是「對立面」,且還是「一體兩面」,二者相生相伴、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真正的成功者皆是感性與理性兼而有之,該感性時感性、該理性時理性,不顧此失彼、亦不厚此薄彼,一切「恰到好處」。

下面進入本期主題——丁元英、芮小丹、耶路撒冷與文化屬性。

儘管飛機降落後乘客通過海關仍需要時間,芮小丹還是禁不住從椅子上站起來往出口處靠近,實際上那裡已經聚集了許多接機的人,有人拿著寫好名字的牌子,有的人明知無效也下意識地往通道里張望。由於巴以衝突,本-古里安機場無疑是世界上安全戒備最嚴格的機場,大廳里到處是荷槍實彈的警衛,冷靜而警惕地注視著大廳里的每一個人。

——曾有過這樣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人如何分類?按人種?民族?膚色?國家?區位?…最後找出的最優答案竟是「信仰」。「信仰」意味著相同的認知、理念與理想,故而相同信仰者即便不同國家、種族、民族、膚色亦能「心靈相通」,而不同信仰者即便是近鄰、近親,亦非「同類」,尤其當信仰相衝突時,不僅無法交流且還「勢同水火」。

耶路撒冷恰是如此,由於其是不同宗教的共同聖地,且相關宗教的教義存在較大差異與一定衝突,同時相關宗教在人數、影響力方面又勢均力敵,所以此地必是衝突中心,千年戰火不息。所以這倒與「救世主」關係不大,而在於「用何種方式」以及「由哪方主導拯救世界」,因此問題的核心其實在於「勢均力敵且又皆樹大根深」,若是一方占據壓倒性優勢,那麼或許戰火也就能得到相對控制了。

這就像春秋戰國及最終的秦國統一,秦的統一不僅終止了諸侯割據,更在一定程度上暫停了無謂的流血、犧牲。因此一切問題皆應辯證來看,不能「先入為主」。

丁元英,他穿著一條淺灰色褲子和一件淺藍色休閒襯衣,幾乎沒有帶任何行李,惟一可以稱作行李的就是左手拎著的那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購物塑膠袋,而且裡面並沒有裝多少東西,沒有半點出國旅遊的扮相,更像是剛從小賣鋪里買了東西出來。
芮小丹迎上去,來不及擁抱就焦急地問:「行李呢?」
丁元英示意了一下塑膠袋說:「夏天不用帶衣服。」

——這主要體現出丁元英三方面特質:

·簡單

·隨性

·主次分明

他這次來的目的很明確,除了主要目的之外,其他都是次要的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三大宗教聖地,歷史在這裡沉積了太多的哀怨與仇恨,也凝結了太多的祈禱、嘆息、鮮血、眼淚……據猶太聖經《塔木德》說: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於是就有後人說:上帝給了世界十分哀愁,九分給了耶路撒冷。當上帝耶和華、耶穌基督和真主安拉聚集在同一塊土地上的時候,世界就再也沒有什麼地方能像耶路撒冷這樣令人沉思……

——此即「天下萬事皆一體兩面且能量相等」:得「十分之九之美麗」,就得承擔「十分之九之哀愁」,如此才能維持「平衡」。

兩人走在熙熙攘攘的老城街道上,隨處可以看到商販、遊人、乞丐、警察、教徒以及身穿防彈背心荷槍實彈的以色列士兵,商販的叫賣聲、教堂的鐘聲、遠處的警報聲、裝甲車的轟鳴聲混做一團。芮小丹過去只在電視裡看到關於人體炸彈和軍事報復的報導,而沒有親身到過這裡的人是無法感受那近在咫尺和隨時隨地的危險,她從人們的眼睛裡看到的是一種本來的、嵌入心靈而已經無需外露的恐懼。
丁元英說:「兩次世界大戰不過打了十年,而在本世紀巴以衝突就打了50年,什麼樣的民族能承受這樣的苦難?可上帝和真主都沒能拯救他們,世界上再沒有什麼地方能像這裡讓人明白這個真理真相。」

——之所以「戰火不息」,因為「勢均力敵」,而「勢均力敵」不僅是指物質力量(如軍事力量等),更在於精神力量,即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無比巨大,甚至能超越物質力量的鴻溝,故而這又引出了一個問題:

「物質基礎與上層建築」究竟哪方是決定性的?

