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的微歷史|蘇味道《正月十五夜》:大唐帝國的「狂歡節」

大衆日報 發佈 2023-12-23T04:37:26.056762+00:00

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是一首描寫1000多年前大唐上元節,也就是後來的元宵節熱鬧場景的詩歌。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這是一首描寫1000多年前大唐上元節,也就是後來的元宵節熱鬧場景的詩歌。

隨著詩人移步換景,我們也仿佛置身火樹銀花、車水馬龍的大唐帝都,在燈紅酒綠、歌舞昇平中流連忘返。

據唐人劉肅的筆記小說集《大唐新語》記載,武則天神龍(公元705年正月—707年九月)年間,正月十五日夜京城洛陽大放花燈,負責京城戒備防護的執金吾也取消夜禁,不再禁止行人通行。於是乎萬人空巷,出門觀燈者人山人海。面對此情此景,情緒激動的文人墨客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據說當年有文士數百人賦詩記錄當時的盛況,其中以蘇味道、郭利貞、崔液三人的詩作最為精彩,為一時絕唱。

蘇味道(公元648年—705年),趙州欒城(今河北欒城)人。他聰慧過人,文思敏捷,與同鄉人李嶠都以文辭知名,當時人們稱之為蘇李。20歲時,蘇味道就,調任咸陽縣尉。會給人相面的吏部侍郎(副部長)裴行儉認定蘇味道前途無量,因此非常禮遇。在征伐突厥阿史那都支時,引薦他擔任管記(書記、記室參軍等文翰職官的通稱)。孝敬皇帝李弘的一個妃子的父親裴居道在第二次擔任左金吾將軍時,想找人為他寫一份謝表,有人推薦了蘇味道。蘇味道提筆成文,辭理精密,「傳唱」一時。

從此,蘇味道的官宦生涯一路開掛。公元694年一年內,歷任鳳閣舍人、檢校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代理宰相)。不料樂極生悲,公元695年,蘇味道因工作失誤被外調任集州刺史,但不久就又升任天官侍郎。公元698年,遷任鳳閣侍郎,代理宰相。

蘇味道在官場浸淫日久,很了解台閣內情和典章制度,卻是個有名的大滑頭。史書說他先後擔任宰相達七年之久,但對內閣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只是諂媚其中,見風轉舵。他曾對人說:「處事不要決斷得太明白,如果有錯誤,必然要承擔責任遭譴責,只要模稜持兩端就可以了。」當時的人給了他個外號「蘇模稜」,並創造了一個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語「模稜兩可」。

蘇味道想左右逢源,只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因為像蘇味道這種有才名又位高權重的人,必然會被不同勢力看重並拉攏,與此同時,為了明哲保身,蘇味道也不得不找靠山,這最終給自己的命運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公元705年,賞識他的武則天退位後,中宗李顯復位,蘇味道以依附張易之、張昌宗的罪名,被貶謫任郿州刺史。不久,調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但未上任就病死,年五十八歲。從時間上推算,蘇味道在寫出《正月十五夜》的當年就撒手人寰了。

文章最後,再說說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的藝術特色:

《正月十五夜》是描寫唐代上元夜神都觀燈詩的代表作,展現了京城的繁榮和民眾的歡樂。首聯「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大合大開,起筆處火樹銀花、流光溢彩之感撲面而來。輝煌燈火映照在護城河中,星星點點如人間銀河。頷聯和頸聯「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寫節日盛況,極目處達官貴人們坐著馬車穿過街衢,所過之處,塵土飛揚。此時,明月高懸,普照人間,人們在月光的籠罩之下暢遊徘徊。人群中最惹眼矚目的當屬那些歌女們,她們穿得花枝招展,唱著當時的流行歌曲《梅花落》。此情此景,也勾起了詩人的遊興,只希望這良辰美景之夜不要匆匆過去。於是尾聯隨著感情油然而生,詩人遂脫口而出說「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清代屈複評價說:「此詩人傳誦已久,他作莫及者。元夜情景,包括已盡,筆致流動。天下遊人,今古同情,結句遂成絕調。」

還有,《正月十五夜》一詩以燈火為主線,從宮廷到民間,從天空到地面,從遠處到眼前,層層推進,描繪了一幅燈火萬千、璀璨奪目的夜景圖,達到了「一詩盡長安」的效果。全詩採用七言絕句的形式,結構緊湊,語言精煉,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對偶、排比、擬人、比喻等,使詩歌富有韻律和畫面感。

最後一提的是,蘇味道於神龍元年病逝於眉州刺史任上後,次子蘇份留居眉州(今眉山),眉山始有蘇氏。有現代學者考證說,大名鼎鼎的蘇軾就是蘇味道的後代。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武宗義 音頻主播 暖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