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越餓,「中國好書」得獎者王仁湘的這本書也太好吃了!

廣西師大出版社 發佈 2024-01-01T21:42:01.354016+00:00

4月23日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老師成為2022年度「中國好書」的得獎者。2022年度「中國好書」頒獎現場被稱為「飲食考古科普第一人」的他,也是中國公共考古領軍人物,曾作為欄目主講人、特邀專家參與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開講啦》《國家寶藏》等節目。

4月23日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老師成為2022年度「中國好書」的得獎者。

2022年度「中國好書」頒獎現場

被稱為「飲食考古科普第一人」的他,也是中國公共考古領軍人物,曾作為欄目主講人、特邀專家參與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開講啦》《國家寶藏》等節目。在《開講啦》中,王仁湘老師把飲食考古講得妙趣橫生、有滋有味,更被主持人撒貝寧稱為走在「吃貨」群體金字塔尖上的人

我社2022年再版的《飲食與中國文化》一書,就是王仁湘老師談論「吃道」或者說飲食考古的集大成之作。

他以「吃」為切入點,通過一線考古現場的經驗,以及引援大量的古畫典籍,圖文互證,具體地將古代時令風物、諸方佳饌、烹飪技法、節慶禮儀、茶酒雅事一一鋪陳在讀者面前。

悠悠千般滋味中,作者將中國人的飲食百態、生活風貌、風雅逸趣娓娓道來,中國人數千年來的生活智慧、人文情感、處事之道也蘊含其間。

搜羅四時風物、茶酒佳饌

再現古人滋味生活

本書旨在講飲食文化,「好吃」自然是第一要務。毫無疑問,「吃」是中國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個主題,平常一日三餐的背後,是我們生活與生命的延伸,也是我們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而對於吃,我們總是抱有無窮好奇心,古人怎麼吃,吃什麼?古代有哪些名廚、名菜?古人使用怎樣的炊具?一些古裝電視劇里的美食情節有歷史依據嗎?古人最初也是和今天的西方人一樣用餐叉吃飯的,為什麼最終選擇了筷子?我們習以為常的飲食禮儀起源於何時?這些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王老師以其考古學家的專業身份介入飲食的發展流變之中,遍尋丹青古籍、考古遺存,給我們帶來了這本不一樣的飲食文化佳作。他在書中記錄食物達千種,或圖示其形,或字釋其味,甚至究其容器,解其命名,考其流變,述其雅事,生動還原歷史細節,再現古人有滋有味的飲食生活圖景

在書中,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國人對滋味的追求之源遠流長,甚至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的飲食有過更迭和失傳,但從未中斷。時至今日,我們仍舊可以對古代飲食的滋味如同親嘗。

北京人用火圖

近期「淄博燒烤」在網絡上爆火,而燒烤這種烹飪方式甚至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流傳過程中一直廣受歡迎。

有了火以後,熟食的比重逐漸增加,火熟的方式也由簡單向複雜演進,烹飪技藝逐漸發展和完善起來。最初的熟食,也就是最原始的烹飪方式,那是最簡單不過的了。既無爐灶,也還不知鍋碗為何物,陶器尚未發明,這時的烹飪方式主要還是燒烤,將食物在火中直接烤熟,這方法流傳使用到現代,仍可制出美味佳肴。

《禮記·曲禮》中強調「毋嘬炙」,是說「大塊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要細嚼。如狼吞虎咽,則儀態不佳」。從王仁湘老師搜集整理的漢代烤肉串圖上,漢代肉串確實大塊,炙烤的方式竟與近兩千年後的今日差別不大。

漢畫烤肉串圖

古人對各種烹飪方式的使用可謂爐火純青,創造出了豐富美食。王仁湘老師在書中轉述了《齊民要術》中對烤乳豬的記載,這種烤乳豬竟然吃出了冰激凌的口感

取尚在吃乳的小肥豬,宰殺煺毛洗淨,在腹下開小口取出內臟,用茅塞滿腹腔,並取柞木棍穿好,用慢火緩烤。一面烤一面轉動豬體,使受熱均勻,面面俱到。烤時還要反覆塗上濾過的清酒,同時還要抹上鮮豬油或潔淨麻油。這樣烤出的乳豬色如琥珀,又如真金,吃到嘴裡,立時融化,如冰雪一般,汁多肉潤,風味獨特。……在「炙法」部分談到烤乳豬法,要求成品「色同琥珀,又類真金」,達到「入口則消,狀若凌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的效果。

成品成色要「色同琥珀,又類真金」,品嘗後要「入口則消,狀若凌雪」。隔著文字,就仿佛已經感受到烤肉的香味和軟糯的口感了。

漢畫庖廚圖

說到好吃,我們一定想問,在古人看來,什麼食物最好吃?王仁湘老師當然不會迴避這個問題。

宋太宗問翰林學士承旨蘇易簡:「食物中最為珍美的,究竟是什麼?」蘇易簡回答說:「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臣的體會是,齏汁最美。」

