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入戲」,沉浸式實景芭蕾舞劇《花樣年華》在今潮8弄首演

文匯網 發佈 2023-12-31T07:46:04.862202+00:00

「當心,大家讓讓……」在車夫的滬語喊聲中,觀眾們讓出一條道來,一輛黃包車從弄堂里穿出直奔舞台,芭蕾舞劇《花樣年華》進入重頭戲。今天,在虹口區今潮8弄修舊如舊的石庫門老弄堂中,這部上海芭蕾舞團2006年首演的經典劇目首次打破「鏡框式」舞台表演邊界,創造性地完成了「沉浸式」實景呈現。

「當心,大家讓讓……」在車夫的滬語喊聲中,觀眾們讓出一條道來,一輛黃包車從弄堂里穿出直奔舞台,芭蕾舞劇《花樣年華》進入重頭戲。今天,在虹口區今潮8弄修舊如舊的石庫門老弄堂中,這部上海芭蕾舞團2006年首演的經典劇目首次打破「鏡框式」舞台表演邊界,創造性地完成了「沉浸式」實景呈現。

芭蕾舞劇《花樣年華》以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生活風貌為背景,詮釋了李先生與王太太之間的愛情故事。結合弄堂實景,本場演出分為兩個舞台:在主弄堂過街樓下演繹的序幕,以及在「演藝新空間」優秀歷史建築三聯排前展現的兩幕主要劇情。這樣的舞台設計,許多人曾在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的朋友圈中見過——早在前年今潮8弄修復期間,她就帶著該劇的主要演員,戴著安全帽到現場幾番踩點,「希望這部經典芭蕾舞劇能夠和有味道的老建築碰撞出新的火花」。此次演出選擇將過街樓下的弄堂作為序幕場地,就是因為在劇本中,李先生與王太太正是在過街樓初次相見的。而當原本飛馳在舞台上的黃包車跑進弄堂,也讓串場顯得更為自然。三聯排整棟建築猶如立體舞台,二樓打開的窗戶里,群演們盡情展示著弄堂里的百態人生。考慮到實景演出的客觀條件,這部本來長達90分鐘的芭蕾舞劇也被濃縮在了近一小時中,並調整了故事情節,精簡了演出人員,也對幅度較大的舞蹈動作進行了改動。

序幕演出現場,辛麗麗不時根據演員的動線提示觀眾前行或退後。主演李先生的上海芭蕾舞團副團長吳虎生坦言,實景意味著距離觀眾更近,這更挑戰演員的專注力和信念感:一方面,觀眾的行為、周遭的環境變化都可能影響演出,演員需要有更強的應變能力;另一方面,演員的一顰一笑都被放大,這就要求演員充分了解飾演的人物,通過自己的表情和肢體動作把人物心理活動呈現出來。看完整場演出的觀眾孫旋感到,在老弄堂里演老上海故事讓人「一秒入戲」,而且對於沒有念白的芭蕾舞劇來說,通過捕捉演員的表情,也更容易讀懂劇情。

今潮8弄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這裡已舉行了融合音樂會《融·樂——遊園驚夢》、「水磨新調」新崑曲音樂會之「笛聲何處」等多場沉浸式演出。在「移步異景」的弄堂舞台中,藝術工作者們串聯起不同的時空不同的故事,在包容、創新、務實的海派土壤中,生長出別具一格的潮流風采。同時,通過公益的票價、開放的舞台,讓大美育融入商業體,讓高雅藝術走到市民遊客身邊。

作者:單穎文

編輯:蘇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