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女子釣上「百歲老鱉」,居然是有害動物?珍珠鱉為何很可怕?

萬物靈 發佈 2023-12-23T04:18:53.073547+00:00

江蘇揚州有位郭女士,在古運河釣魚的時候,花了大力氣釣上一隻重達十八斤的「百歲大甲魚」。遵紀守法、保護動物的郭女士以為釣到了國家保護動物,便報警求助。

江蘇揚州有位郭女士,在古運河釣魚的時候,花了大力氣釣上一隻重達十八斤的「百歲大甲魚」。

遵紀守法、保護動物的郭女士以為釣到了國家保護動物,便報警求助。但據專家鑑定,這隻釣上來的鱉不是保護動物,而是危害非常大的入侵物種——佛羅里達鱉。

這種大鱉和我國特產的珍稀動物「中華鱉」非常像,因為個頭大長得快,常常被人拿去冒充「百年老鱉」高價出售。除此以外,它們還是一種極為可怕的「水中殺手」

入侵物種還是引入資源?

佛羅里達鱉,也叫珍珠鱉。原產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阿拉巴馬州等地區。20世紀九十年代,為了豐富我國鱉類品種,有人從美國引進了這種體型比本土中華鱉大的動物。

引入之後,最初佛羅里達鱉確實讓人感到欣慰——這種動物不挑食,不僅吃飼料,也吃一些引入地常見的水果蔬菜。於是,佛羅里達鱉很快就在與原產地氣候接近的海南、廈門活得有滋有味。

不僅如此,佛羅里達鱉還有其他不少優點。比如在相同條件下,佛羅里達鱉的生長速度是中華鱉的三到四倍;而且它們天生個頭大、出肉率高,裙邊厚實肥美,深受食客歡迎。

另外,佛羅里達鱉「年輕時候」長得非常漂亮,在水族市場很能抓住人心,這一點也為它們抬高了身價。

再加上這種動物還有養殖成活率高、不容易生病的特點,簡直就是養殖戶的完美養殖對象。

於是,佛羅里達鱉的「家」推廣到了兩廣、兩湖、江浙甚至推進到了山東、北京等地。

能賺錢的養殖大鱉,怎麼就變成入侵物種了呢?

第一個原因,大批量的養殖,就意味著有很多鱉可能在水域中逃離束縛、奔向自由。

第二,佛羅里達鱉有年老時「色衰」且暴躁的特點,這導致很多將它們當作觀賞龜的玩家,在發現它們長大了自己家養不下時,就悄悄將其丟棄野外。

第三,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心切,抓來長大後的佛羅里達鱉冒充「百年老鱉」,賣給好心人讓其放生。

佛羅里達鱉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一流,生長速度飛快,並且在國內環境中沒有任何天敵,很快就得到機會霸占我國水域,擠占本土物種(尤其是龜鱉類)的生存空間與資源。

它的「霸占」非常強勢,不光在資源上搶占了其他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甚至在人類的情感上也「偷梁換柱」——常有佛羅里達鱉被誤認為是中華鱉,從而被保護或放生的報導。

和中華鱉分不清?

2021年,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趙灣村村民,在水庫邊撿到了一隻巨鱉,圍觀的人都認為這是只「百歲鱉王」。

鄰村人聽說此事,特意趕來要出高價買下這隻鱉。畢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龜和鱉一直都是充滿神秘色彩、還有些神聖的動物,通常象徵著長壽、好運和財富。

最終,撿到「神鱉」的村民選擇自己做這件「好事」,給自己「積善修德」求一份福報,將這隻鱉放回野外。

道,就有明眼人指出,這並不是中國本土的、珍貴的中華鱉,而是逃竄野外、可能危及其他野生動物生存的珍珠鱉。

珍珠鱉與中華鱉該怎麼區分呢?

下圖中的動物是中華鱉,從外形來看,中華鱉整體呈橢圓形,身體顏色基本一致,沒有明顯的斑點。

頭部粗大,前端呈倒三角形,眼睛小,脖頸細長,伸縮自如,視覺敏銳。尾巴短,「裙邊」部分像是「鑲了一道金邊」。後肢比前肢更發達,趾間有璞,四肢都可以縮回甲殼內。背部呈暗綠色或黃褐色,腹部為灰白色或黃白色。

而下圖中的動物是老年佛羅里達鱉,珍珠鱉的身體也呈橢圓形,與中華鱉不同的是,珍珠鱉的背甲帶有斑點,還有一些像珍珠一樣的小突起,這也是被叫做「珍珠鱉」的原因。

它的頭小,脖短,尾短,四肢均具三爪。顏色上兩種鱉也略有不同,背部呈橄欖色,腹部呈肉色或灰色。

珍珠鱉的體格也是一大特點,珍珠鱉一年能長三到五公斤,而中華鱉一年只能長一公斤左右,成體的個頭也是珍珠鱉更大,這也造成了不少人誤以為珍珠鱉是「千年王八」的重要原因。

兩種鱉的不同之處還在於性格方面

俗語說:王八咬人不撒嘴。中華鱉生性好鬥,爭強好勝,打起架來六親不認,一定要拼出個你死我活,所以養殖時常採用分池飼養的方式。

可珍珠鱉就不同了,它們雖然體格更大,但性格甚至可以說是溫柔,除了繁殖期以外很少窩裡鬥。

要區分兩者,上手觸摸它的背部是一個好辦法,背甲前端有圓形小凸起的就是珍珠鱉,光滑的就是中華鱉

區分的難題如果已經擺到了普通人的眼前,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佛羅里達鱉在我國已經泛濫,這將帶來怎樣的危機?

隱患日增

和中國本土的龜鱉類動物相比,佛羅里達鱉的繁殖能力強出太多。

這種繁殖能力的高不僅體現在年產卵次數上,也體現在每次的產卵量上,雖然佛羅里達鱉的孵化期要長很多,但是它們的生長速度、出生體積都更有利於生存。

而它們的食物類似,佛羅里達鱉更能生,更不容易生病,中華鱉的傳統天敵基本上也不會捕食陌生的佛羅里達鱉,這就會讓它們繁殖的速度遠超中國本土龜鱉類,進而搶占自然資源。

這就是所謂的「生態入侵」,隨著外來物種種群數量的增長,當它們達到一定數量時勢必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擠壓本土龜鱉類的生存空間,最後很有可能讓其它龜鱉類動物滅絕。

野外的治理工作開展難度很大,我們能做到的其實就是不要上當受騙,將害人的佛羅里達鱉當作有靈性的千年龜「放生」。

至於能不能吃,個人建議是,你無法確定這隻鱉在野外究竟吃了些什麼東西、身上帶沒帶著寄生蟲、致病菌什麼的,最好不要動這個念頭,報警聯繫專業人士是最靠譜的。

參考資料:

1.《佛羅里達鱉》,《科技智囊》李湘tao

2.《黃河中游流域外來龜、鱉類對原有種類的生態威脅》,張紅星,1007-5739(2010)0-0326-03

3.施軍,李慶樂.佛羅里達鱉養殖試驗初報.廣西農業科學,2005,36(6):566-568.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