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金華婺城 | 下伊古村,保稻節傳承久遠,古廳堂文化深厚

古村記 發佈 2023-12-21T23:29:36.860726+00:00

浙江金華,婺城區,下伊村。位於湯溪鎮的下伊村,有一種原始拙樸之美,作為與上山文化最為親近、古遺址最為集中、保稻節最負盛名的古村落,該村於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下伊村已有700年的歷史,其「古城」之稱源於村莊西北4米處有一「古城腳」,相傳為明朝之前所築的城牆遺址。

浙江金華,婺城區,下伊村。

位於湯溪鎮的下伊村,有一種原始拙樸之美,作為與上山文化最為親近、古遺址最為集中、保稻節最負盛名的古村落,該村於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下伊村已有700年的歷史,其「古城」之稱源於村莊西北4米處有一「古城腳」,相傳為明朝之前所築的城牆遺址。

村邊青陽山下,考古部門先後發現山下周遺址和青陽山遺址,有著商周、後良渚、上山文化的遺存,充分說明以上山文化為核心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在浙中地區存在聚落性分布現象,為研究浙中地區後上山文化的演變脈絡和特徵提供了重要依據。

下伊村的明清古建築眾多,有思任堂、藩臣堂、列宿堂、恆德堂、貽谷堂、萃禧堂、六德堂、雨台屋等等。每個建築的建造年代,在族譜中都有記載,而且每一個建築的名稱都代表了先人們的一種期許。

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是建於1414年的思任堂,被當地村民成為「鐵皮門」的貽谷堂,則建於1601年,這座明萬曆年建的建築,柱礎棟樑,粗大壯碩,恢宏壯觀,橫樑為冬瓜狀,又被成為「冬瓜梁」。

建於1700年的六德堂,有著時代鮮明特徵的深浮雕。一個叫八字門小廳的老房子,可以看到金華獨有的建築構件「貓兒梁」,這是東陽工匠具有代表性的構建,將實用與審美精妙地結合起來。

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列宿堂,這個磚仿木結構斗拱門坊,建於明,也較為少見,門坊上有御筆「甘露流芳」四個大字的金匾,歷經歲月變遷,仍赫然如新。


另外,下伊村的石子巷也頗有味道,大多長直二狹窄,最窄的,要兩個人並行且挨著肩。這些石子巷,行人稀少,走進去可以讓古老而靜謐的氣息沉靜心靈。



下伊村特有的民俗傳統有正月十五的「擺盛」和六月初一的「保稻節」。「擺盛」用來祭祀徐偃王和下伊祖先。「保稻節」是金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數百年,是從文物走到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明形態,既與上山文化的稻作起源遙相呼應,又是對農耕文化根脈的延續。


古村落里還有稻作文化博物館,兩棟背倚厚大溪,與萬畝良田隔水相望的古樸建築成為眾多遊客的集散地。中式庭院以「研學基地」的定位和風格排布景致,值得一訪。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