這點你怎麼看?

芮小丹說:「我不來也知道,原本就沒什麼救主。」
丁元英說:「你的知道是自覺,現在是讓你覺他。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很多,但多是呈道理和知識存在,不是自覺。道理和知識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讓你覺他什麼?覺他的無明,覺他的道理和知識的沒用。」

——這段極富內涵,值得反覆咀嚼:

·「自覺」即知道,「覺他」即明白

·「知道」未必「明白」,但「明白」必然「知道」

·人「聰明」即知道的多與快,而「明白」則是理解的透與深

·「知道」不難,書本、新聞、口口相傳等各類方式都能促進知道;但「明白」則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即須通過實踐去認識

·知道是務虛的,務虛是沒什麼用的,因為脫離現實;而明白則是務實的,故而明白即意味著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真正探得了規律

·故而「實踐」是通向明白的唯一道路,不實踐則不會真正認識,不認識則無法明白

·「實踐」即意味著實操,意味著真正沉浸其中,感受真實,故而即便「知道」,但若不身臨其境,依舊還無法「明白」

故而——所謂「覺他」與「有用」即真正實現了「知行合一」。

芮小丹一笑說:「老爺,提醒您一下,自覺、覺他的是佛,我能考慮的是怎麼自己謀生養活自己,不用聖人養才能不招至難養。一個小女子,能讓佛省省心就不錯了。」
丁元英也笑了笑,說:「覺他,是有可能更好的謀生,沒有誰可以普度眾生。很多東西不必當下明白,信息儲備也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

——丁元英之言值得細思、理解:

·「覺他,是有可能更好的謀生」-此即「用才有用」,一切方法論的意義與價值在於「拿出預期結果」,若拿不出預期結果,那麼有何意義?

·「很多東西不必當下明白,信息儲備也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信息儲備」即理論,理論可以指導與助力實踐,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與路徑,故而「信息儲備即探尋真理的一大條件」

芮小丹笑笑,說:「你對我的將來有所指向,可以理解。人嘛,都希望他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存在,成為自己所期望的那種人。」
丁元英說:「不為錯,但是不究竟,不了義。」
芮小丹問:「那怎麼才算究竟了義?」
丁元英說:「不是我希望你成為哪種人,而是你本該成為哪種人。」

——此段可分如下幾個層次理解:

·「你對我的將來有所指向」-丁元英曾建言芮小丹的未來,故而為她種下了這種印象,但核心在於「立場與初衷」-即為何如此指向?

·「人嘛,都希望他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存在,成為自己所期望的那種人」-這主要是芮小丹的「主觀理解」,即她認為丁元英的指向是出於他的「意志與期望」,這就會將「因」導向「警察職業的危險性」,即出於「關愛之心」

·「不為錯,但是不究竟,不了義」-即指出:確實有「出於對她的安全考慮的因素」,但卻不是核心與根本,不全面,存在主觀偏頗

·「不是我希望你成為哪種人,而是你本該成為哪種人」-此即「條件論」,因為她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所以成為那種人更「好」。「好」即合道,合道才能創造更多成績、為眾生做出更多貢獻

好了,這期就到這吧,下期主題:

芮小丹又笑了,說:「居然有本該成為哪種人的人,那不就是天命嘛,不可思議。」
丁元英說:「你那也不叫不可思議,叫不懂。」
芮小丹一愣,遲疑了片刻說:「是不懂,那你說什麼是不可思議?」

何謂「不可思議」?

歡迎持續關注,期待交流共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