原來,對於蘇易簡來說,醉酒口渴難耐時喝的那一口齏汁,是最珍美的,「天上仙廚的鸞脯鳳脂,也比不上那齏汁的滋味」

齏汁不過是以清面菜湯漬菜葉製作而成,但有止醉渴的功效,讓醉酒的蘇易簡覺得味美無比。所以,也許「特定時刻的那種至珍至味的感受」,才是最美的。

細談飲食之道

盡展古代飲食風雅逸趣

2022年,電視劇《夢華錄》成為爆款,勵志、向上的主題之外,劇里的一道道美食,也成為眾人追捧的熱點。劇里人物孫三娘有一手好刀工,她能把豆腐切成菊花樣式,只見刀具在她手中翩躚飛舞,方方正正的豆腐看起來無任何變化,但將豆腐往水中一放,搖晃幾下,豆腐瞬間變成一朵充滿生機、賞心悅目的菊花。

菊花豆腐

這是古人講究風雅、刀工了得的一個好例子。莊子津津樂道的解牛庖丁,便是以純熟刀法見長。古時講究刀工,可由南宋人曾三異《同話錄》記述的一次廚藝表演得到證實。

那次表演的地點是東嶽泰山,有「一庖人,令一人袒背俯僂於地,以其背為刀幾。取肉一斤許,運刀細縷之。撤肉而拭,兵背無絲毫之傷」。

但在《飲食與中國文化》這本書里,已經算是雕蟲小技。中國古代文明源遠流長,要說吃,古人可是玩出花了。

在文人雅士看來,吃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他們已不再滿足於口腹之慾,而開始思考怎麼才能吃得更雅致、更有趣、更獨特,並且在這方面「瘋狂內卷」。

宋 佚名《夜宴圖》

食物要講究色香味俱全,名字要起得文雅,還得搭配上佳的容器,最好環境上再來點氛圍感,最後大家再飲酒賦詩,比比誰的詩好。書里有個荷葉飲酒法讓人印象深刻。

荷葉為杯,以筷子刺孔而飲,還不准灑漏,否則要挨罰,挨罰者當不在少數,皆大歡喜。以荷葉為杯的飲法最早出現在曹魏時代,以簪刺透葉柄,以荷柄為管吸飲,稱為「碧筒杯」。蘇東坡亦好此戲。

現在很多博物館裡的經典藏品碧筒杯,就是來源於這種飲法,可見當時有多流行。

明代犀角碧筒杯

喝酒的氛圍感,古人也拿捏得十足。春末荼蘼花開正盛時,主人在花下宴請賓客。主賓相約,花落入誰的杯子中,誰就要罰干,「微風過之,則滿座無遺者」。花落紛紛揚揚,自然是無一人能免於罰酒,大家都盡興而歸,這酒宴就有了一個雅名,叫作「飛英會」

明代萬邦治《醉飲圖》(局部)

古人喝茶,也要玩出諸多花樣,比如什麼茶配什麼品質的杯盞、配什麼水都有很多講究,尤其高超的技藝,是有人沖茶時能在茶水表面幻化出圖案、文字,甚至一首完整的詩。

能幻化出圖案的茶百戲

多次再版,暢銷海外,長盛不衰

20世紀90年代,《飲食與中國文化》在人民出版社首版,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後來又被日本和韓國的出版社引進,在國外也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日版封面圖

此次重版在人民出版社的基礎上,新增300多張圖片,全彩印刷,圖片和文字相互呼應,相得益彰。此外,重新設計封面和內文版式,使之符合輕鬆、閒適的調性,讓人一看就很有食慾。最後,增補了新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刪除了部分陳舊內容,將一些古籍資料替換為更權威版本。

在各方的努力下,全面修訂的新版《飲食與中國文化》在豆瓣獲得了9.2的高分。

將考古和飲食文化結合起來,是王仁湘老師這麼多年一直在做的事情。他希望能拉近考古與大眾的距離,不要讓大眾對考古還停留在陰冷的古墓、枯燥的文物、灰頭土臉的考古學家這些刻板印象中。

在本書重版前言中,王仁湘老師以「我與往古飄香的滋味不期而遇」來說明他介入飲食文化研究的來由。王老師的飲食考古研究開始於四十年前,也即本書寫成之前,由器具到物產研究文化,研究禮俗與觀念。

「我很認真地一邊讀書,一邊寫作,許多章節成稿於旅途中。吃著四方滋味,寫著古今文章,陶醉了四年之久,交出了一部不算太大卻耗去了許多精力的書稿。」正是這一部書稿,「伴著我尋味,提示我識味,讓我體驗到至味的感覺」。

有讀者評論說,讀這本書,感覺穿越了,真不為過。不管身處哪個時代,大家都可以跟王老師一起沿著歷史長河,來一趟美食之旅,探索我們充滿美食的中華大地,親自感受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

《飲食與中國文化》

著者:王仁湘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品方:新民說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

編輯丨任真(實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