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記》:你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

友書閒讀 發佈 2023-12-26T15:12:49.204278+00:00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清醒時躊躇滿志,煩悶時又自怨自艾,白天混入人群,便常有一遇風雲便化龍的錯覺,認為自己和那些庸碌人不能為伍。

文丨花欲燃吖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清醒時躊躇滿志,煩悶時又自怨自艾,白天混入人群,便常有一遇風雲便化龍的錯覺,認為自己和那些庸碌人不能為伍。可是,往往真的要為什麼事拼盡全力的時候,又常常虎頭蛇尾,陷入半途而廢的迷茫之中。

說不清我們究竟是自負,還是自卑,這種極限的情緒拉扯,將內心的所有勇氣都內耗殆盡。

一面自命不凡,一面又甘於平凡。

隴西的李征便時常生出一些時運不濟的感慨。

他是天寶末年的龍虎榜進士,學問淵博,文采出眾,自視甚高。因而他生性狂妄,恃才傲物,入了江南尉後,因不願苟且官場的黑幕之中,委身於稗官賤吏之流,便憤而辭職,歸隱田園。

他本想成為一名詩人,詩傳萬古,名垂青史。李征認為以詩人的身份流芳千古,讓自己的詩作在長安的文化圈中流傳,實在是一件樂事,遠比平步青雲這件事更讓人享受和驕傲。

然而,數年之後,他便發現自己的詩作也不過如此,想要成名談何容易。一個人想要功成名就,總要經歷時間的錘鍊,可李徵發現自己等不起這樣的開花結果,便陷入了捉襟見肘的生活困頓里。

他不再意氣風發,也沒了往日昂揚的鬥志,整日陷入苦惱和焦躁中,將整個人擰巴成了一個落魄又肉落骨突的可悲模樣。

他為了妻兒生計,不得不放棄理想生活,重新投入到那令人鄙夷的職場之中。可這時,他赫然發現,在李征離開的那些年,從前不如自己的人都已經身居高位。

他越發覺得難堪懊惱。

他為自己不得不受命於一群蠢物而鬱鬱寡歡,一面又因為同僚的蒸蒸日上而使自尊心頻繁受挫。於是,他終於在這種又放不下傲氣,又耐不住清貧的掙扎中瘋掉了。

李征於半夜時分從床上一躍而下,奔跑入了山林之中,將手腳化為四肢,成為了一頭逐漸喪失人性的猛虎。

他在曉月微光中,偶然見到了從前的摯友,如今已是監察御史的袁傪。便是這樣的人獸殊途的時刻,他才坦然將心事一吐而出。也說出了那句戳中了無數人靈魂的話:

我深怕自己並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辛苦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於是我漸漸地脫離凡塵,疏遠世人,結果是任憤懣與羞恨日益助長內心那怯儒的自尊心。

正是這令人羞恥的,妄自尊大的自尊心讓李征作詩,放不下身段去走訪師友,只能閉門造車;做官又不屑與凡夫俗子為伍。因為幼年便被人稱為鄉黨鬼才,便頂著這個光耀的名頭,進退兩難。

李征起初化為猛虎時,還常常有半日的人性,可以思考一些人生和過往。漸漸的,當他習慣被獸性支配後,那種依從原始的衝動而活時,這種思考的人性也在漸漸的消失。

李征將這種被獸化的過程理解成馴服的人性。

他說:「其實,任何人都是馴獸師,而那野獸,無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他被自己的妄自尊大而馴服成異類,小心翼翼的試探卻又不敢全力以赴,終於可悲的失去了所有。

這個故事來自日本作家中島敦寫的短篇《山月記》,故事取材自中國的古代人物故事——唐傳奇作品《人虎傳》。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年少成名便有一腔抱負要施展,要絢爛,要盛開,要天下。然而經歷了一番風浪,便開始做自己的逃兵。抱怨命運不公,懊惱自己的力不從心。

其實生活從不順遂,要風便會有浪,要翱翔便會有衝撞。當理想的帆被現實重重擊破後,真相才會赤裸裸地顯現出來: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

因為看不破,才不甘平凡。

因為害怕平凡,才不甘平凡。

這種不甘平凡的心便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欲望。馴服他,便能控制自己,一步一步朝著嚮往的方向前進,如果被馴服,便會如同李征一般茫然又清醒的目睹自己的墮落,然後逐漸成為隨本性而活的異類。

我們一生都在格物致知,在尋求生活的真理。然而,甘於平凡或者不甘於平凡,從來不是一個對立的是非題。該怎麼過,在於我們的心境,而不是選擇。

直面自己的平凡,也是勇敢。

如果不甘,那便腳踏實地的去努力,為每一個小目標的達成而歡喜,屬於平凡人的奮鬥從來不是一步登天,而是階梯式的成長。

如果甘於平凡,那就不要抱怨,接納自己,過好當下的人生,也未嘗不是一種勝利。

《山月記》的經典就在於,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到自己的那一方田地。

近代散文家朱自清在《經典常談》中寫道:歌謠越唱越多,雖沒有書,卻存在人的記憶里。有了現成的歌兒,就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隨時揀一支合適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悶。

我想這也是很多人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吧,所謂,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