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北京】第二集:解密克盉、克罍——走近3000年前的燕都城

北京文博 發佈 2023-12-29T17:43:26.167463+00:00

《史記·燕召公世家》中記載:召公,名奭,為西周宗室。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之後,還沒有登基,就把北燕這塊土地分封給了他。位列三公之一的重臣召公,雖受命於燕地,但還要留在國都輔佐周王。所以召公的長子克,子承父訓,受命北疆,營城建都。位置就在今天北京西南方向。

《史記·燕召公世家》中記載:召公,名奭,為西周宗室。西周初年,周武王滅商之後,還沒有登基,就把北燕這塊土地分封給了他。位列三公之一的重臣召公,雖受命於燕地,但還要留在國都輔佐周王。所以召公的長子克,子承父訓,受命北疆,營城建都。位置就在今天北京西南方向。



一切雖然這段歷史在《史記》當中有所記載,但燕國的都城到底在哪兒?考古學家卻一直沒有找到有力的實物證據,北京的城市起源也成了懸而未決的歷史謎題。

直到198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和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工作隊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房山琉璃河墓葬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兩件青銅器,震驚了學術界。北京城的建城史,才有了新的答案。在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琉璃河遺址),展覽陳列部主任李亮講述了這兩件青銅器的特點:


記者劉甜甜採訪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展覽陳列部主任李亮

記者:進入展廳之後,我們看到第一個展陳櫃裡面,其中有兩件,一個叫克罍,一個叫克盉。能不能先請李老師介紹一下克盉和克罍都是什麼?為什麼要叫這樣的一個名字?


李亮:罍、盉就是它的器型。罍,是古代用來盛酒的一個器物、一件酒器。


克罍


克罍對譯文字


克罍(léi),形狀像一個罈子,肩部兩側有獸首狀耳,耳上有圓形銜環,腹部下收。罍是大型盛酒或盛水器,見於商代晚期,流行至春秋時期,數量不多。


李亮:那邊的盉,其實是茶壺。你看,它有嘴,就是用來倒酒的,這是一組酒器。


克盉


克盉對譯文字


克盉(hé),猶如一把下面有四個圓柱形足的茶壺,蓋子和器頸部都有長尾鳥紋,整體造型設計精巧別致,美觀實用。這種器型出現於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至西周。

在房山琉璃河墓葬考古發掘中發現的這兩件青銅器最終被評定為一級文物,堪稱國寶,原件現收藏於首都博物館。

記者劉甜甜採訪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展覽陳列部主任李亮


記者:這兩件器物在西周的時候通常會被用來做什麼呢?


李亮:很多青銅器不一定是實用器,不一定有實用功能。而且即使是實用,也是在重要的儀式場合或者祭祀、隨葬才會使用。比如筵饗的時候可能會用到,一般是作為禮器來使用的。作為實用器時候的用途,就是盛酒或者倒酒。

記者:但是這兩個器物除了叫它們本身的名字,前面還加了一個克,克服的克。克罍和克盉。為什麼要加這樣的一個字?

李亮:一般青銅器命名,如果器內有銘文,有做器者名字,一般就是用做器者名字。這兩個器物一樣,就是在器蓋還有腹壁,每件文物都有兩篇相同的43個字的銘文,記錄了燕國早期的一段歷史,而且這段歷史是在史書上沒有記載的。


記者劉甜甜採訪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展覽陳列部主任李亮


這43字銘文記述了這樣一段歷史:周王有感於召公奭在滅商過程中的功績,將燕地分封給召公。但因為召公位列三公之一的太保,需要留在國都鎬京輔佐周王,無法親自就封。於是周王令召公的長子克,子承父訓,受命北疆,營建都城。

克盉、克罍內部銘文


後來,克來到燕土,接納了疆土、部族、臣民以及政府部門。特鑄造青銅器,追念祖先、歌頌王業,以求子孫永繼。

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資料室主任、研究員陳平認為,就是這兩件青銅器上完全相同的43字銘文,特別是銘文中「命克侯於燕」這五個字,揭開了3000多年的歷史謎團:


陳平:《史記·燕世家》沒有說太保召公奭代他就封燕侯的長子叫什麼、怎麼去的、帶誰去的,都沒寫,都沒有記載。而這篇銘文可以說補充了《史記·燕世家》的記載的不足。


根據「命克侯於燕」這句銘文可以得出結論:來燕國就封的並不是召公,而是召公的長子克;琉璃河遺址就是西周燕國始封地。北京建城史由此推算至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

3000多年前地處華北平原北部的燕國都城,就像一隻大手,緊緊攥住了南達中原、北通塞外的交通要道,使得王朝勢力進可以穿越燕山、到達東北的廣大地區,退可擁有強大的中原後方,形成了拱衛北方的戰略布局。


資料來源:北京廣播電視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