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師」沈巍:從撿破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到身價千萬的網紅

朱知一二 發佈 2023-12-25T14:44:22.307508+00:00

在此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接收精彩內容、看到不一樣的故事國學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不少深究國學的專家都認為國學枯澀的詞彙,並非常人能夠領悟的。也正因如此,不少國學大師給人的形象,也往往是仙風道骨一般。

在此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接收精彩內容、看到不一樣的故事

國學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不少深究國學的專家都認為國學枯澀的詞彙,並非常人能夠領悟的。也正因如此,不少國學大師給人的形象,也往往是仙風道骨一般。

不過就有這麼一位國學「流浪大師」,蓬頭垢面下的他,絲毫看不出在國學上有何建樹。他就是沈巍,一個從無家可歸靠撿破爛為生的流浪漢,如今已經是身價千萬的網紅。

一、沈巍其人

出生於1967年的沈巍,家庭條件非常貧困。作為家中最大的孩子,年幼的沈巍也需要幫助家庭減輕負擔。因此在他剛剛長大之後,就被送到了姥姥家,和兩位老人一起生活。

在這種環境下的沈巍,不但沒有走上歧路,反而對於讀書有了不同的見解。年僅十幾歲的沈巍,就知道讀書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也讓他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時常捧書閱讀。

不過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兩位老人除了要照顧沈巍之外,並沒有額外的積蓄給他購買新書。為此沈巍經常在放學之後在外面撿廢品,通過賣廢品再到二手書店賣書來看。

通過大量的閱讀,沈巍的文學素養也越來越高。這時候的他正好面臨著高考,在填報志願的隨後,甚為毫不猶豫地猶豫地選擇了喜愛的文學專業。不過這並沒有得到家人的認可,反而為此逼迫他改了志願。

二、公務員到流浪漢

得知沈巍填報了文學專業之後,他的父親嚴厲地呵斥了沈巍,並且要求沈巍將專業改為審計專業。想讓沈巍學習一技之長,畢業後也能夠更好地找到工作,以此來減輕家庭的壓力。

面對父親的強硬,沈巍最終選擇就讀審計學。據沈巍自己說,大學的四年時間,是他人生中最難熬的一段時間。他需要把大量自己不喜歡的知識,強塞到自己的腦袋裡。

不過如沈巍的父親所想,沈巍畢業之後順利地進入到的上海市審計局工作。捧起了「鐵飯碗」的沈巍,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但是沈巍自己,卻對這份工作提不起勁,每天都是鬱悶紛紛。

因為從小養成了撿廢品的習慣,沈巍看到辦公室經常有還沒用完的A4紙被丟到了垃圾桶。在節約的心理作用下,沈巍時常把單位的廢品拾到家中,不少人因此說沈巍是個流浪漢。

三、無家可歸的「流浪大師」

隨著沈巍撿垃圾的次數越來越多,單位對於沈巍也開始有了意見,甚至有人說沈巍精神有問題。為了避免對單位產生影響,領導給沈巍辦理的病退手續,也使得他徹底開始了流浪生活。

因為沈巍經常把垃圾撿到家中,家人也受不了他如此行事。雖然沈巍最終選擇了租房獨自居住,但還是因為撿垃圾被房東趕了出來。隨後沈巍徹底破罐子破摔,開啟了街頭流浪。

2018年正是短視頻火爆的一年,當時沈巍在路邊和人聊天,並且言語中還時不時地不時地談起《尚書》《論語》等古典大作。附近的居民感到十分好奇,就將其談話拍了下來發到網際網路上。

沒想到的是,這則視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不少人稱沈巍是「流浪的國學大師」。更是有很多人聞訊趕來,想要一睹大師的風采,就連媒體也對沈巍進行了採訪。

四、身價千萬的網紅

隨著名氣的增大,來看沈巍的人也越來越多。時常將沈巍流浪的住所圍得水泄不通。嚴重的時候還需要警察出面來維持秩序,不少人也想通過沈巍的名氣來賺錢,其中就包括了劉小天。

短短的半年時間裡,劉小天帶著沈巍模仿春秋時期的孔子,開始「周遊列國」。並且在週遊的過程中,通過直播來宣傳沈巍的言論,更是談及自己對國學的理解,吸粉無數。

當時沈巍的名氣之大,每場直播都有數十萬人觀看,一場直播下來也能收穫不少錢。僅一年的時間,沈巍就通過直播獲得了數百萬iand收入,有平台更是像斥資千萬來簽約他。

但是對於沈巍來說,直播讓他身心疲憊,更是讓他失去了閱讀更多書籍的時間。因此在2020年5月,沈巍開啟了自己最後一次直播,並且表示從此之後將永久退出網絡。

結語

如今的沈巍,也結束了自己的流浪生活,也告別了網際網路,開啟了自己平凡人的日子。只是不知道在閒暇之餘,沈巍還會不會想起自己流浪的那段日子。

對於沈巍的經歷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