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對比閱讀(中考真題)有詳解

乘風破浪的老姐 發佈 2023-12-22T10:04:49.554894+00:00

(一)(2022湖南·永州中考)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一)(2022湖南·永州中考)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馬說》)

【乙】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①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②也。將軍宜枉駕③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選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注釋】①器:用作動詞,器重,重視。②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門)來。③枉駕:屈尊,這是請別人到某處去時的客氣話,枉,委屈,駕,車馬。

(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 然/後有千里馬 B. 故/雖有名馬

C. 將軍豈/願見之乎 D. 不/可屈致也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而伯樂不常有/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B. 馬之千里者/將軍宜枉駕顧之

C. 才美不外見/徐庶見先主

D. 策之不以其道/執策而臨之

(3)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甲】文雖為馬說卻意不在馬,而是作者借說馬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B. 【乙】文從側面襯托出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絕不奉迎、為人謹慎的性格特點。

C. 【甲】【乙】兩文的表達都是以議論和抒情為主,說理深刻,論證有力,情感鮮明。

D. 【甲】文諷刺了統治者摧殘人才的現象,【乙】文則表現了劉備善於納諫和禮賢下士。

(4)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②由是先主遂詣亮。

【譯文】其時劉備正駐軍新野縣。徐庶謁見劉備,劉備對他十分器重,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人,是『臥龍』啊!將軍想不想見見他?」劉備說:「你陪他一道來吧!」徐庶說:「此人只能拜訪他,不可隨便召他來。將軍您應該屈尊去看望他才好。」於是劉備親自前往拜訪諸葛亮,一連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見。

答案詳解

(1)B【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朗讀停頓。A.「然後」是連詞,正確停頓為「然後/有千里馬」;C.「將軍」為主語,正確停頓為「將軍/豈願見之乎」;D.意思是:不可隨便召他來。正確停頓為「不可/屈致也」。故選B。

(2)A【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詞語的意義和用法。A.都是「錶轉折,卻」;B.定語後置的標誌,不譯/代詞,他;C.動詞,同「現」,顯露/動詞,拜見;D.名詞用如動詞,用馬鞭驅趕/名詞,馬鞭;故選A。

(3)C【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C.有誤,乙文主要運用的是記敘和描寫。選項「【甲】【乙】兩文的表達都是以議論和抒情為主」的理解是錯誤的。故選C。

(4)①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②於是劉備親自前往拜訪諸葛亮。【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1)句中的「一食(吃一頓)、或(有時)、盡(吃盡)」幾個詞是重點詞語。(2)句中的「由是(於是)、遂(就)、詣(拜訪)」幾個詞是重點詞語。


(二)(2022四川瀘州中考)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17分)

【甲】

馬說

唐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愛蓮說

北宋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丙】

問說(節選)

清 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

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書》不云乎?「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並稱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問且先於學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並不見其有可恥也,後之君子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後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8.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完正確的一項是( )

A.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

B.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

C.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

D.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能:才能

B.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宜:應當

C. 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 破:破解

D. 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 恥:恥辱

10. 下列對三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寫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都運用托物寓意的寫法,表達作者鮮明的觀點,抒發高雅的情趣。

B. 甲文作者借千里馬表達了「有了伯樂,才能發現人才」的觀點,寄寓了作者對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沒的感慨、悲憤之情。

C. 乙文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高潔的品格,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人格和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厭惡。

D. 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學必好問」的中心論點,分析了「問」與「學」的關係,後面幾段主要闡明了「問」的重要性。

11. 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句子。

(1)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丙譯文】一個有見識的人,他做學問必然喜歡向別人提問請教。「問」和「學」是相輔相成地進行的,不「學」就不能提出疑難,不「問」就不能增加知識。喜愛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的喜愛學習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還不能應用於實際,認識了那些大的(原則、綱領、總體),可是還可能不了解那些細節,(對於這些問題)除了問,怎麼能解決問題呢?  

(對於)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們問,藉以破除那疑問,(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到有道德有學問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對於)不如自己的人,向他們問,藉以求得一點正確的見解,(這就是曾子)所說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問,以道德高知識多向道德低知識少(的人)問。(對)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們問,藉以共同研究,(這就是《中庸》)所說的互相詰問,詳細地考察,明確地分辨它。《尚書》不是說嗎?「喜愛問(的人,學問知識)就豐富。」孟子論述:「找回自己的放縱散漫的心」(的時候),並提「學問之道」,「學」之後(就)緊跟著「問」。子思談「重視品德修養」(時),歸結到要(好)問(勤)學,(在他的提法中)「問」並且在「學」的前面。  

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學習有未貫通(不理解的地方),(卻)偏偏以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穩妥(的地方),(卻)胡亂地憑主觀猜測,像這樣,就終生幾乎(都)沒有(什麼)可問的事(了)。(對)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願意向他問,(對)不如自己的人,(就)輕視他,(認為)不值得向他問,(對)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著嬉戲的態度而不敬重他,不甘願向他問,像這樣,就天下幾乎沒有可以問的人了。

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也)一定會出現一次錯誤。聖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聖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專門存在於某人,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那麼,「問」可以少得了嗎?《周禮》(說),朝堂之外(要)詢問百姓(對朝政的意見),國家的大事還問到平民。所以地位高的人可以問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問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問年輕的人,只考慮道德學問方面的成就罷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請教為恥辱,孔子認為他道德學問高。古人把「問」作為美德,而並不認為它是可恥的,後代的君子反而爭先把「問」當作恥辱,那麼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恥的(事),後代人卻做著而不以為恥的(就)多了,可悲啊!

答案詳解

8. B【解析】本題考查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後斷句,反覆誦讀加以驗證。句意為: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學習有未貫通(不理解的地方),(卻)偏偏以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穩妥(的地方),(卻)胡亂地憑主觀猜測,像這樣,就終生幾乎(都)沒有(什麼)可問的事(了)。根據句意可直接斷句為: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故選B。

9. D【解析】D.句意: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請教為恥辱,孔子認為他道德學問高。恥,以……為恥。故選D。

10. A【解析】A.「甲乙丙三文都運用托物寓意的寫法」有誤,丙文並沒有用到托物寓意的寫法。「抒發高雅的情趣」有誤,甲文寄寓了作者對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沒的感慨、悲憤之情。丙文論證了「君子之學必好問」的觀點。故選A。

11.(1)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潔淨地立在水中。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靠近賞玩它啊。(2)不學就不會發現疑問,不問就不能增長知識。【解析】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重點字詞:(1)益,更加;植,豎立;而,錶轉折;褻,親近卻不莊重。(2)非學,不學習;無以,沒有什麼可以拿來,沒辦法;致疑,提出疑難;廣識,增長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