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人文:西江流域記憶——以舟為家以漁為業,漂泊而居的疍家人

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 發佈 2023-12-30T07:40:20.578432+00:00

讀史知今,廣西各地歷史人文,少為人知的地方志歷史的介紹,歡迎關注!路過藤縣,無意間看到,當地比較著重的宣傳一種古老的地方人文文化——疍家文化,據宣傳,這疍家文化還成為了藤縣的非遺文化項目之一。什麼是疍家文化呢?那就得先知道,什麼是疍家!

路過藤縣,無意間看到,當地比較著重的宣傳一種古老的地方人文文化——疍家文化,據宣傳,這疍家文化還成為了藤縣的非遺文化項目之一。

什麼是疍家文化呢?那就得先知道,什麼是疍家!

網上就有科普了,所謂疍家,其實是以前形容一個特殊的生活群體,即在廣東、福建、廣西一帶以船為家,從事漁業和航運的水上居民。

更簡單的說來,就是以前說的船家佬,主要在船上生活的人家。

講起船家佬,現在可算是一種行業,一種職業,更是一種財富的象徵。

像桂平,就是一個造船大縣,沿鬱江兩邊都有好幾個造船基地,好多個船運碼頭,在桂平從事「跑船」相關行業的人也很多,坊間傳說,只要開船裝貨往廣東跑一個來回,那基本上可以在桂平買一套房了。

當然了,這都有點茶餘飯後的意思,反正就是說,現在的船家佬的生活可是過得不錯,但是,往前幾十,幾百年,同樣在船上生活,日夜漂在水上的人家,他們的生活環境,社會地位,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那時候,這種船上人家不叫疍家,而叫家!

「疍家」其實是現代人對「蜑家」的一種改良書面稱謂。「家」才是古時候對這一類人的稱謂,名字帶「蟲」字,本身就是一種偏見與蔑視的態度。所以,現在的一些老人還十分忌諱這種稱謂,說是不禮貌的,不尊重人的叫法。

那「蜑」家人是什麼樣的呢?

在古代,官府把「蜑」人劃分為「蠻」族的一類,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少數民族成份。

但實際上,「蜑」人並不是一個族群,而是一類特殊的生活群體。他們同樣是漢人,只不過是在各種各樣的歷史時代中,各種各樣的原因下,造成他們的社會地位比較低,是不能上岸生活的。

這樣的群體形成於何時,這不好考證,但宋代的時候,已經有了清晰的記載。

「蜑」人按生活區域劃分,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在海邊生活,一是在內河裡生活;

按生活習慣分,則主要分為三種,一是魚蜑,主要是以捕魚為生;二是蚝蜑,主要是在海里討生活;三是木蜑,主要是在內河中伐山取材為生。

在廣西境內,「蜑」人主要生活在西江流域,從梧州到南寧,到柳州江面為多,按劃分主要是魚蜑和木蜑,從事漁業和船運。

他們終生生活於船上,也不得不漂泊在水上,因為在古代,官府是有明文規定,很多社會權利,福利都是不能享受的。他們不能上岸定居,置業,不能接受教育,更談不上出仕做官之類的了。

他們的活動範圍也是有限的,固定有縣籍,要歸當地官府轄治,每當官府統計戶口,統計賦稅時,有專門造冊的,只是基本上他們也都是被區別對待的。

為了生活,「魚蜑」人家,以魚艇為居,艇有短篷,蓋篷為居,平時只能下網捕魚,然後靠岸賣魚換錢,以買生活所需。「木蜑」人家,則常年游於河谷兩邊,從事伐木運輸為主。

由於生活在水上,慢慢發展自成為一個群體,他們的生活風俗習慣和陸上生活的人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的。

就說育兒,「蜑」家人有了小孩子,幾個月的時候,自然就是由母親背著為主;如果小孩子能爬了,那就得用一根長的繩子系好他的腰,繩的另一頭則主要是綁在木頭上,小孩子多動症嘛,小艇也小,萬一小孩子子爬出掉水裡了,那這木頭和繩子可就是救命裝備了;再大一點,在艇上生活,那就得背著個小方木,這也是為了安全,畢竟都是在水上生活。

說白了,就是從小要培養小孩子與水的熟悉程度。對他們來說,那時候可沒有什麼防溺水「六不准」,「八不得」之類,「蜑」家孩子只要會走路,基本上都會游泳了,因為常年在水上生活,學會游泳,才是最有效的防弱水措施。

為了繁衍後代,「蜑」人也主要是和「蜑」人之間通婚,一般情況下,因為當時世俗的偏見,他們也是很難與岸上的人通婚的。

但他們的舟艇也就這麼大,婚娶添丁,怎麼夠住呢?怎麼夠地方宴請賓客呢?

所以,一般情況下,子女大了,得分船而居,他們也會有各種人情往來,各種宴席請客,最簡單的,就是在岸邊找個容易停船,相對平坦的地方,開桌請客。

像在桂平,南江(鬱江)邊上就有一個三排石碼頭,這裡在以前,就是「蜑」家人歡聚宴客的主要場所,一直到八十年代還見過那樣的場景。

簡單說,「蜑」家人終其一生,主要就是圍繞著船艇而生活,船艇實在不能再維持了,兒子成家了,那就得重新再造新船,就這麼的一代代重複著相似的人生故事。

直到民國中期,隨著新的思想影響,人們重新審視著各民族,各群體之間的關係,覺得用「蟲」,「犭」旁的字作為民族人群的稱謂,的確有很多的不尊重,於是,把以前對各民族人郡的稱謂,紛紛去「蟲」,「犭」旁,如「猺」改「瑤」,「獞」改「僮」,「狪」改「侗」,等等。

就這樣,「蜑」改稱為「疍」。從此確立了下來,成為了現在的書面用語。

也是在這個時期,疍家人生活的限制也慢慢打開,只要有條件,有能力,都允許疍家人上岸置業定居。

由此,疍家人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選擇,但主要還是從事與水,與船有關的行業,如時代中有漁業社,水運社這樣的單位,員工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原來的疍家人轉變而來。

隨著時代的前進,很多地方的疍家人已經不再主要依水而漂,依船而居了,和普通居民無異了。只是在一些地方,可能他們當初集體上岸居住時,大家生活範圍也是比較集中,所以,他們才會依然保留一些先輩的風俗習慣。

他們的這些風俗習慣,發展到現在也就成為了地方文化,成為人們研究的對象。

我在桂平,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給你講述這片土地更多的過往!

謝謝閱讀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