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上圖手稿主題館看展:「讀書這麼好的事」

澎湃新聞 發佈 2024-01-02T04:09:16.902898+00:00

今年的4月23日是上海圖書館東館開館以來的第一個世界讀書日。上海圖書館東館特推出「讀書這麼好的事——來手稿主題館共度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包含閱讀書寫活動、閱讀空間體驗、手稿展。

今年的4月23日是上海圖書館東館開館以來的第一個世界讀書日。上海圖書館東館特推出「讀書這麼好的事——來手稿主題館共度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包含閱讀書寫活動、閱讀空間體驗、手稿展。

手稿展分為三個板塊,分別是「讀書——作品的一種存在方式」「台上書中的莎士比亞」「版權——讀書背後的利益權衡」。

在第一個板塊「讀書」中,手稿展將展示百餘年來文化名人的讀書筆記與談論讀書的作品手稿,其中最早的是近現代學者黎錦熙寫於清末(1904—1908年間)的讀書筆記,最新的則是音樂人龔琳娜的音樂筆記與曲譜手稿。

黎錦熙讀書筆記:讀書方法摘錄

在這些讀書筆記中,廣大讀者可以看到學者們知識積累的點滴過程,可以看到文化名人不同的閱讀和思考習慣。湯釗猷院士會將知識系統整理得井井有條,如同他的讀書卡片一樣,不僅擺放整齊,而且標有索引,綱舉目張;茅盾先生的讀書卡片是常見的檯曆,甚至是隨手可得的小紙片,把可遇不可求的靈感捕捉固定;朱踐耳先生的卡片最顯「凌亂」,但這正是藝術家可愛的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龔琳娜的琴歌新作《胡笳十八拍》還與明萬曆三十九年古籍善本《燕閒四適》並列展出,琴歌《胡笳十八拍》藉由查阜西主編的《琴曲集成》而得以傳承,然而查阜西先生當年主持這套大部頭的琴譜影印叢書時,《琴適》一書選取的是上海圖書館藏的一部「殘本」《燕閒四適》作為底本,所缺的正是《胡笳十八拍》的首葉。本次展出將展出上圖所藏的完整版《燕閒四適》,以彌補這幾十年來的遺憾。

上圖藏善本《燕閒四適·琴適》胡笳十八拍第一葉

第二個板塊的主題是「莎士比亞」,展示出莎士比亞作品及相關研究的譯著手稿,有屠岸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蕭乾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以及張可、王元化編譯的《莎士比亞研究》(出版時改題《莎劇解讀》)等。

1986年,北京、上海兩地舉辦了中國首屆「莎士比亞戲劇節」,這是改革開放後莎士比亞在中國的接受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化事件。在此期間,黃佐臨先生撰寫了《首屆莎士比亞戲劇節發言稿》(英文)、《崑曲為什麼演莎士比亞》等重要文章。這些手稿恰是這段歷史的重要見證。

屠岸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上海人民版封面

蕭乾《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新版說明

第三個板塊圍繞「版權」這個話題,展示館藏中的文書檔案類文獻,既有出版社與作家之間的文書、單據,也有「版權印花」實物。最後一個展櫃的主題是《著作權法》與維權事件,其中葉永烈的相關史料是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維權事件的見證。

展覽將從4月23日延續至今年6月。

關鍵字: